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烟叶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烟叶不仅仅是烟草行业的基础,也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联系着千家万户辛勤劳作的烟农。2009年,福建全省种植烟叶99.6万亩,拥有烟农8.96万户,户均种植烟叶11亩,预计收购烟叶270万担,农户售烟收入超20亿元。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之后,福建烟草部门立即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体制、资金、技术优势,以“一基四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抓手,加快“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并逐步推广。
烟基建设提高整体农业生产能力
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莲湖渠上,矗立着一座石碑。石碑的背面,被当地群众刻上了这样一段碑文:“烟草部门心系农民、爱心帮扶,投资346万元,实施千工陂水利改造工程,受益农民拍手称好……”
千工陂是上世纪40年代建设的水利工程,由于缺乏资金,几十年来,没有大修,渠墙渗漏,淤积严重,多处塌方。“碰上雨天难排水,晴上三天难灌水”困扰着濯田镇下洋村村民们。2006年11月,烟草部门投入资金,村民们打响了全线改造修复千工陂的“战役”,90天后,全长18.6公里,流经16个行政村,受益农户4474户、人口2.6万人,受益农田面积1.42万亩的“生命渠”建成。
“完善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既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首要物质条件,也是闽西北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期盼。”基于这一共识,福建省烟草部门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在全国烟区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制定了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年规划。以“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为标准,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机耕路建设。
据统计,2005年~2008年,福建烟草商业投入烟田建设项目补贴资金22亿元,在全省3个烟区27个产烟县(市、区)291个乡镇建设基本烟田105万亩,完成烟田基础建设项目18445个。其中,水坝1431座、沟渠8454条共6411公里、管网90条共114公里、提灌站工程145座、防洪堤542处、土壤改良2689处、田间道路4159条共3225公里、简易桥梁899座,受益农户47.56万户。
规模种植保障农户经济效益
“我们现在基本上都种20亩左右的烟,每年光卖烟就有4.5-5万元收入,扣除成本,纯收入有3万元,加上第二季水稻1.5万元,空闲做点临时工,一年下来有5万多元收入。”三明泰宁县下渠乡烟农杨观义向记者算着他的经济账。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走适度规模种植的道路。”这是福建烟草部门形成的又一共识,并出台一系列举措进行引导。规模种植首先得有土地,近年来,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部分闲置土地。福建烟草部门抓住这一契机,依靠乡、村协调、行业政策扶持等措施,适度推进土地流转。2006年全省烟农总数为12.5万户,户均种植面积7.3亩,2009年全省烟农总数8.9万户,户均种植面积为11亩。户均规模水平的提升,直接带动了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2006年~2008年农户户均售烟收入分别为9559元、13414元、20103元,年均增幅达到37%。
集约经营劳动强度降低效率提高
“说心里话,以前种烟太累了。”谈起机械种烟,三明市宁化县湖村村民邱林昌一下活跃起来,“现在确实轻松多了,起垄机、剪叶机、培土机、打药机、编烟机,可以说该有的都有了,听说还要给我们配运输车,那就更省事了。”
在龙岩武平县高梧村种烟大户赖富元家里,摆放着各种机械,他如数家珍:“这4台是旋耕机,田里进行稻草溶田全靠它们,除了给自己180亩地溶田外,还可以给合作社其他人溶田。这2台培土机,一天可以中耕培土8亩多烟田,顶得上十几个工人干活。喷药时,用的是机动喷雾机,一天可喷40多亩,而且喷得匀,喷得透……”
为提高集约化生产,福建烟草部门还加强实用技术推广。通过制定《福建省烟叶生产技术规范》,对良种生产、育苗、烟田轮作、土壤改良、大田生产、病害防治、密集式烘烤等各个环节的成熟技术进行了规范与统一,有效地提高了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现代烟草的‘现代’性,要体现在机械化水平方面。”针对福建农田地块小、分散广的特点,福建烟草部门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小型农机具。电动剪叶机、起垄施肥覆膜一体机、培土机、编烟机、拔烟秆机、烟叶打包机等现代机械的推广速度逐年加快。
专业化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以前育苗,要天天看着护着,冷了怕冻死,热了怕烧苗,过年也不省心。”南平建阳莒口镇老烟农李本立说,“现在方便多了,用商品苗,不仅可以安稳过年,一亩成本还可以省十多块钱。”
烟叶种植包括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重要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基于此,福建烟草部门加快了专业化分工的步伐。
目前,在福建省烟叶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基本上都有了专业队伍。烟草部门将他们归纳为“一户六队”:育苗专业户,2009年全省推广专业化育苗面积达84.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5%;机耕服务队,以县为单位,成立机耕服务队,负责稻草回田、石灰和白云石粉溶田、烟田翻耕和起垄工作;植保服务队,实行统防统治,每亩可节省1.5个工;烘烤服务队,由烟农大会推举烘烤技术能手,通过县级烟草,组成烘烤服务队;分级服务队,将烟叶交由专业队伍分级,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增加烟农收入;运输服务队,通过签订运输协议,完成烟农鲜烟采收及收购时的烟叶运输工作;烤房维护队,安装人员实行资格上岗,发放烤房安装维护资格证,统一负责烤房的安装和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
信息化管理统一收购流程与标准
“电子合同、电子结算、专家平台、烟叶物流、物资管理等生产、经营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早在2000年,福建就完成了烟叶管理信息系统的省市县站四级联网。2006年自主开发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并与中软国际公司合作成立了中软海晟信息公司。自2007年起,借助中软海晟公司信息支持,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依靠信息技术,福建烟草商业统一了烟叶收购调拨流程与操作标准,建立“一打三扫”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展原收原调过程中,通过对烟草站收购来的烟叶进行打包扫码,为每个烟包提供唯一的身份数码标识,在站点调运出库、中心仓库入库和销售出库3个环节进行扫码,建立烟叶从收购到向工业企业销售全过程的信息管理。
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管理,2008年福建烟草商业又对现有的烟叶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现代烟草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将烟叶生产、电子合同、烟叶收购、烟叶物流、电子结算、烟叶调拨、烟用物资、烟叶技术交流平台、烟叶基础设施项目、队伍管理等信息管理模块统一起来,进一步发挥“专业服务、技术指导、信息反馈、廉政监督”的作用,实现烟叶生产全程信息贯通。
现代烟草农业的加快推进,使福建烟叶种植获得了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2008年,全省收购烟叶分别为223.75万担、236.27万担、286.66万担,烟农售烟收入分别为11.94亿元、13.28亿元、19.38亿元,实现烟叶税分别为2.63亿元,2.94亿元和4.26亿元。2009年,烟叶收购即将结束,预计售烟收入将超20亿元,福建种烟农户们将又迎来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