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香烟与春晚

2008-04-21来源:和成东方品牌营销管理机构作者:张俊英
  看似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如果从给人带来的利益角度来看,他们又有着诸多的相似性。而春晚的普及性及话题性,又让我们从中得到塑造香烟品牌的诸多启示。
 
  一支香烟与一台春晚的本质都是给消费者或受众带来轻松与愉悦,我们说,一支香烟与一台春晚是一样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这两件事物都是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只是方式不同,香烟是通过满足生理需求,进而让人精神轻松与愉悦,而晚会则是通过娱乐,让人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与快乐。
 
  一支香烟与一台春晚最大的不同,是一支香烟通过一个人的静思、品味,感受心灵的慰藉和跳跃,氛围清雅而欢欣,偏重于思想性;而一台春晚则是通过台上、台下的共鸣,达到同乐,氛围火爆而浓重,偏重于娱乐性。
 
  一支香烟与一台春晚的同与不同,都通过主题与内涵、形式与内容、审美与情趣,与受众进行沟通,达到轻松与愉悦的目的。
 
  主题与基调
 
  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全国老百姓年夜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每年过后都会引起热议,说明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作家冯骥才把春晚界定为“新民俗”,因为有20多年历史的春晚,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央视春晚能够成为电视神话,电视奇迹,说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主题与基调的厘定与坚持。主题是晚会的内核,主题准确,晚会才能够形成吸引力,爆发表现力,基调吻合社会主流趋势,才能赢得更广泛人群的认同。尽管每年的春晚主题不同,但都围绕盛世欢歌、合家团聚的大主题,喜庆热闹的大基调,这符合中国人过年特别是大年夜的心理。
 
  春节,总给人带来欢欣与鼓舞,这是一段喜庆与吉祥的日子。而年三十则是将这种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向往,心中想要表达的祈愿都想通过一个载体表现出来。而春晚的花团锦簇、盛世欢歌,则表达了人们的这种心情。所以,尽管在形式与内容上,人们认为创新不够,但人们过年还是离不了它。这说明,主题与基调是最为重要的。
 
  人们在大年夜需要这样表达心情的载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年三十的内容离不开“合家欢聚”,这也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春节晚会很适合这种需求,一家人聚在一起,同看一台节目,非常契合传统的年心理。
 
  中国人过年,欢乐和热闹是必须的气氛。而春节晚会正是这样一台热热闹闹、载歌载舞的集锦式的晚会。以笑为目的,以火爆为基调,自然就很容易地融入大年夜的气氛中。
 
  另外,春晚的熬夜式也符合人们大年夜熬过今夜到天明。春节晚会是所有晚会时间最长的一台节目,从吃团圆饭开始,直到夜入子时,才曲终人散。
 
  同样,一支香烟要想赢得长期、持久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鲜明的主题,离不开时代的主旋律。如今人们的消费活动,已不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要通过一些道具抒发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过年要表达年心理一样。一支香烟倡导的文化也必须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才有生长的根基和成长的土壤。
 
  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观念在变化。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一个好的品牌一定要具有公益性,不但能够美化人生、美化社会,也要能创造社会价值,或者成为振兴民族的栋梁。如果我们说,一个品牌要非政治化,才能实现与消费者情感上的纯粹沟通,那么,消费者感恩回报以及有益于社会的心理,也通过品牌的公益性得到体现。品牌的公益性,不仅仅要做公益活动,从品牌理念、核心价值的规划上,就要体现出品牌的社会性,这也符合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人们在乎在群体中的地位和看法。
 
  于是,卷烟品牌“中华”尽管泛政治化色彩浓厚,“爱我中华”的口号,也觉得与消费者情感直接沟通得不够,但一句“爱我中华”的内涵,足以保持“中华”品牌的国烟地位,这就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民族情感和集体意识。
 
  再如,“红云映辉”、“山高人为峰”、“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等,都以美好的向往为基调,传达品牌对美好人格、美好人生的赞美。所以,这些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了精神动力,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虽然现在品牌传播强调与消费者内心的沟通,强调心灵慰藉,而且现在是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但品牌价值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基因,不能代表颓废的思想和萎靡的价值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进步的、阳光的、向上的,香烟品牌也要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一致。
 
  一个好的品牌,一定是成为一种文化,它标志着社会文化和国民素质的品位,体现和带动了民族进取精神。春晚,无论是在中央台还是省级台,都被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建设、重要的形象建设、重要的产业建设而根植到当前的电视竞争态势当中。春晚的较量首先是理念上的较量,卷烟品牌也是如此。
 
  而卷烟品牌的塑造,也经历了大致如春晚的变化。
 
  首先,在品牌的核心理念上,都走出了表达企业自身想法的旧有观念,而升华为从消费者角度着想,努力实现与消费者进行心灵沟通。从最初的让品牌承载企业文化,转变为让品牌代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利群”,从最初的“永远利于群众”,到现在的“让心灵去旅行”,完全实现了从“以企业为主”,转变为“顾客至上”,从诉说转变为诉求。
 
  红塔山的从“山高人为峰”,到“潮流来来往往,唯有经典恒久不息”,造就了“1956”现象,也成就了红塔山这个品牌。而“山高人为峰”则成为了红塔集团的企业精神。
 
  在卷烟品牌中,凡是诉求于烟感的形象传播,都得到了业内、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如白沙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黄山的“一品黄山,天高云淡”,以及芙蓉王的“传递价值,成就你我”等等。
 
  其次,在品牌塑造形式上,也由最初的一支广告片,一张平面形象,一条广告语的塑造方法,转变为线上、线下互动,主题活动与营销活动联动,多品牌协同的丰富多彩的形式。由此,品牌与消费者的生活全面接触,触摸目标人群的脉搏,实现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最为典型的是广东双喜,近两年来的品牌塑造活动,有声有色。从“世纪婚礼”的大型品牌主题活动,与社会热点“青藏铁路通车”、“08奥运”的联通,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实践,再到文化品牌《中国喜》杂志的个性演绎,直到区域“婚庆”活动的开展,围绕“喜悦”,广东双喜做足了势。
 
  广东双喜还通过各种形式与受众进行互动。“世纪婚礼”网站、南方都市报等,都设置了受众广泛参与的互动栏目,进一步扩大的主题活动的影响面。
 
  一些传统、经典的香烟强势品牌,经历了10多年的变化,会面临着品牌老化的威胁,吸引80后,同时也不失去已有顾客,是最大挑战。
 
  审美与情趣
 
  央视每年都要举办“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我们从歌舞类获得一等奖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人们审美情趣,正在逐渐从直接的欢乐感官刺激变为内心欢欣的感受,逐渐从外在形式的华丽变为对文化内涵、内心情感的追求,逐渐从歌声嘹亮的直接抒发变为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欣赏。
 
  春节联欢晚会,是人们20多年来审美情趣变化的风向标。中国整体社会的审美情趣在悄悄地由俗变雅,香烟品牌塑造要把握这个趋势,赋予品牌文化内涵,但也要把握“俗”与“雅”的火候。
 
  春晚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既要符合时代的主题思想和现代气息,又要把握目标人群的欣赏口味,还要结合品牌的自身规律来设计产品、规划品牌以及营销传播。香烟品牌只有把握了时代的主旋律才能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才能与社会和谐一体,才能游刃有余。
 
  香烟品牌是精神价值极高的快速消费品品牌,其文化内涵、气质情调,将决定一个品牌在目标人群的吸引力,也决定着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根基。因为目标受众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香烟品牌也必须表达目标人群的审美情趣,才能准确表达他们的情感、追求与气质,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做到“品牌与人合一”。
 
  由此,我们感到,香烟品牌的品牌塑造还只停留在一支广告片、一个平面形象、一条广告口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需要的是与目标受众甚至是社会公众的情感沟通、价值共享、生活互动、气质相融。
 
  “俗”与“雅”的恰如其分,使彭丽媛的歌声成为中国歌坛的一座高峰。《南方人物周刊》这样评价她:“在内地演艺界,很难找出另一个人比彭丽媛更适合代言中国妹子的形象:面如满月,明眸皓齿,性情直爽,质朴友善,唱的还是民歌,既符合官方艺术价值观,又迎合民间的审美旨趣,她的魅力横跨庙堂和江湖。”
 
  品牌如人。芙蓉王品牌从对财富的拥有,到成就他人,也表达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在新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年代,感恩、回报,则塑造了芙蓉王品牌不同于老牌传统国烟“中华”的气质,因而也能在中华稳居强势高端的情况下,也能赢得一片天地。
 
  太俗则落后于时代,在这方面,目前的国内香烟品牌都在致力于对于文化的挖掘,都在努力“超凡脱俗”,但容易走向“太雅”。“太雅”则高高在上,超越于目标人群的生活形态,不能与目标人群形成较好的情感沟通。“太雅”的高端香烟品牌目前不少。
 
  从“太雅”到恰如其分地反映目标人群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则要低下头来,看准他们的文化修养、精神气质,并且找准他们关心的事,表达其态度、主张与行动,与之全面对接。
 
  关于气质,我们可以用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来做比喻。鲁迅的吸烟习惯是众人皆知的生活细节。那飘逸出来的缭绕烟雾和他那铮铮铁骨的战斗风格是多么和谐一致,甚至与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融于一体,成为他独自享有的特征。这就是香烟的魅力。
 
  如果香烟品牌如鲁迅一样风格鲜明,并且做到“品牌即我,我即品牌”,那么这个品牌是伟大的。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