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市中区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发展新定位,坚持“强工业、活三产,做大城郊型经济;重民生、创和谐,建设活力型社会”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协调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据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8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0%(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87675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867574万元,增长21.3%;第三产业313201万元,增长7.8%。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无法拓展规模;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力度不够;基础设施薄弱、陈旧,商贸发展存在局限。
一、 农 业
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45977万元,比上年增长4.5%。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61987万元,增长3.1%;林业产值2044万元,增长7.9%;牧业产值65626万元,增长5.0%;渔业产值7730万元,增长9.9%。服务业产值8590万元,增长6.1%。
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 单位:吨
品 名 2010年 比上年增减%
粮 食 产 量 112177 1.9
其中:小 麦 14973 1.3
水 稻 36760 0.2
玉 米 31350 1.1
薯 类 25211 5.9
油 料 产 量 6720 -1.3
其中:油菜籽 4050 3.9
花 生 2670 -8.2
甘 蔗 2040 0
蔬 菜 产 量 130778 5.1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林业发展持续推进。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年完成幼林抚育3200亩,新造林面积4000亩,零星植树30万株。
畜牧业生产发展良好。2010年,由于我区加大了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养殖业出现向规模化集中发展的特点,主要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生猪出栏存栏量都有所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品 名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减%
肉 类 吨 36309 4.1
猪肉 吨 30573 3.5
牛肉 吨 494 4.0
羊肉 吨 273 5.4
禽 蛋 吨 1658 3.6
出栏肥猪 头 421800 3.5
出栏肉牛 头 3950 4.0
出栏山羊 只 21000 5.3
出栏小家禽 只 2500000 8.4
年末生猪存栏 头 306500 0.6
年末大牲畜存栏 头 4425 0.9
渔业生产稳中有增。全年水产品产量完成9255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养殖业产量8727吨,增长2.6%。
农业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改善。全年共争取中央、省、市区水利农机专项资金4495.3万元。解决人口饮水安全3.048万元;新建硬化囤水田0.18万亩;新改建山坪塘83口;新增有效灌面0.89万亩;完成新增节水灌面1万亩;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平方公里;水保方案申报率、审批率、执行率分别达到90%、90%、80%;完成新建乡村机耕道12公里;完成硬化机耕道10.5公里;完成新增机电提灌设备220台;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240万m3。
全区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7483千瓦,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业排灌动力机械5133台,同比下降1.0%;农副产品加工作业机械4247台,同比增长3.0%;农用运输车1016辆,同比增长3.0%。农用机械设备化为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工 业
工业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好。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5950万元,同比增长43.0%;完成工业增加值755908万元,同比增长28.1%;实现销售收入2685235万元,增长40.6%;实现利润总额113305万元,增长98.2%;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值上亿元的企业由上年的40户增加到2010年的55户,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05%,工业贡献率实现62.4%。五大支柱实现增加值693205万元,同比增速达21.3%,其中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增长较快,机械增长59.8%,冶金建材增长83.8%,成为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我区加大了项目争取力度,整个投资速度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060万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基建投资386374万元,增长35.6%;房地产投资51195万元,同比下降17.7%;更新改造投资297201万元,增长31.4%,全年在建项目28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78个,竣工项目243个。
四、交 通 运 输
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交通局以“康庄惠民工程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开拓创新。2010年市中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完成16838.4万元,其中农村断头路项目72.6公里,完成72.6公里土基,32.6公里路面面层;完成通村水泥路工程180公里公里、渡改公路桥5座、安保工程5公里、生态路11公里、新增通客车的村6个、码头4个、危(病)桥整治28延米/1座;完成乡镇客运站8个;公路大中修51.4公里;公路共完成养护投入420.6万元。
交通运输客运货运量稳定。全年完成客运量1233万人,比上年增长0.6%,客运周转量8765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0%,货运量完成563万吨,比上年增长2.4%,货运周转量完成3590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0%。
五、商 贸 物 价
全区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升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73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按经济类型观察,个私经济由于经营灵活,适应性强而增势强劲,不仅发展势头快,而且市场份额大,实现零售额472593万元,增长20.8%,所占比重由上年的73.8%提高到82.2%。国有经济虽有所好转,但经营仍然困难,零售市场销售额继续下降,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047万元,下降2.1%。按行业观察,批发零售业无论在零售额还是增速上都领先于住宿餐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76798万元,增长17.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7940万元,增长18.6%,占市场总额的86.6%。
全年物价运行呈整体上涨态势。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3%,同比上涨3.3%。在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中除衣着价格持平其余七大类商品均呈现上涨趋势,其中食品上涨5.6%,增幅居第一。其余指标依次涨幅为:居住上涨4.3%;烟酒及用品上涨3.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9%。
六、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增加。2010年,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各项改革,按照“一要吃饭、二要运转、三要发展”的理财思路,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确保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支出的需要,兑现公务员的阳光津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促进全区经济协调发展。全年完成地方税收16361万元,增长31.4%,完成国家税收32241万元,增长25.1%。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168万元,同口径增长30.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5787万元,同比增长25.8%。
金融平稳运行。金融部门加强监管,搞好服务,努力扩大存贷业务,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初步统计,截止201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02505万元,存款余额204075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16674万元,分别增长3.1%、26.3%、18.8%。
七、科技、教育、卫生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坚持科教兴区的战略方向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以服务工业、农业和民生三大领域为重心,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开拓创新、积极进取,2010年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共组织申报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13项;实施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项目6个,共计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272万元;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户;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20项;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32场次;申报国家专利60件;实施专利转化项目8个,专利技术项目实施产值较上年增长25%;包装招商引资项目2个。全年共派出科技特派员42名,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共组织实施各类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130余场次,培训农民达1500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近2万份;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42480人;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26996人;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852人;资助中职1-2年级农村学生2026人;资助普高家庭特别困难学生77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294人,资助贫困学生823人,金额20.9万元,全区拥有各类学校176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小学72所,幼儿园66所,职业中学1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1435人,招收新生30216人,毕业生28678人,专任教师3758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3-5岁幼儿入园率达8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 97%。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进步。2010年区卫生局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不断充实公共卫生力量,认真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大力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制度。今年全区参合农民301287人,参合率97.49%,从受益方面看,全区共对55670名参合农民进行了补偿,其中门诊补偿27106人次,受益面9%,住院补偿28564人次,受益面9.48%;继续巩固并加强已建13个中心站的卫生服务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工作,截止到目前社区已完成194842名居民的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社区规范化建档率达到80.08%;辖区内应接种人数11734人,实际接种人数11734人,免疫规划接种率100%,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95%。切实抓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89%,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6.34‰,全年共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59.9万元。全年乙、丙两类传染病共报告2036例,发病率336.09/10万,全区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八、人口、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倡导事实求是。一方面加强计划生育宣传,一方面结合实际生育情况统计,使计生率达到85.1%,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172人,出生率为9.73‰,比上年上升0.0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079人,死亡率为13.32‰,比上年上升4.4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8‰。2010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31563人,比上年减少5383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06751人,非农业人口224812人。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1元,比上年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5815元,人均增收772元,增长15.3%。城市调查的100户居民家庭中,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1%、-1.0%,其余七种家用电器拥有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家用电脑、家用汽车拥有量上升幅度加快,分别增长20.4%、200%。国家加大对农村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农村家电使用量普遍大幅上升,特别是家用汽车拥有量从无到有,空调、微波炉、洗衣机、移动电话上升幅度明显,分别增长87.5%、66.7%、43.2%、39.5%。2010年平均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下:
品 名 单位 城镇 增减% 农村 增减%
彩 电 台 151 1.3 136 30.7
电 冰 箱 台 98 -2.0 100 35.1
洗 衣 机 台 99 -1.0 106 43.2
固定电话 部 77 9.4 122 43.5
移动电话 部 206 7.3 180 39.5
空 调 器 台 125 5.9 15 87.5
微 波 炉 台 65 1.6 10 66.7
家用电脑 台 65 20.4 5 25.0
家用汽车 辆 4 200 1 —
从业人员减少,工资水平提高。全年在岗职工人数43028人,比上年减少2239人(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企业迁入东兴区境内)。2010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25736万元,比上年增加7925万元,增长6.7%,职工年人均货币工资达到29454元,增长11.7%。
九、 社 会 保 障
社会福利事业稳定发展。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敬老院管理条例》。全区共拥有大小敬老院18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率已达到33%;慈善总会共救助特困群众683人,救助金额26.54万元;城市医疗共救助1494人,支付救助金281.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共完成1647人,支付救助金165.3万元。优抚安置保障能力提高,2010年确定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自然增长标准,农村增长569.6元/年,城镇增长772.6元/年,对全区1207名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缴费给予了全额补助,补助金额15.01万元,共为467名优抚对象补助医疗费31.88万元,同比增加135人,增加金额13.28万元。
进一步加强城市、农村低保工作。严格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市、区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及低保审批的操作规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城市低保:2010年,全区新增低保对象1026户、1558人,取消低保对象563户、1558人,净增加低保对象463户、增加8人。截止12月,全区有低保对象11626户、21480人,累计保障259702人次,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3472.5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133.7元。
农村低保:2010年,全区净增加农村低保对象126户、增加104人,截止12月,全区共有农村低保对象7361户、10702人,1-12月累计保障126967人,累计支出金额736.8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助58.1元。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有进有出。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喜人成绩。201 0年,全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7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988人;“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927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1373人;品牌培训750人;招募任务富士康输送274人;巨腾集团输送1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6%,控制在4.1%以内,比上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
全区各类保险人数增加。2010年,全区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5万人,其中:农民工0.3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0.87万人。
基金征缴进展顺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200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13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2269.9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征缴45.69万元;全年医疗、生育保险稽核面达到98%以上。
注:1、公报所有数据均使用快年报数据,正式数据以《内江市市中区2010年统计年刊》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以及增长幅度均按现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