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烟”的灰色市场

2007-07-04来源:中国商报网站
    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没有商标,只在外包装上印有“特需专供”、“内部供应”等字样的特殊香烟,有的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只是用白纸包着。有人说它叫特供烟,是烟厂用最好的烟草加工出来的,只供应给内部职工或者特殊用户。据报道,其实许多“白皮烟”都是假烟,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而就是这种三无产品,在市场上却格外抢手——因为它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只有有门路的人,才能弄到类似的内部烟。
 
    观 Ⅰ 点 “特供烟”是特权意识打开的市场
 
    ●魏文彪
 
    市面上所以会有所谓的“特供烟”销售,自然是因为有人愿意购买,而所以有人愿意购买,是因为有人相信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仅供特殊用户享用的特殊香烟,而这样一种确信的产生,显然又与特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关。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特权现象为所谓“特供烟”制造了市场,使得这样一种售假行为有了生存的土壤。
    正因为相信确实存在着制作“白皮烟”供特殊用户消费的现象,一些人便希望能在付出比较低廉价格的情形下,享用到这种“用最好的烟草加工出来的”特殊香烟,或者花相对少的价钱给自己有求于他的人送出一份“丰厚”的好礼,沾一点“特供烟”与特权现象的光。
    除此而外,一些人购买所谓“特供烟”,一定程度上也是想过一下特权的瘾——既然自己不属于可以消受“特供烟”的特殊用户,那么通过购买这种香烟为自己制造一种也属特权人物的心理幻觉,也不失为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次优选择”。同时,在他人面前消费“特供烟”,也能让他人感觉到自己的“不一般”或“神通广大”,从而能让他人对自己产生某种敬意或羡慕心理,并因此而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特供烟”实际也是一种特权崇拜意识的产物,迎合的是部分人对于特权的崇拜与迷恋心理。
    传说中的专供特殊用户消费的“白皮烟”或许不存在,但现实当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待遇上的不平等现象却是事实。正是因为为特殊人物提供特别的消费产品与需求,以及为服务特殊人物而逾越法律法规行事、破坏原则与规则等现象普遍地存在着,导致一些人对所谓“特供烟”的存在深信不疑,这不但导致市面上的所谓“特供烟”的应运而生,而且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催生了不少人的特权崇拜心理。
    特权现象的司空见惯不但使得一些“特殊人物”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各种特殊待遇,也使得一些“非特权人物”原本对于特权现象的愤怒逐渐转变为对于特权的羡慕、维护乃至追逐,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像因为购买“特供烟”而感到自傲这样的怪象出现。这不但不利于特权现象与特权意识的铲除,而且无形之中会起到加固与强化的作用,这不但会增加特权现象得以铲除的难度,而且对原本就残存着的国民劣根性也会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特权现象与特权意识的铲除,就不会有所谓“特供烟”及其他一些畸形社会现象的绝迹。所以,在廓清“白皮烟”烟雾的同时,更须清除这团烟雾背后隐藏的社会迷雾,即特权现象及其滋生的特权崇拜意识的存在。
 
    观 Ⅱ 点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骗局
 
    ●张  强
 
    真不得不佩服那些制售“白皮香烟”之人的商业天才,他们把那些残次、霉变的烟叶,经过化学药品染色之后,只需要在烟盒上盖几个“特需专供”、“内部供应”的戳子,瞬间就化腐朽为神奇,继而坐地收钱、大赚其利,真可谓空手套白狼。
    显然,他们卖的不是“烟”,而是“关系”、“人脉”、“特权”,总而言之,就是“社会资源的独享性”。而这种“商业理念”恰好与社会上某些人的消费理念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假冒伪劣的“白皮香烟”由此横行市场,以至于泛滥成灾。
    众所周知,吸食香烟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心理需求。正像王非看中了一款鞋子,她就会把这款鞋子全部买下来,导致市场再无货可供,独其一人夸耀于人前的心理一样,吸烟者也往往喜好借助香烟表明其身份和地位——想想吧,当在艳羡的目光中点燃一支打着“特需专供”、“内部供应”牌子的香烟,猛吸一口那该是怎样一种高高在上、睥睨众烟民的感觉?这个时候,香烟是真是假倒在其次,要的就是这种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感觉。
    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正因为不法分子准确把握并利用了这种虚荣的社会心理,“白皮香烟”才得以横空出世、所向披靡。然而,一如我们所见,当虚荣架空了理性,当理念僭越了实体,不仅使人们的智商降低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也被轻易丢弃在吞云吐雾的前线——吸烟者用真金白银换来了一包包的“假烟”却沾沾自喜,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逐利之心必然因此变得更加肆意妄为。
    “白皮香烟”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但同时又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骗局”,以心照不宣、皆大欢喜的悖谬方式,击穿了市场的正义、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我们必须要追问,不法分子何以能如此轻而易举地欺世盗名,又何以能成功藐视了众多吸烟者的理性和智商?
    不能不说,如果不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着“特需专供”、“内部供应”的特权土壤,任凭不法分子口吐莲花、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至于让众多消费者陷入一种集体性迷失之中。正是因为人们对社会上一些“模糊的灰色地带”已见多识广、见怪不怪,虚荣才演变成笃信、好奇才演变成盲从。
    惟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制造了一场“白皮香烟”的骗局,但这并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其中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今天,这场骗局的欺骗性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治理其存在的土壤、根除人们的特权迷信显然还任重而道远。
 
    观 Ⅲ 点  如何管住真“白皮烟”才是关键
 
    ●王  攀
    从烟草广告“厅局级的享受”到包装上印制“专供××”,再到“白皮烟”,小小烟盒上演绎的社会心理让人感慨万千。市面上流行的“白皮烟”是假烟,这个问题好解决;关键是,社会是不是有些群体在真正享受着烟厂的“白皮烟”。
    到底有没有“白皮烟”,身为一介百姓的我,自然不知。但“白皮酒”却是见过的。笔者所在媒体与一酒厂置换广告,其中一批酒,包装箱上只印上酒名,不印其他内容,甚至连生产日期都没有。打听这批酒为何包装特别。对方答,是内部提供酒。同事们都说这样的酒不一般。现在看来,无疑就是“白皮酒”。酒厂有“白皮酒”,烟厂自然也会有“白皮烟”。
    也就是说,市面上流行的这些“白皮烟”是假烟,但市面上并不常见、现实中却存在着的真“白皮烟”却是有的。而且,正是有专供、特供的真“白皮烟”,才有市面上流行的假“白皮烟”。而且,特权车、特权人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不一般的待遇”是路人皆知,所以造假者才利用这一社会心理,让假“白皮烟”屡屡得手。始作俑者,是特权,是真“白皮烟”。
    假“白皮烟”都打着内部供应的旗号,不走市场渠道,逃税漏税。那么,酒厂、烟厂生产真的“白皮酒”、“白皮烟”,是不是同样也不走市场渠道、不交税呢?这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不走正常渠道”的假“白皮烟”因其假造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但同样“不走正常渠道”的真“白皮烟”,相比前者,尽管不是假烟,但同样是逃税漏税,让国家蒙受损失。
    假“白皮烟”的问题好办,只要向社会公开市面流行的“白皮烟”是假烟,对吸烟者的健康危害甚大,吸烟者自然就不再选择,而那些送礼者也不好再拿“白皮烟”糊弄人,时间一久,假“白皮烟”自然会销声匿迹。但真“白皮烟”呢?它“不走正常渠道”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怎么办?那些享受真“白皮烟”的特权者给社会造成的坏影响,如何收拾?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