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西“发展200万担烟叶”的一点思考

2014-03-19来源:江西烟草作者:何宽信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局326号文件的出台,为江西烟草改革发展带来了东风、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如何发展200万担烟叶?经过思考,有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1,发展200万担烟叶,必须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努力完成。

  (1)江西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广阔的宜烟耕地、适宜的农村经济社会条件(江西属中部地区,经济整体欠发达),十分适宜烟叶生产发展。

  (2)经过近别—年的发展,江西烟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发展经验,凝练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基本人才队伍,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

  (3)发展烟叶生产,是江西烟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烟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发展烟叶生产,实现中等省份烟叶规模,是江西烟草几代人的追求。

  (4)在全国烟叶总体规模逐步调减的形势下,如果说凌成兴局长在江西调研时的讲话在当时是对江西烟草发布的动员令的话,那么,随着讲话精神在全国烟草行业的传播,现在,已经变成了对江西烟草吹响的冲锋号。能否发展200万担烟叶,不仅是对江西烟草人改革发展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江西烟草人政治素质的考验。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局、凌成兴局长和全国烟草行业的关心、支持和厚爱,面对如此优厚的政策、资金支持,我们江西烟草人必须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发展200万担烟叶,必须深入调研,广泛发动,认真做好整体规划、系统布局,稳步推进,切实回答好“在哪种、为谁种、谁来种、怎么种”等几个关键问题。

  (1)“在哪种”问题。2004年江西烟叶发展战略和2010年省局“卷烟上水平”实施方案,定位的烟叶发展目标都是120万担。200万担,是江西烟草人从未奢想过的目标,可谓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烟叶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自然再生产、经济再生产,而且是科技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甚至还可能是领导再生产。为此,全省系统上下必须广泛发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切忌头脑发热或拍脑袋、闭门造车),为发展200万担烟叶谋篇布局,挖掘老烟区的发展潜力,谋划开辟新烟区的方向、步骤,研究可行、可靠的扶持政策,做好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稳步推进。

  (2)“为谁种”问题。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诚取信,以质取胜,筑巢引凤。做好江西烟叶分区域的特色定位,深入调研卷烟晶牌风格对烟叶原料的需求特点。围绕卷烟品牌需求,谋划对口基地建设,做到烟叶特色与品牌需求一致,避免乱点鸳鸯谱、拉郎配。在基地单元内,狠抓标准化生产,改进生产技术,落实定向栽培,不断提升烟叶质量与品牌需求的符合度。

  (3)“谁来种”问题。根据烟区实际,必须坚持烟农是烟叶生产主体的理念,大力发展基本户种植,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探索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防止脱离经济社会实际,盲目贪大求洋。

  (4)“怎么种”问题。针对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剧的现象,高度重视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问题,坚持“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加大扶持和组织力度,加强合作社建设,大力引导、推动烟叶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加强合作社建设,一定要实事求是,突出实际效果,讲究提升效率,倾听烟农呼声:一定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拔苗助长,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少搞不切实际的花架子,坚持专业合作社,探索综合合作社,切实解决合作社“大、散、空”的问题,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3.发展200万担烟叶,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大规模、超常规做好烟叶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烟叶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烟叶技术人才成长一般需要3-5年的孵化期。人才不足历来是江西烟叶的短板,欠账太多。面对发展的需要,必须抨弃江西烟草在烟叶技术人才上惯有的那种小脚女人走路和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的思想,以改革的精神甚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大规模、超常规做好烟叶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4.发展200万担烟叶,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真心实意建设烟叶三级技术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决定必须立足当地生态创新生产技术,发展烟叶生产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队伍。一味信奉“拿来主义”、“专家主义”,不仅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甚至可能阻碍生产发展,注定是要吃亏的。

  (2)江西烟叶发展的历史清晰记录了技术创新的历程,彰显了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由于缺乏自己的技术创新,1987年开始发展的,倾注了省委、省政府和全省6个地区、39个县十年心血的江西烟叶(年产50余万担)在97年全国严重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中轰然倒塌,至今宜春、九江、上饶的烟叶不再。正是由于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创新队伍(省烟科所1994年在江西农大成立),研究、创新了一批关键技术,2004年开始至今的新一轮烟叶发展,可谓又快又好。

  (3)江西烟草技术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差距甚大。烟叶特色化和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很多。

  (4)技术创新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沉淀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尽快把烟叶科技创新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真心实意加强烟叶三级技术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