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优之务 闽烟有术

2014-07-16来源:中国烟草

  控总量、优结构,是行业2014年烟叶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成为烟叶生产工作的主题。如何在保证烟叶品质稳定提升、工业可用性逐步增强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行业要求坚守“红线”,成为各烟叶产区热议的话题。

  福建烟区生产节令相对提前,是行业中最早进入烟季的重点烟区,因而也成为行业中较早践行控总量、优结构的先行者。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在福建烟草人看来,开展好控总量和优结构工作,重点就在于理清烟叶生产的重点环节,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牢牢控制住这些重点环节。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福建烟草人很好地拿捏住了烟叶生产中的关键步骤,较好地落实控总量、优结构工作,也为全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价格杠杆”引导方向

  “今年下低等烟叶的价格降低了,现在工钱那么贵,再算上烤烟的煤钱、电钱,辛苦几天之后本钱都收不回来,而且优化结构的补贴也拿不到了。辛辛苦苦烤出来的烟还要赔钱,谁都不会去烤!”50岁的三明市泰宁县烟农蓝吉龙表示,“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这点账还是算得明白的。烟技员小丁和我说了几次,把账一条条的都算得特别清楚,既然这样还是按照烟草公司的要求,才能真的赚钱!”

  泰宁县音山村包村烟技员丁胜辉,就是蓝吉龙口中的“小丁”,他坦言,今年价格杠杆更明显了,开展优化结构工作顺利了许多:“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今年明显不同的就是这‘账’好算多了。从优化结构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每年都要为烟农讲道理、‘算账’,但是之前烟叶收购的价格杠杆不明显,有些烟农的工作就很难做通。今年就不同了,下低等烟叶收购价格大幅下降,账面上的东西一算,烟农都特别理解。同时优化结构到位后,不但补贴可以拿到手,而且减少采收烘烤成本,烟叶等级质量提高,烟农种烟的收益才更明显。”

  而“价格杠杆”,也为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支持起到了很好作用。烟叶税是许多烟叶产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控面积、优结构意味着烟叶总量的减少,进而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此,福建烟草商业系统各单位积极与各级政府沟通协调,邀请政府分管领导参加全省烟叶工作会议,把烟叶发展的形势政策如实告知。

  各级政府对于行业发展的要求也非常理解,层层传达、落实到位,产区各县政府都相应调整了烟叶税返还和烟叶工作考核政策,如南平市浦城县政府把优化结构工作与乡镇政府绩效相挂钩起来,通过调整考核政策,抵制住乡村烟叶种植“过热”的势头,增强抓优化结构工作的主动性。

  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优势,以市场手段激发起烟农自主“优化结构”的积极性,与单纯的行政命令相比,效果非常明显。“这样一来我们开展工作就方便多了,因为没有了价格优势,烟农对不适用烟叶处理更加主动、落实也更加到位,今年我省提出脚叶处理基本达到3片以上,比去年增加1片;各级政府部门也对我们的工作大力支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目前福建烟区优化结构工作开展比较有序。”福建省公司烟叶处副处长章文水介绍说。

  “延迟烘烤”提高质量

  本意在提升烟叶适用性的优化结构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今年福建烟区的优化结构工作,又与往年有着些许不同。

  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延迟烘烤,延迟烘烤不是生产季节上推迟,而是往年第一烤脚叶不开烤了。落实延迟烘烤,促进脚叶自然变黄,保证脚叶处理更加到位。采取这种方式,使得烟叶在田间自然熟透,既可减少鲜烟叶田间污染,也节省了烟农优化用工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遵循了烟株生长的自然规律,对提升烟叶品质大有裨益。

  对此,章文水解释道:“烟株生长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如果过早进行优化结构处理,会使养分向其他部位的烟叶转移和积累,造成烟叶中烟碱含量偏高等情况出现,反而降低了烟叶品质。优化结构的目的在于提升烟叶工业可用性,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本末倒置’。”

  而与脚叶处理相比,上部叶的处理难度更高。国家局领导多次强调,要切实把上部叶处理到位。为切实贯彻行业要求,福建省公司明确提出,不适用顶叶的处理是今年是否能够守住“红线”的关键,各产区也纷纷结合烟株生长特性,结合有效留叶数控制进行不适用顶叶处理,“翠碧一号”的进烤叶片数每株13片左右,常规品种在14~15片。

  而与优化烟叶结构提升烟叶品质相配合的,是福建烟区对种烟地块和种植品种上的优化。按照行业要求,今年福建烟区种植面积较去年下降了8.25%,这使得福建烟区有条件把一些地势低洼、病害较重、肥力不足的地块剔除,留下是最适宜种烟的烟田,为烟叶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烟农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种植品种上,也根据工业企业的需求,不断加大特色优质烟叶品种的种植,今年福建烟区合同约定的“翠碧一号”收购量占42.2%、“红花大金元”占1.3%,K326占20.6%,特色品种烟叶数量占64%。

  “以我们邵武烟区为例,在最适合种烟的土地上,由对烟草感情最深又最会种烟的人来种植行业品牌发展最需求的品种,种出来的烟肯定比之前要好得多。通过这种‘优化’,既有利于稳定烟农收入、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也夯实了品牌发展的基础。”南平市邵武县分公司副经理曾强介绍道。

  “准烤证”控制关键

  虽然开展优化结构工作有了种种创新,但福建烟草人却没有丝毫放松,而是把工作层层落实,严格控制优化结构工作中的各关键节点。烟技员对自己所负责的每户烟农都要签署优化结构通知单,把优化时间、内容等详细地告知烟农,烟农完成优化结构工作后,烟技员还要对每块烟田都一一核实,确定优化结构已经到位后,会为烟农颁发“准烤证”,把“准烤”作为落实优化结构工作一项重要指标。

  “准考证”是允许考生参加考试的凭证,是过程中关键环节控制的有力抓手。而为烟农颁发的“准烤证”,也是在烟农进行烘烤的凭证,同样是优化结构关键环节的重中之重。谈到“准烤证”,曾强介绍说:“它既是烟农可以开始进行烘烤的凭证,也是最终领取优化结构补贴的依据,烟农对此非常重视,为了拿到‘准烤证’,烟农都积极地按照要求统一处理不适用烟叶。在这一过程中,行业的监督检查必不可少,但考虑到每位烟技员都负责着几百亩又相对分散的烟田,检查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遗漏。因此我们更要牢牢抓住入烤关,利用这个烟叶生产中关键又相对集中的环节,真正把不适用烟叶堵在烤房的大门之外!”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烟技员在烘烤前会对鲜烟叶进行再次检查,通过鲜烟叶特征再次检验烟农田间优化结构是否到位。而烤后的烟叶仍要经过去青去杂这一步骤,确保片片精品。

  在烟技员对烟农开展检查的同时,福建省公司也要求层层抓好检查考核,采取交叉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以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确保优化结构不留死角。

  “今年以来,福建烟区严格落实行业相关要求,严控总量、优化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在优化结构上严格监督,确保结构优化到位,确保烟农种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福建烟叶持续发展、理性发展。”福建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卢金来满怀信心地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