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湖南郴州宜章县烟叶产业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年该县烟叶收购量达到的历史最高的8.65万担,从2011年以前一直徘徊在3万担左右,到2012年收购烟叶6万多担,再到2013年的8.65万担,烟叶收购量的增加,烟农收入的提高,税收额度的增长,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更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对烟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1.宜章县烟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据宜章县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该县发展烟叶产业具有两个方面、七大特点。
1.1自然生态条件
1.1.1土壤条件
宜章县有耕地面积43.01万亩,其中水田28.85万亩、旱地14.1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2亩,主要耕地面积分布在海拔150—1000米之间,占总耕地面积的86%以上。山区、半山区面积大,坝区、低热河谷区面积小,绝大多数耕地坡度在5度至20度之间,坡地、轮歇地面积大,平地、固定耕地、水浇地面积小。全县总耕地面积中,适宜种烟面积有23.28万亩,可满足13万亩的烤烟种植轮作用地。
1.1.2气候条件
宜章县最高海拔1902米,年均降水量为1023毫米,年均蒸发量1126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85%,年均干燥度为1.6℃,属湿润地区。降水多集中于4—6月,积雨量618.8毫米左右,占全年的56.2%。宜章雨季年均日照时数835.6小时,占全年日照的42%;干季年均日照时数1236小时,占全年日照的59%;光能充足,太阳辐射能的可利用时间长,光质好,光照条件有利于烟株生长和烟叶品质的提高。
1.1.3水利条件
宜章县有中小型水库126座,总容积8681万立方米;有坝塘14516座,总容积8681万立方米;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6.54万亩,随着莽山水库立项的完成,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将进一步增大。
1.1.4生态条件
宜章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茂密的森林,使宜章县成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丰富的森林、矿产、水能、土地、热区资源,有林地面积201.66万亩,活立木储量170.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3.19%(莽山林场除外),是郴州市内林区县之一。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宜章具备了发展新型特色优烟叶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全市发展新烟区优质烟叶的重点地区之一。
1.2社会经济条件
1.2.1社会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宜章县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励精图治,真抓实干,使全县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农田建设、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全县烤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1.2.2农业产业结构
宜章县实有耕地43万亩左右,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烤烟、署类、蔬菜,其中烤烟种植面积最少,2013年为3.9万亩。从全县农业产业分布情况看,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热区作物和水果蔬菜为主,烤烟种植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宜章县烤烟产业发展空间极大。
1.2.3农村劳动力资源
县辖27个乡(镇),347个村(居)委会,3566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 59.64万人(公安户籍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6.7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8.37%,农村劳动力总数32.1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8.72%。全县总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2亩,劳均耕地1.34亩,与每个劳力负担4亩耕地的标准比较,劳动力相对充足略有剩余。农村劳动力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24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6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1万人。从劳动力结构分析看,从事农业劳动的占57.72%,主要从事种植业,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可保证足够的劳动力投入。
2.宜章县烟叶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在《宜办字(2013)30号关于印发<宜章县2013年山区大变化奋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要全面扩大烟叶生产,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挥烟叶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主体作用,制定扶持激励政策,鼓励连片有偿流转,推动烟农自发性租赁经营,引导种烟大户跨乡镇承包种植。在资金、技术、物资、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烟农进行精心指导和优质服务,加大现场培训和田间指导力度,建立种烟大户管理台帐,实行“一对一”精心服务和特色服务。精心培育特色良种,大力推广K326,逐步形成K326、粤烟97、NC297、云烟87有序轮作。提高土壤改良、壮苗培育等实用技术到位率。打造莽山生态浓香型烤烟品牌,力争稳步坐上郴州市产烟县市区的第二把交椅。截止2013年底,全县已规划完成建设育苗工场8个,可以实现集中供苗4万亩以上,两个基地单元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2014年烟叶生产目标:落实种植烟株4400万株,合同种植面积4.1万亩;收购烟叶9.6万担,力争10万担;实现烟叶产值1.08亿元以上;烟叶税2500万元以上。
具体目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标是2014年度烟基常规项目投资总预算7044万元,新建扩建育苗工场4个,新增集约化育苗能力1.83万亩,预算资金1200万元;开展田间机械化试点,农机补贴预算2124万元;计划新建烤房55座,预计投资220万;力争100%健全烟农合作社治理机构,80%的烟农合作社能承接并完成专业化服务项目任务,全部合作社达到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014年预计开展土地整理项目1个,规划1万亩,预算3500万元。
生产收购目标是全县计划种植合同面积4万亩、4400万株。确保收购烟叶9.6万担以上,建成2个烟叶基地单元。
多年以来,宜章县委县政府在助推烤烟产业发展上,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从争取计划、生产投入补贴、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烟田整理等多个方面下狠功夫、出大力气,取得了产业发展的不断进步。
3.加快烟叶产业政策扶持,打造宜章烟叶产业升级版
3.1科学布局,加强技术服务
3.1.1优化烟区布局,调优产业结构
县委县政府要按照巩固提升种烟老区,因地制宜开拓宜烟新区,打造浓香型特色烟叶特区的原则,在稳定赤石、里田老烟区的基础上,逐步向一六、天塘、白沙、栗源等宜烟乡镇发展。在贯彻落实烟叶生产服从卷烟生产的同时,加大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力度,发展具有宜章特色的烤烟,满足市场需求。
3.1.2依靠科技创新,坚持规范管理
按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工厂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规范烟叶生产行为,全面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逐步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确定落实基本烟地,逐户建档立卡,统一规范运作,抓好土壤改良;要大力推广集约化、工厂化、商品化漂浮式育苗;要加强中耕管理;要按时节足墒覆膜抓好移栽,确保100%地膜覆盖;要适时揭膜培土、平衡施肥,培植优苗、壮苗;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实现统防统治;要加强成熟采收和烘烤管理。指导烟农把准烟叶成熟度,做到成熟一片采收一片;要加大密集烤房改建和原有烤房维修力度,探索推广新型烘烤技术,提高烟叶质量,降低烘烤成本;强化烟叶专业化分级工作,做好全面散烟收购。适时对烟农进行技能培训,确保烟农种好烟、烤好烟、售好烟,使烟叶质量效益逐年提高。
3.1.3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县烟办、烟草分公司、烟叶种植合作社和其他业务外包方要按照400亩配备一名技术员的要求配好烟叶技术员,同时抓好技能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制定和完善考评机制,严格考核管理。要同种烟乡镇党委、政府共同解决好技术员的办公场所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落实好他们的待遇。乡镇干部和行业管理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带头学习烟叶生产技术,组织发动和指导群众发展烟叶产业,培养烟农技术人才,确保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
3.2积极推行适度规模种植,实现烟叶产业化
根据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要求,使烟叶产业发展和烟区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加快推进烟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万亩乡镇、千亩新村、百亩家庭农场、五十亩种烟大户,逐步形成烟叶产业专业化乡镇,使重点区域综合设施配套,功能齐全。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继续加大基础工程投入力度,推进烟水、烟电、烟路等配套工程建设。水务、交通、供电、国土、农业、发改、民政等部门要整合项目资金,向重点烟区倾斜,使烟区水源有保障,电力供应质量高,运售烟叶交通便利,土地得到有效治理,防雹网点发挥作用。
3.4创新组织和生产经营模式
县烟办、烟草分公司、种烟单位要积极探索和完善烟叶产业协会、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方式,支持烟农自治组织依照协会章程开展工作,通过协会和合作社组织的运行,达到烟农管理烟农,土地合理流转、专业化服务队自主服务的目的。要根据目前我县烟叶生产水平,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稳固烟叶种植渠道,争取卷烟工业企业直接投资金、投技术联建烟叶基地,提高烟区规范化生产水平,促进烟叶生产,提高烟叶质量,稳定烟农队伍,增加烟农收入。
3.5健全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
3.5.1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明确奖励机制,对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单产达到规定标准以上的乡镇,县委、县政府给予现金奖励;对种植面积较大的专业村进行现金奖励;对适度规模以上的种烟大户,除在物资、技术、农用机械上予以扶持外,每年评选一定的户数,由县政府颁发荣誉证,并进行现金奖励。
3.5.2完善烟叶税收分成政策
完成当年与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任务的,所实现的烟叶税,提取“两金一费”后,按比例分成,注重对新区的鼓励和老区的稳定,确定合理的分成比例。
3.5.3建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基金
对遭受冰雹、洪水、旱涝、龙卷风、病害等自然灾害原因而引发的烟叶绝产损失和部分损失的,在全面执行上级救灾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县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予以灾害损失补助。核实工作由县烟办牵头,县烟草分公司、乡镇、烟站(点)组建工作小组实地核灾,并将结果报县政府、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审定后,年终落实到受灾户。
4.工作要求
4.1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要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烟叶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烟叶生产发展的政策调研,组织实施,检查督办,考核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种烟乡镇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烟叶生产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和强有力的工作小组。县政府每年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听取烟叶产业情况汇报,统一发展思路,协调各方关系,明确发展措施,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4.2健全工作机制
对烟叶产业发展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联系村、乡村干部联系户的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责任细化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齐心抓、组建工作组具体抓的发展格局,切实把富民兴乡兴县的烟叶产业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4.3强化督查考核
县烟办、烟草分公司要经常深入烟叶生产和项目建设一线,综合协调、检查督办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化解矛盾,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方案。县政府将烟叶产业发展成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严格考核兑现。县政府政务督查室要针对烟叶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督办,对烟叶产业发展情况印发专题通报。
4.4重点完善生产扶持政策
4.4.1农用物资供应补贴政策
一是烟草专用肥料、农药、地膜实行套餐制供应模式,由烟草部门补贴一定费用。二是由烟草部门统一组织育苗和供苗,开展烟苗配送服务。三是对实行稻草或地膜覆盖种植的烟农,经验收合格后,按上级烟草部门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4.4.2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补贴政策
对全面落实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措施的,经验收合格后,按上级烟草部门的规定执行。
4.4.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在当年国家农用机械购置补贴名录范围内购置通用机械设备的,由烟草部门依据上级补贴政策按购机发票金额再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在当年省烟草部门烟草专用机械补贴名录范围内购置烟草专用机械设备的,按购机发票金额由烟草部门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
4.4.4提取烟叶生产专项发展基金
从全县烟叶税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烟叶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增加新建烤房补贴、土地流转奖励、烟叶灾害保险及烟基建设管护维修等。
4.4.5烤房建设补贴政策
烤房建设原则上按20座以上标准实行集群建设,建设主体以村为主,产权归村委会所有,经验收合格后,由烟草部门按3万元/栋,县政府增加相应的补贴,从全县烟叶发展基金中解决。烤房安装的变压器和计费表前端输电线路由有县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免收一定比例的烤房电力设施的安装费、开户费、增容费等服务性收费,村镇在费用开展上也要承担一定的比例。
4.4.6土地流转奖励政策
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0——50亩以上且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用于发展烤烟规模种植的,应制定相应的规定进行扶持奖励,同时,每年应分别给予流出土地农户和租地种烟农户一定比例的奖励。
4.4.7烟叶种植灾害保险政策
采取由县烟草部门和县政府共同筹集资金为烟农进行投保,对遭遇水灾、风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烟农给予保险理赔。同时,鼓励自愿增加交纳保费的烟农购买灾害保险。
4.4.8政府产前投入政策
县乡两级政府继续共同按每担一定数额对烟农进行产前投入扶持,实行产前承诺、产后兑现。
4.4.9种植大户奖励政策
对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从全县烟叶税总额中提取的奖励资金中,按大户交售烟叶数量测定标准奖励到户。
4.4.10生产贷款政策
对生产资金困难的农户,由银信部门给予500~800元/亩的生产贷款,其中由县烟草部门对一定比例的贷款给予9个月的贴息。对烤房建设筹资困难的村委会,按0.8--1万元/栋给予信用贷款支持,贷款利息按农业生产性质可由村委会承担。
5.结语
通过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的通力合作,进一步优化烟叶生产政策环境,完善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在“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烟草资助”的模式下,不断加快当地烟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