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沧江源”烟叶品牌

就新烟区建设访云南临沧市局(公司)局长(经理)李春明

2012-07-26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曹祥金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生产优质烟叶搭建了天然温床。

  2008年以来,临沧着力推进新烟区建设。新烟区建设成为临沧烟草发展中一抹亮丽的底色。发展新烟区,临沧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对于下一步发展,又该怎样规划?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云南省临沧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李春明。

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2008年,得益于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发新烟区的战略部署,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的临沧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烟叶生产版图上的一颗明珠。

  “推进新烟区建设要以现代烟草农业理念为引领,目的是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和特色优质烟叶竞争能力。”李春明说,临沧新烟区建设一开始就按照国家局“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

  雨量适中、温度适中、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发展新烟区,临沧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

  “如何落实国家局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要求,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是我们要努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李春明表示,他们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遵循“特色、优质、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立足“特色、区域、技术、措施”四个定位,着力打造“一江一线一走廊”(澜沧江、北回归线、黄金走廊)海拔1400米~1800米的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特色区域,全面强化新烟区建设。

充分发挥烟农主体作用

  临沧地处边疆,山区面积占95%以上,少数民族众多,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新烟区建设,对临沧烟草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山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首先需要打牢基础。”李春明说,他们将新烟区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以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配套烟水工程、机耕路、农机具等设施。同时,培训与引进相结合,每年从玉溪、曲靖等老烟区引进大量技术水平较高的烟农技术员作为补充力量,提升临沧新烟农的技术水平。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是新烟区发展的关键。为此,临沧市局(公司)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作为烟叶生产工作的出发点。他们按照“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推行“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适宜环节机械化”的模式,推动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

  由于烟叶生产组织性强、科技含量高,对少数民族烟农而言,需要彻底改变原始的耕作习惯和生产方式,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现在,通过种植烤烟,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空前提高,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明显增强,生产方式实现了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的巨大转变。

打造“沧江源”特色优质烟叶品牌

  过去的2011年,临沧新烟区建设稳步推进,李春明一连用了几个“最”介绍这一年的成绩----累计投入4.4亿元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历年投入最多;上等烟比例达61.5%,比2008年提高11个百分点,烟叶质量历年最好;购置农机具4867台(套),全市农机具由531台(套)增加到 5398台(套),机械化作业覆盖率历年最高……

  “这几年,临沧烟叶已成为行业多个重点品牌的新宠。但实现打造一流生态烟叶生产基地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面对成绩,李春明思考更多的是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规划。

  李春明认为,只有围绕行业重点品牌需求来打造特色优质烟叶品牌,才能形成临沧新烟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与新烟区的快速发展相比,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烟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此外,部分职工存在畏难情绪,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对于存在的问题,李春明直言不讳。

  新烟区的路,下一步怎么走?李春明心里有一本“明白账”:“十二五”是实现打造一流生态烟叶生产基地目标的关键时期,临沧烟草将重点突出品牌效应,即打造“沧江源”特色优质烟叶品牌。李春明表示,为突出临沧烟叶地域特征,他们把临沧烟叶品牌定名为“沧江源”,“生态化、品质化、本香化、安全化,是我们打造‘沧江源’烟叶品牌的努力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