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烟草产业再创新辉煌

2007-12-13来源:玉溪新闻网作者:崔永红
  11月30日,云南省元江县部分烟农领到了县里奖励的农用拖拉机。新平县新化乡今年烟农净增700多万元收入。尽管前旱后涝,今年全市仍然全面完成烟叶收购任务,烟农交售烟叶收入达131546万元。据统计,2003至2007年全市烟叶收购总量955.81万担,比前五年(1998-2002年)增加126.17万担,增长15.2%;烟农收入55.79亿元,比前五年增加16.64亿元,年均增加3.33亿元。
 
  由于烟草产业的持续发展,红塔山品牌的卷烟产销量今年历史性地突破100万箱。烟草产业成为全市农民持续增收最稳定的产业。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通过城乡统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玉溪市约有170万农业人口,而烤烟种植农户25万户,人口约100万人,解决上百万人的增收问题,有力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五年来,玉溪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认真贯彻“烟草兴市”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不断壮大烟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重新确立烟草产业支柱地位
 
  玉溪具有得天独厚的种烟自然条件,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烟叶质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是远近闻名的“云烟之乡”,全国最大的卷烟企业红塔集团的主要原料产地就是玉溪。玉溪烟草为玉溪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曾几何时,“烟经济”让玉溪人信心十足,豪情满怀。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变化,玉溪经济出现下滑,1998年之后的五年中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新世纪头一二年,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烟草种植面积减少,烟叶收购量下降。烟草产业和地方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必然关系。重振玉溪经济,成为玉溪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
 
  2003年4月,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孔祥庚要求,吃透市情,找准对策,理清思路,加快发展。确定了“烟草兴市”发展战略,实施“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做强烟草产业。全市上下逐渐形成共识:烟草产业只能巩固不能削弱,各级干部和广大烟农对烤烟生产有了高度一致的认识。五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红塔集团、市烟草公司主要领导,在烟草产业发展关键时期,多次专题研究解决烟叶生产的重大问题和扶持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烟叶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各级政府逐级签订《烤烟种植收购责任状》,实行“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县区、县区领导挂钩联系乡镇、乡镇领导联系村委会、村委会领导分片负责村寨”的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全市各级干部群众“不论遇到多大的风险,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烤烟生产”,2004年,烟草产业恢复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多年的探索、困惑、期待,今朝终见证辉煌。
 
  “红塔兴、玉溪兴,烟草兴、经济兴”。历史再次证明,只有坚持发挥烟草产业的优势,玉溪经济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加,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科学管理提质增效
 
  2004年6月,江川牛摩烤烟田里套种白菜成为我市掀起烤烟中耕管理风暴的导火索。随后,通过暗访,《玉溪日报》刊发《江川牛摩村烤烟套种问题严重》、《种烟还是种菜》等一系列文章。各县区立即行动,不断强化烤烟生产全程管理意识,防止重栽轻管,落实管理措施,提高管理质量,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烤烟田间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烤烟中后期管理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十分关键。玉溪是老烟区,但老烟区同样存在观念落后、技术老化,凭老经验老办法种植的劣势。玉溪市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紧紧落实科技,抓适时移栽,加强中耕管理质量,改造新建烤房,培训烘烤师傅,完善收购政策,提高烟叶品质,实现从数量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为统一玉溪市烟草产业发展路径,规范烟农种烟标准,全面提升烟草产业发展,创建名牌优质基地烟,2004年6月开始编写《玉溪市优质烤烟综合标准》。标准化生产从育苗开始,逐步实现了工厂化、商品化育苗,商品化育苗目前已超过80%,清秀、整齐、无病、健壮的烟苗为产出优质烟叶打下了基础。
 
  2004至2007年重点做好配方施肥通知单的发放,坚持做到配方施肥通知单发放到户,精确到地块,按照当年使用的专用化肥品种,通知烟农按照通知单施肥,彻底杜绝经验施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让烟农在肥料的使用上更为科学合理,烟株长势比较理想。全面推广预整地,为抓最佳节令集中移栽打基础。2006年全市大力推广全面预整地,当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用于机械深耕补助,机械深耕为农忙季节烟农腾出时间进行预整地,改善土壤结构。适时封顶,推广化学抑芽剂。2003年后,围绕红塔集团提出的降焦要求,致力于从技术措施上降低烟碱,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重点培训和引导烟农适时封顶。建立“准采证”制度,养好烟叶田间成熟度。采取发放“准采证”的办法,控制田间烟叶成熟度,烟叶采烤期间,加大对采烤的培训力度,使烟农对成熟采收认识不断提高。大力推广烟叶烘烤新工艺,推广使用微电脑烘烤仪,推进卧式烤房建设,实现科学烘烤,烟叶烘烤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认真实施“千分制”考核,将当年生产技术措施与产前投入中的组织经费挂钩考核,分阶段考核各县区烤烟生产技术落实情况,调动各级抓烤烟的积极性,促进了各级抓好烤烟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加强基础管理,统一全市统计口径。全市统一制作统计表格14套,统计育苗数量、移栽数量、移栽节令、烘烤数据,为生产决策提供真实依据。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种烟技术等上述措施的实施,烟叶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上等烟比例从2003年的33.15%上升到2007年65.3%。
 
  巩固烟草持续发展基础
 
  玉溪市坚持烤烟轮作,加大产前投入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开发新烟区,巩固烟草产业持续发展。按照《玉溪市基本烟田建设规划》,以建设150万亩高标准基本烟田和建立国际一流的优质烟草生产基地为目标,以现代化为标准,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紧紧抓住烟草行业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机遇,充分利用烟草行业对烟叶基础建设的补助政策,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本烟田的综合生产能力。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高标准建设150万亩基本烟田,建立和严格执行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形成每年可提供优质烟叶180至200万担的能力,为玉溪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2003至2007年全市基本烟田建设投资6.2亿元,建成高标准基本烟田86.2万亩。
 
  五年来,尽管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在烟粮比较效益持续下滑影响的情况下,烟叶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推进了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2003至2007年全市烟叶收购总量955.81万担,比前五年增长15.2%;上等烟比例年均52.3%,比前五年提高13.5个百分点;收购均价10.71元/公斤,比前五年提高2.11元/公斤;烟农收入55.79亿元,比前五年增加16.64亿元。烟草生产做到了烟农、工业企业、烟草公司、政府“四满意”,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