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秦巴” 正甜醇净

2015-11-13来源:《中国烟草》

  秦巴山区是秦岭山脉、大巴山脉及其毗邻地区。其中,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和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巴山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分界山。两大山脉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南北横跨300多公里,地跨六省市,其主体在陕西南部。秦巴山区横亘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危峰如林,古树丛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禁止开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77个,其中27个在陕西。有42个区县属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实行严格的开发管制政策。

  自然馈赠怎可辜负?2010年,陕西省局确立了烟叶生产“做精、做强、做出特色”发展思路,将打造秦巴生态优质烟叶品牌作为烟叶生产的第一要务。

  栉风沐雨,五度春秋。陕西烟草人在保护前提下发展特色,在战略转移中形成风格,在工商研协同上结出硕果。

  在8月27日召开的秦巴生态优质烟叶风格定位会(以下简称“定位会”)上,陕西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张天峰讲到“陕西烟叶的出路在秦巴,希望在秦巴!我们将继续围绕工业需求发展烟叶、围绕品牌需求培育特色,靠质量求生存,靠特色谋发展,靠诚信赢市场!”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得益于秦岭和巴山的庇护,秦巴山区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在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秦巴山区被划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称其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在中国烟草种植区划中,秦巴山区同样是首屈一指的烤烟生长生态适宜区。

  秦巴山区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75个区县中,九成属于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2007年,陕西省政府出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严格禁止重工业发展,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样受限。要发展还是要环境?追求金山银山还是守护绿水青山?责任烟草的回答铿锵有力!

  国家局副局长杨培森曾指出:“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和质量的贡献率超过50%。”在陕西烟草人看来,农药、化肥的限制令非但不会阻碍当地特色烟叶的发展,反倒会成为秦巴优质烟叶最靓丽的天然名片。市场反应同样佐证了这一观点——秦巴烟叶已进入行业首款无添加剂的生物技术卷烟品牌规格“好猫(天赋)”的配方。

  2012年,在陕西烟草的积极协调下,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烟草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特色产业优惠政策、烟区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特色烟叶做大做强。这是陕西省烟草发展史上,省一级政府首次就支持烟草产业发展出台专门性政策文件。

  万事俱备,烟草人的实干精神成就了关键的“东风”。

  在陕西,提起烟叶不能不说旬阳;在旬阳,赵湾烟叶一马当先。在烟叶种植面积、收购总量、上缴税金上,赵湾镇常年把持全省烟草乡镇的“头把交椅”。一个现象颇具说服力:赵湾集市里,小商贩的利润变化趋势与该镇烟叶产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可见烟叶产业的发展与当地村民的“钱袋子”密切相关。

  近年来,旬阳县局(分公司)在赵湾镇王庄村开展联建工作。2014年,王庄村虽遭严重自然灾害,仍实现烤烟收购4800担,种植烤烟令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630元。在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帮扶下,王庄村已建成通村路27公里,通组率100%。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烤烟已成为陕西烟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保护中开发,秦巴山区的绿水青山成了当之无愧的金山银山。

  中国烟叶公司总经理陈江华称赞,陕西省局(公司)打造秦巴生态烟区定位准确,步伐稳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陕西烟叶赶超先进的战略性资源,是陕西烟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主动把秦巴烟区开发融入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事业中去,积极为烟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北烟南移 造就机遇

  陕西种烟历史悠久。早期以晾晒烟为主,烤烟则发轫于上世纪4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局(公司)明确提出“北烟南移”布局调整战略,将省内烤烟种植向自然生态环境好、烟叶特色突出的秦巴山区转移。

  近五年,陕西省种烟县由33个优化到25个。秦巴烟区收购计划所占比重由65.6%提高到92%以上,户均种植规模由11亩增加至18亩,烟叶种植布局显著优化。

  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素有陕西“东南门户”之称,烟叶产量居全省第一。洛南县景村镇丰中村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仅有5个组通了自来水,部分村组仍没有修通水泥、砂石路。

  受益于“北烟南移”战略,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685元,较上年增长13%。去年腊月初十,丰中村十几名村民敲锣打鼓,为洛南县局(分公司)送来锦旗。“心系群众,造福乡里”八个烫金的大字成为“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最佳注脚。

  生态环境优越,计划资源集中,加之陕西烟草人在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秦巴烟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独特风格应运而生。

  定位会上,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罗登山公布了对秦巴烟叶的综合感官评吸结果及研究结论:“秦巴烟区现主栽品种较好彰显了秦巴生态烟叶质量特色,整体体现出‘甜’‘醇’‘净’的优质中间香型烟叶特征。”

  罗副院长同时认为,“原生态”是秦巴烟叶的突出特征。山东中烟是秦巴烟叶的重要客户、其副总经理丛亮滋颇有感触:“卷烟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生命线,通过今天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秦巴烟叶在重金属含量控制、农残处理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郑州烟草研究院检测分析表明,秦巴烟叶中,重金属检出率基本为无或个别为痕量,农残检出值几乎为零,烟叶安全性在全国烟叶产区中优势明显。

  随现代医学发展,微量元素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旬阳县土壤中富含钾元素和硒元素,有中国“硒谷”之称。我国22个省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生活于此的人适量补硒不但能预防肿瘤,还可提高免疫能力。

  旬阳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陕西省的五分之一,批量产出的富硒烟叶无疑是行业的一笔财富。

  有志者,事竟成。借助战略转移和生态开发,陕西烟草人收获了“正甜醇净”的秦巴生态优质烟叶。“陕西烟叶很有特点、很有特色。”这是杨培森副局长对秦巴烟叶作出的评价。

  工业引导 科研助力

  2011年至今,陕西省局(公司)已累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3篇。烟叶科研的成果为何会绽放于三秦大地?

  西安市往西80公里,驱车不过一小时,就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区。在这里,农业高新技术与国际接轨,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农业的快速发展,陕西烟草人是耳濡目染,科技创新自然成为“民心所向”。

  秦巴烟区该在哪里种烟?能种多少烟?陕西省局(公司)为科学回答上述疑问,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秦巴生态烟区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确定了具体到乡镇的理论宜烟面积164.52万亩。

  在种植环节,《秦巴生态优质烟叶GAP标准体系》较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更为严格,构成了秦巴生态优质烟叶的技术保障。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标准制定工作中贡献良多。

  如果说科研创新是烟叶发展的助推器,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则是发展的指针。2010年以来,陕西省局(公司)联合7家工业企业,在秦巴烟区建成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12个。洛南城关白沙烟叶基地单元被评定为“全国优秀烟叶基地单元”。

  从最初的工商配合制订生产技术方案、调拨标准,到现在双方联合解读质量提升课题、开展立项研究,基地建设从货源供应向共同开发转变。当前,秦巴山区所产烟叶进入了“中华”“芙蓉王”“双喜”等13家工业企业的重点品牌原料配方。

  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秦巴烟叶在持续发展中愈显其美。三秦大地,碧绿的画卷徐徐展开,奋进的诗篇挥洒正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