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缘何历经沧桑、地震摇撼,岿然不动?
摩天大楼,缘何拔地而起,高耸入云,鳞次栉比?
是因为根基打得好!正所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把烟叶工作比作“大厦”,那么基层烟叶收购站(点)就是“大厦”当之无愧的根基。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和基地单元建设的深入推进,烟叶收购站(点)也被赋予更多的职责与任务。然而很多烟叶产区在烟叶收购站(点)建设上历史欠账较多、使用年限较长、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有效满足烟叶生产收购需求,努力改善基层烟站人员工作生活水平, 2015年,国家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烟叶收购站(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快基层烟站硬件环境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定位准确
行业一直将基层烟叶收购站(点)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就曾掀起过一轮狠抓烟站建设的热潮。
2006年,时任国家局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的姜成康,向全行业发出了“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号召,并出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基层建设的决定》。基层烟业收购站(点)建设再次回到聚光灯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2013年,在此基础上,国家局又出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叶工作站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功能设施,强化基础管理,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水平”的要求。
伴随着一系列文件的贯彻与实施,烟叶收购站(点)的工作环境条件切实改善,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基层烟站建设大潮中,福建、湖南等烟区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然而不可否认,全国众多烟区在收购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许多产区的烟叶收购站(点)存在布局不尽合理、内部功能分区不科学的现状,站点整合、新建与改扩建任务迫在眉睫。
2015年出台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收购站(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3~5年烟叶规模稳定的,方可规划站(点)建设”;
“年收购规模达到2万担,方可设置收购站,不足2万担的要设置收购点。不足1万担的作为临时收购点”;
……
从站(点)的划分、占地面积,到投资额度、主要功能区面积等,最新的文件对基层烟站建设的各种指标均作出了详细说明。它如同一本细致的“操作指南”,指导各烟区更加规范地开展基层烟站(点)建设工作。
“2013年出台的文件,‘大而全’,无论是站(点)建设,还是管理机制、队伍设置等均提出了原则性意见。然而对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意见,仅用了一小段话进行说明,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今年出台的最新文件,定位准确,内容只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可谓是‘小而精’”,中国烟叶公司副总经理关博谦表示。
关键词:操作性强
在2013年国家局出台的有关烟站建设文件里这样写道:
“基本做到每个烟站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选址在交通便利、配套较好的集镇,占地面积10亩左右。”
然而在南方烟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许多农村的“三通”(通水、通路、通电)项目建设花费较高,1000万的投资显然有些不够用。
“四川这边的烟站大多建在山区,土地不是很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巨大,所以建设资金比平原地区要高很多。”四川省公司投资处的黎德斌表示。
于是,在2015年出台的相关文件里,围绕投资金额做了相应的修改:
“原则上年收购规模2万担的收购站,不含征地和‘三通一平’费用投资额度控制在800万元以内,年收购规模每增加0.5万担,可增加投资额度100万元。”
指标的重新设置,建立在充分调研、精细计算的基础之上。中国烟叶公司收购管理部调研员兼副主任李锐告诉记者:“我们同国家局计划司一起做了大量调研,足迹遍布湖南、广东、福建、河南、山东等地,基本上100万担产量以上的烟区都去了,才得出这样科学、合理的数字。”
烟叶收购站(点)属于行业的固定资产,要在国有出让土地上进行投资建设,建设用地要确保权证齐全。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很多产区所在地政府土地指标非常紧张,完全用商业土地指标买下来然后再开始建设,可能要耽误很多年的时间。
最新出台的文件,同样针对这一难点作出了回应:
“对于建设用地购置存在较大困难的单位,在建设用地手续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划拨用地上进行投资建设,待条件成熟时及时完善土地权属手续。”
这是一次大的突破,各烟区可以先用政府的划拨土地开展烟区站(点)建设工作,等有了土地指标再将其购买过来,彻底解决建设用地购置的难题,为基层烟站(点)建设工作扫清了障碍。
关键词:功能分区
“新建站(点)统一按收购、综合、生活三大功能区进行规划建设,确保烟站功能齐全”;“收购区要按照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要求规划功能分布,综合区要配备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等功能区,生活区要配套建设职工宿舍、厨房餐厅、文体活动等功能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分区。不仅可以保证烟叶收购工作顺利开展,还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过去的福建省三明市夏茂烟站,设施简陋,员工生活、工作都挤在几间租来的瓦房中,条件艰苦。如今新建的夏茂烟站,环境优美,每个区域都有专业、标准的配套设施,方便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告别了艰苦岁月,如今精神面貌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工作起来更带劲了,大家都把烟站当成了另外一个‘家’”,夏茂烟站站长张恩荣表示。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为了防止奢华建设、超标准建设,最新的文件也明确提出,烟站(点)的建设要坚持“节约用地、合理使用”的原则,以改建为主,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要科学确定各功能区建筑面积,做到既满足需求,又不造成浪费。
“烟站不需要像亭台楼阁那样,我们需要建一个既实用不浪费、又适应烟叶生产发展和收购管理需要、还能留得住人才的烟站”,关博谦表示。
新的文件,还制作了收购功能主要区域的参考面积表格,对每组分级台设计面积,每条收购线的面积,候烟区、烟农休息室的面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这些面积,是根据每个收购磅组的收购量,以及专业分级队的每日工作量,一点一点现场测算出来的。”李锐表示,“我们从主要烟叶产区请来了收购管理专家,测算了一个多星期。数字出来之后,还到现场测量复核,检验数据是否合理。”
有了精准的数据,各烟区在进行收购站(点)建设的时候,怎样分区域建设,各功能区域建多大面积就一目了然。
顶层设计,绘就总体蓝图,在国家局的要求下,各烟区均制订了年度建设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力争3至5年全面完成收购站(点)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