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夷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4-01来源:夷陵区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扩总量促增长、抓主体促提质、保民生促和谐,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35.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0.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5.5%;第三产业增加值67.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13.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11年的14.0:66.8:19.2调整为14.02:65.93:20.0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85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0,增幅较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8。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98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041公顷,下降0.74%;油料播种面积12971公顷,增长0.5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8695公顷,下降2.6%;柑桔种植面积22617公顷,增长1.36%;茶叶种植面积14038公顷,增长3.29%。全年粮食总产量21.2万吨,比上年增长1.45%;油料总产量2.57万吨,增长2.92%;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55.71万吨,增长14.24%;水果总产量55.15万吨,增长13.46%,其中柑桔产量54.65万吨,增长13.85%;茶叶总产量15322吨,增长20.9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70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分别是:核桃109吨,板栗1218吨,实际采伐林木8946立方米。

  全年肉类总产量8.52万吨,比上年下降15.64%。生猪出栏103.88万头,增长3.16%;家禽出笼475.85万只,增长15.30%,禽蛋产量3660吨,增长3.16%;山羊出栏7.1万只,增长1.43%;奶牛存栏4413头,鲜奶产量29510吨,增长25.36%。

  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596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34.6%;旱涝保收面积9166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27.35%。农药使用量2291吨,增长10.68%,化肥施用量(折纯)67557吨,下降3.96%。农村用电量14087万千瓦小时,增长7.79%。全区自来水受益村、通汽车村、通电村和通电话村分别达到117个、176个、176个和176个,分别占村总数的66.5%、100%、100%和100%。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行业从业人员13.72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9.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628.95亿元,增长25.15%。其中,国有企业工业产值11.86亿元,减少0.71%;集体企业工业产值5.89亿元,增长29.89%;股份制企业工业产值581.70亿元,增长24.43%。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4.91亿元(含三峡卷烟厂)增长25.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8.76亿元,增长32.56%,实现利润38.81亿元,增长20.70%,实现利税总额53.13亿元,增长20.77%。

  全区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2家,全年完成总产值74.36亿元,同比增长29.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5.7%。从投资结构看: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3.13亿元,农村非农户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9.25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84亿元。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255个,本年投产项目175个;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完成投资170.2亿元,占500万以上项目投资的80.1%。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05亿元,增长42.9%。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898公里,等级公路达到2500公里。全区100%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客运班车。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94762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339254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完成业务总量2862.59万件,增长21.91%,电讯业务收入(电信、移动、联通)29565万元。全区固定电话用户6.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2.5万户,因特网用户5.0万户。

  注:由于固定电话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图中各年的固定电话用户数进行了相应调整。

  全区全年接待中外游客458.39万人次,增长30.89%;旅游门票收入21598万元,增长32.2%;旅游综合收入24.1亿元,增长32.34%。

  六、内外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为39.65亿元,增长45.0%。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65.51亿元,增长17.0%;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8.87亿元,增长12.0%。

  全区共完成外贸出口总额5990.5万美元,增长33.94%;实际利用外资2062万美元,增长17.8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区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48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2800万元,增长42.0%。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5328万元,增长24.6%。其中,教育支出53137万元,增长37.1%;科学技术支出5342万元,增长2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427万元,增长20.3%;医疗卫生支出33123万元,增长50.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5.79亿元,比年初增加58.59亿元,增长37.27%。其中,单位存款88.6亿元,比年初增加26.72亿元,增长43.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5.74亿元,比年初增加33.63亿元,增长35.52%。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9.39亿元,比年初增加58.8亿元,增长53.17%。其中,短期贷款74.18亿元,中长期贷款76.45亿元。

  全区实现保费收入21265万元;支付各类赔款3896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57个,投入资金5433万元,申报市级以上项目22个,争取无偿科技资金681万元。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0项,区级科技成果32项。全年共申报专利335项,发明专利95项,同比增加102%。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6.5亿元,同比增长16.5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26.71亿元。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0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4所,完全小学3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39233人,其中,普通高中7114人,普通初中11697人,小学20422人。全区小学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全区在册教职工3625人。各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4.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全区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线1550人,上线率53.4%。

  公共图书馆藏书14.2万册,全年共借阅图书12万册次。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1个(含228个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2073人(含乡村医生人员537人),年末实际开放床位1594张。全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九、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53元,增长15.5%;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13元,增长14.0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8.24平方米。

  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17万人(不含离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5.3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1万人,参保率99.9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万人,参保率99.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24万人,参合率99.18%。参加失业保险3.37万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城镇居民低保7739人,农村居民低保17231人。

  十、环境保护

  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98%;城镇污水处理率91.6%。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07%。

  十一、人口

  全区共有村委会176个,居委会18个。年末户籍总人口521261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129653人,农业人口391608人。全年出生人口4747人,死亡人口337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5‰。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以公安部门年报为准。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