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卢,你又来测量面积了啊?”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合力村烟农李心宝热情地招呼道。
李心宝口中的“小卢”,是筠连烟草烟叶生产网格员卢军。4月以来,烟叶移栽如火如荼,身为网格员,卢军带着“事农小方”测亩仪再一次踏上山野烟田,对管辖区内每户烟农的移栽面积进行测量复核。而这,只是宜宾市烟草专卖局“4+3”大田移栽规范监管的第一步。
宜宾地处乌蒙山区北麓,烤烟种植区域多位于边远山区,种烟农户近千户,近90%的烟田分布在大山深处、高山云腰。传统的面积核查方法仅仅靠人工测量后层层上报,存在耗时长、用工量大、准确度不高等弊端。围绕以数字化转型提高核查工作效率、核实核准烟农移栽数量这一重点,宜宾市局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出“4+3”模式:强化四级联动、聚焦三重核查,全面、高效、精确核查烟叶种植面积、株数、品种及地块信息,确保大田移栽监管规范有序。
构建四级联动机制
“李叔叔,这次测量的面积和合同签订前测量的面积基本吻合,这块地你还要继续维护,我们之后还有复查,都要来核实移栽面积。”卢军向李心宝交代道。
四级联动机制,是宜宾市局根据种植地块的复杂多变性,从全面确保种植面积与合同签订一致的目的出发,以“多层级、多时间、多手段”为理念设计的监管核查机制。
这一机制主要分为“网格员—烟点—县局—市局”四个层级。网格员通过“手机GPS”“事农小方”、皮尺等设备工具,在合同签订前采集种烟地块具体地理位置、电子图斑等相关信息,移栽结束后再次测量地块面积、统计株数,取得烟叶移栽第一手资料;烟点组织网格员对移栽地块进行第二次测量核查,并负责汇总、审核网格员上报数据,实地走访、全面核查辖区内烟叶移栽情况,确保数据完整性、合规性;县局二次审核烟点上报的移栽信息,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数据资料和实地抽查,全面核查站点实际移栽情况;市局对照前三级监管数据资料,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高清拍摄和人工实地测量相结合,全面抽查核实全市烟叶移栽情况并进行最终确认。
“网格员处于烟叶生产第一线,是最基层的核查力量;烟点作为最基层的烟叶生产组织,是规范监管的第一层审核力量;县局是对当地烟区情况的集中掌握和调控者,统一审核所在烟区规范情况;市局则是最终审核机构。我们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由下到上的监管体系,实现了大田移栽规范监管垂直化、透明化、规范化。”宜宾市局内管办主任黄兢介绍道。
打造三重核查模式
“小卢啊,你之前都来量过了,怎么天上又有个飞机飞来飞去哦?”“您别紧张,那是无人机在对种烟地块进行面积核实。”这是卢军最近常和烟农交流解释的话。
宜宾烟区烟田分布范围广,垂直海拔高,如何实现种植现场精准取数、种植面积核查无误,是宜宾市局一直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他们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契机,将传统人工与新型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如今的大田移栽面积三重核查模式。
第一重规范基盘是人工核查。该方式响应迅速、采数直观,通过人员实地走访、现场勘察等方式,一对一、面对面核实移栽数量、品种,对比分析种植品种与合同签订品种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非规划品种情况。
第二重坚实堡垒是卫星遥感核查。该方式效率高、覆盖面广,利用卫星技术对烟叶种植区域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监测,快速识别种植面积及分布情况,认真比对、深入分析卫星遥感采集信息与合同签订相关数据,查找异常线索、筛选存疑地块。
第三重智慧保障是无人机核查。该方式灵活性强、准确性高,可深入田间地头,对重点区域、存疑地块进行快速、高清拍摄,通过无人机高清图像识别计算和人工现场测算,核查以株定亩执行情况,对比分析烟农领用烟苗与合同签订数量、移栽数量是否一致,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核查,实现移栽面积“靶向监管”。
壮苗落地,新叶萌生。严格落实大田移栽三重核查,不仅能充分检验移栽数量、品种的真实性,还能确保烟农得到更为精准的专业化服务,为提高种烟收益奠定基础。
“烟叶生产经营监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大田移栽规范监管恰好是其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推动‘4+3’监管模式,做实做细大田移栽规范监管,是维护全市烟叶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烟农合法权益、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宜宾市局副局长邓栋怀说道,“目前,我们正在不断完善核查方法和手段,争取突破气候条件和飞行管制等因素对卫星、无人机使用的限制,进一步提高核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路在脚下,梦在前方。宜宾市局表示,将继续借力数字化春风,以“天”为标,以“地”为尺,用脚步丈量沃土,用规矩约束规范,着力打造更具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烟叶规范经营监管模式,为全市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