黑龙江省局(公司)以科技创新打造烟叶品牌工作纪实

2016-10-10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王守国

  金秋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天高云淡。

  宁安市海浪镇安青村烟农们的心情也如这天气一样明朗舒畅。

  “你看那些施用了高碳基土壤修复肥的烟叶,质量明显好过没有用的。”

  “看这烟的质量,今年卖个高价没有问题了!”

  ……

  在村前今年新建的密集式烤房群中,烟农们看着一杆杆金黄的烟叶运出烤房,谈论着一年的收成,笑声不断。

  烟农口中的“施用高碳基土壤修复肥”,是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去年开展的植烟土壤碳库修复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一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不仅让烟农高兴,也赢得了行业专家的赞赏。

  在今年8月16日黑龙江省局(公司)组织召开的“牡丹江调味型烟叶植烟土壤碳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田间鉴评会上,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院长刘国顺教授、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烘烤室主任孙福山、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料中心主任任伟等专家一致认为,运用该技术种植烘烤出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整体较好,彰显了黑龙江“柔甜香”低危害优质调味型烟叶的特色风格。

  植烟土壤碳库修复项目只是黑龙江省局(公司)近年来开展的众多科技兴烟项目之一。

  “通过科技创新彰显黑龙江烟叶‘柔甜香’低危害的特点,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黑龙江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是我们烟叶生产的基本遵循。”黑龙江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刘根甫说。

精准定位,明确风格

  黑龙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烟叶产区,光照强、土地肥沃这些特殊的气候、土壤特点孕育了黑龙江烟叶亲和性强、燃烧性强、填充性强的鲜明特征。同时,由于土壤肥沃,冻融交替,病虫害发生几率小,烟叶种植中使用化肥和农药相对较少,黑龙江烟叶农残低、重金属低、焦油低、烟碱低,一直是工业企业比较青睐的优质烟叶原料。

  但是近年来,国内一些烟叶产区相继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焦甜香”“清甜香”等特色风格明显的烟叶不断涌现,而黑龙江烟叶却仍处在规模不大、特色不突出的尴尬境地。

  为了明确烟叶发展方向,2011年,黑龙江省局(公司)曾征求了部分工业企业对黑龙江调拨烟叶质量的评价意见。“农残低”“燃烧性好”,众多工业企业对黑龙江烟叶的评价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对于黑龙江烟叶的香气特色风格,几乎没有人谈论,即便谈论也是意见不一。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烟叶品质定位不明确。”黑龙江省局(公司)副总经理李健说,“我们之前习惯性重视烟叶收购与调拨,关注烟叶等级结构和外观质量,至于烟叶香气风格的特征以及工业可用性,我们重视程度不足,香气风格特征不仅工业企业搞不清楚,我们自己也理不清。”

  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黑龙江烟叶很有可能被市场边缘化。

  烟叶要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在生产中重点围绕工业可用性,关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在保持低危害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彰显黑龙江烟叶特点,逐步培育出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优质烟叶。黑龙江省局(公司)党组下定了决心。

  通过科技创新彰显特色,第一步就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他们以省局(公司)科技处为工作指导主体,以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为知识创新主体,以哈尔滨、牡丹江烟叶公司为技术推广主体,构建了由上到下、分工明确、层层推进的纵向科技创新体系。同时,确立了“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研主力”的基本原则,邀请工业企业介入创新,让烟叶生产技术创新始终沿着工业企业需求的轨道前行。

  “搭好台子才能唱大戏。”李健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让科研人员的创新有了动力和保障、目标和方向。

  台子搭好了,作为创新主力的牡丹江烟草科研所全力以赴唱大戏,他们联合河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创新平台,通过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设立重大科技专项,进行重点攻关,全力破解影响黑龙江烟叶发展的瓶颈问题。

  “2011年以来,我们承担主持课题研究项目14个,采集土壤、烟叶样品近3000个,建立完善了各烟区烟叶品质数据库,深入研究烟叶品质与相应地区的气候、土壤及栽培技术的关系。”黑龙江省局(公司)科技处处长、牡丹江烟草科研所所长刘永忠介绍。

  2015年1月,在牡丹江烟草科研所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局(公司)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部分卷烟工业企业原料中心专家,根据黑龙江气候、土壤等生态状况和烟叶品质风格特色,围绕卷烟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把脉,明晰了黑龙江烟叶未来的发展方向——打造“柔甜香”低危害烟叶。

  “前些年,我们曾组织人员到与我们这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接近的加拿大考察学习,借鉴了他们的技术和经验,烟叶已经有了‘柔甜香’的一些特点,只是还不够明显。”李健说,“既然现在工业企业提出了这种需求,我们就必须利用我们有利的自然条件,尽全力打响‘柔甜香’这个品牌,为行业原料上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护航,彰显特色

  方向明确了,烟叶生产也就有了目标。

  “烟叶的香气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烟草品种、生态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技术、成熟度、烘烤调制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烟叶致香物质的形成。”刘永忠说。

  基于此,近年来牡丹江烟草科研所与哈尔滨、牡丹江烟叶公司通力合作,从烟草品种选育、土壤条件改良等方面,为黑龙江烟叶“柔甜香”低危害品质的稳定与提升保驾护航。

  “土壤生态状况是影响烟叶品质,特别是影响烟叶香气量的重要因素。”牡丹江烟草科研所副所长刘德育说。

  刘德育从事烟叶科技工作多年。他认为,一些烟田施用有机肥少、化肥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理化与生物学性状变劣,不但造成烟叶病害增多,还导致了烟叶品质下降、香气成分不足。

  “我们这里虽然有肥沃的黑土地,但长期掠夺性使用导致了土壤生物活性降低,有机质下降,通透性变差。有数据显示,目前我们这里黑土层正在逐年变薄,现在只有20公分左右了。”刘德育说,为此,黑龙江省局(公司)在打造特色优质烟叶的过程中,坚持把功夫下在烟田里,从根本上解决烟叶香气量不足的问题。

  “牡丹江调味型烟叶植烟土壤碳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就是黑龙江省局(公司)把功夫下在烟田里的一个缩影。

  该项目针对目前黑龙江烟区土壤有机质下降较快的现实,旨在通过增施高碳基土壤修复肥,调节土壤碳氮比,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改善植烟土壤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状,降低无机化学肥料的用量,提高烟叶的成熟度和品质,彰显“柔甜香”低危害优质调味型烟叶的特色风格。

  项目由牡丹江烟草科研所、河南农业大学和牡丹江烟叶公司共同承担。项目启动近两年来,项目组针对黑龙江土壤特点,以植烟土壤矿质营养供应调控为重点,系统开展了烟田营养管理、田间群体结构优化与提高烟叶成熟度、烟叶烘烤等技术研究。

  “我们集成应用高碳基土壤修复肥、减氮增密提钾、深栽烟高培土和清洁能源精准烘烤等关键技术,并以基地单元为载体,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具体负责该项目研究与应用的牡丹江烟草科研所研究员元野说,“目前来看,这些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和生物学性状,提高了土壤矿质营养均衡供应能力、烟叶耐熟性和烤后烟叶质量,行业内专家进行田间鉴评时,普遍认为黑龙江烟叶田间长势与熟相较好,烟叶评吸‘柔甜香’的风格特点已经非常明显。”

  土壤改良只是黑龙江省局(公司)打造“柔甜香”低危害烟叶的众多举措之一。

  良种彰显特色。特色品种选育也是黑龙江省局(公司)在“育香”道路上重点推进的一个项目。

  “研究表明,烟草对环境相当敏感,生态条件的变化对烟叶的产量、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生态环境确定后,品种就成为影响特色优质烟叶培育的重要因素。”牡丹江烟草科研所育种研究室主任邱恩建认为,品种是影响烟叶品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000年以来,黑龙江主栽品种一直是‘龙江911’,后备品种匮乏。品种单一,抗性下降,叶斑类病害增加,烟叶质量与工业可用性以及烟农效益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此,近年来,牡丹江烟草科研所集中人力物力开展了“特色品种选育”重点攻关,着力解决可供选用的优良品种匮乏、推广品种单一的问题。他们认真研究黑龙江烟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工业企业对黑龙江烟叶质量的需求以及“柔甜香”低危害烟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围绕品种抗逆抗病性状,逐项查找原因,找出影响烟叶质量提高、风格彰显的关键生态因子,在烟叶品种选育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几年时间,成效明显。如今,在黑龙江烟区,“龙江911”品种种植面积由过去90%以上下降到60%左右,“龙江237”“龙江981”等品种逐步显现出稳定性。

  “这不仅改善了品种结构单一的状况,还提高了自育品种对生态的适应性、对单产和特色的贡献度,更好地满足了工业企业的需求。”黑龙江省局(公司)烟叶处副处长关崇喜说。

制定标准,规范种植

  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等举措培育出了黑龙江烟叶“柔甜香”低危害的品质特色。但一个现实问题也摆在了黑龙江烟草人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在保证优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规模,打响“柔甜香”这个牌子。毕竟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不具规模便形不成品牌,具备规模了又很难保持均质。

  对于这个两难命题,黑龙江省局(公司)给出的答案是用标准化规范烟叶生产。

  “之前,我们的烟叶生产并非没有生产技术标准,但比较分散、不成体系,要保证烟叶均质化,打造“柔甜香”,必须建立一套更系统、更聚焦的生产技术标准。”李健说。

  在黑龙江省局(公司)烟叶处和科技处的主导下,在牡丹江烟草科研所的鼎力协助下,哈尔滨和牡丹江两家烟叶公司在去年“柔甜香”低危害烟叶品质定位明确后,很快完成了“柔甜香”低危害烟叶质量目标体系、精准技术体系、有害物质控制体系和精良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目标体系主要是从外观、感官、常规化学成分等方面,规定了‘柔甜香’低危害烟叶的质量要求;精准技术体系和有害物质控制体系主要是从关键技术和生态维护方面,规定了生产‘柔甜香’低危害烟叶的技术规程;精良管理体系则是规定了生产组织管理,强调用什么管理制度和措施保障‘柔甜香’低危害烟叶生产可持续。”李健简单概括了“四个体系”的内容。

  “四个体系”建成后,黑龙江省局(公司)又以牡丹江烟草科研所为依托成立专家组,以产区主管领导和技术服务人员为主体成立技术推广组,保证“柔甜香”低危害优质特色烟叶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对于安青村烟农来说,他们最熟悉的烟草人除了常年驻村指导生产的烟技员,还有牡丹江烟草科研所植保研究室主任孙剑平等人。

  为促进烟田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牡丹江烟草科研所植保研究所建立了“植保110”预警防灾服务体系,通过对烟田病虫害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和快速决策,增加烟叶生产技术含量。

  “孙主任在每个生产节点前都来为全体社员讲解技术要点,她讲的东西通俗易懂,我们都喜欢听。从育苗到采收,技术员天天在烟田里转,看到问题就指导我们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难题,一个电话过去,孙主任就带人来了。”安青村烟农、范家基地单元合作社社长许庆山说,“有了这个‘植保110’,我们这里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病虫害了。”

  许庆山说,除了办讲座传技术,烟草公司的人还会帮他们测土配方施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到地里取些土回去检测,然后告诉我们地里需要施什么肥,怎么施,施多少。这两年,我们根据建议,在一些地块试点使用了高碳基土壤修复肥,种出来的烟叶的确不一样,烤后更是香气扑鼻。”

  除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保证“柔甜香”低危害优质烟叶风格特色,黑龙江省局(公司)还结合“柔甜香”低危害烟叶开发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化种植布局,积极将种植区域向适宜区转移;引导烟农科学进行“烤烟—玉米”轮作,保证土壤肥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力求烟叶均质;按照工业企业要求,制订生产技术方案,确保种植的每一片烟叶都是工业企业所需的原料……

  一系列的探索,让黑龙江烟叶“柔甜香”低危害的品质愈加彰显。

  “种得好才能销得好,销得好又能推动种得好。”刘根甫说,“这两方面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重点在于种得好,如何种得好?关键在于创新,运用先进技术科学种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