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迈向现代烟草农业

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确保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工作纪实

2008-12-31来源:东方烟草报作者:赵荣龙
   近年来,山东省局(公司)在推进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这一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开展基本烟田规划与保护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加大烟叶种植技术研发和科技推广力度,健全生产保障机制,建立烟叶种植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烟叶生产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烟叶生产生态村的出发点是:通过对烟叶生产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统筹运作,把生态村建设成以烟为主、规模稳定、优质高效、综合发展的经济产业带,提升当地农民素质,加快乡村文明进程,推进新农村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山东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孙公准说:“生态村对于推动烟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改善烟区生产条件,提升烟叶生产科技水平,确保全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利在当前,更利在长远。”
 
  诸城市辛兴镇张家小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友谈起建设烟叶生产生态村感触颇深,他认为:“烟草部门对烟区的扶持,不是仅补贴了一些资金,而是要促进生产的发展,变‘输血’为‘造血’,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改善整体农业生产条件。”
 
  2005年以来,山东省局(公司)共在烟区建设烟叶生产生态村400个。生态村里综合配套的烟水工程、智能环保的烘烤加工设施、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通畅的机耕道路,为烟叶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宽阔的水泥路,整洁的红瓦房,文化大院、健身广场,使烟区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烟叶生产生态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没有富民工程,没有现代烟草农业,我们的烟叶就种不了这么好,村容村貌也不会这么美。”张永友说。
 
  目前,山东省建设的40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符合生态环境适宜、基础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基本要求。山东省局(公司)在40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规划基本烟田39.35万亩,配套建设了烟水、烟路、烤房等。2008年,这些生态村种植烟叶19.7万亩,村均种烟494亩,亩产值1683元。这些村已初步成为基本烟田稳定、基础设施完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的烟叶生产专业村。
 
  2009年,山东省局(公司)将在现有40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40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全省计划利用4至5年时间,建设1000个烟叶生产生态村,惠及烟农6万余户。 
 
创新生产形式   发展烟叶适度规模种植 
 
  长期以来,烟叶生产要素分散在单个农户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烟区面临新的形势:有的农户不再种烟,而想进一步扩大烟叶种植规模的农户又不能有效地获得土地等生产要素。这成为制约山东烟叶生产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山东省局(公司)提出了集中优势资源平稳发展烟叶生产的工作思路,即通过对烟叶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把宜烟土地、机械、水利设施等向规模种植集中,改变“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的模式,发展以烟叶农场、大户为主的适度规模种植,提高生产水平。
 
  ----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土地流转。山东省局(公司)针对近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较快、农民增收渠道日渐多元化、对土地的产出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对宜烟土地进行科学规划,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中心流转土地,使宜烟土地向烟叶农场和大户集中。现在,在山东各烟区,土地流转依照以下程序规范进行:地方政府与烟草部门一起选择适宜种烟的成方连片土地进行规划;土地承包人、烟区村干部与村民共同商定土地租赁期限和租金;村民在村民大会上表决同意;承包人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公证部门进行公证,使租赁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今年,山东省共流转烟用土地14.1万亩,为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
 
  ----因地制宜探索生产组织形式。在推进烟叶适度规模种植过程中,山东省局(公司)因地制宜,以实现烟叶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探索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潍坊和临沂是山东的主要烟区,潍坊烟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土地流转比较容易,主要推行以农场为主的适度规模种植;临沂烟区多为山区,则以发展植烟大户为主。2008年,山东省烟叶农场达973个,烟田总面积15.6万亩;植烟规模10亩以上的植烟专业户1万余户,烟田总面积18万亩,农场和专业户的烟田面积占全省植烟总面积的57.8%。一大批烟农走上了规模化种植的路子,烟叶农场、植烟专业户、烟叶种植合作社和烟叶生产股份制公司等生产组织形式得到发展,为山东烟叶生产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健全服务体系  为烟叶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 
 
  户均植烟规模的扩大,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抓住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加快建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山东省局(公司)把建立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稳定烟叶生产的主要措施来抓,致力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烟农从复杂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山东烟区充分发挥了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作用,让专业化服务组织和烟叶农场、植烟专业户互惠互利、各得其所。
 
  诸城市辛兴镇西园村村民苗永梅和丈夫王跃进把3亩地租给了烟叶农场,苗永梅带领村里14名妇女成立了分级专业队,专门为烟叶农场提供分级服务;王跃进则联合村里几个烘烤能手成立了烘烤专业队,为农场提供专业化烘烤服务。“现在经营农场轻松多了,机耕有农机合作社,服务又好又实惠;移栽、植保、采烤、分级也都有专业队。”诸城市枳沟镇西安农场经理王玉江说,“谁的价格合理,服务质量好,我们就选择谁。”
 
  目前,山东省各烟区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建立了4000多个多种组织形式的烟叶生产专业队和烟叶服务合作社,从机械化耕作、育苗、植保、烘烤等环节为烟叶农场和植烟专业户提供专业服务。
 
  减工降本是增加烟农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要求。山东省局(公司)将烟叶生产实用机械研制与推广项目列为重大专项进行研究,制订出台了《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2008年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单位机械化建设工作方案》。烟叶产区与农机科研单位、农机生产企业密切配合,在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研制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实用机械,达到了减工增效的目的。今年全省烟田机械起垄面积46万亩,占总面积的80%;机械施肥面积25万亩,占总面积的42%,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此外,今年山东省还投资150多万元,完善了政府协调、气象为主、烟草参与的防雹减灾机制,建立了覆盖所有烟区的防雹增雨系统;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规模种植烟田投保,降低了植烟风险;建设山东现代烟草农业辅助决策系统,把烟叶信息延伸到市、县、乡、村,延伸到烟站、农场和植烟大户,全面提高烟叶生产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