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老河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3-30来源:老河口市统计局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大力实施“2311”工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在抓总量中转方式、在转方式中抓总量,在扩规模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扩规模,克服困难,抢抓机遇,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48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2.54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54亿元,增长18.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业增长12.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5%,金融保险业增长8.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2.6%。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6.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3%,衣着类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4%,居住类价格上涨6.2%。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9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2万人。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4%,与上年持平。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质量还不够好,经济产业结构还不够优,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9.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粮食种植面积 57.8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5.30千公顷,增加 0.0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07千公顷,减少0.6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 35.08万吨,比上年增产0.34万吨,增长1 %;棉花总产量 0.62万吨,增产0.03万吨,增长5.6 %;油料产量2.68万吨,减产0.14万吨,下降5.2%。

  农村用电量446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化肥施用量3.15万吨(折纯量),比上年增长0.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1亿元,增长34.2%。工业在经济中的份额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2%,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机械汽车和食品加工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二大产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96%。机械汽车产业同比增长64.7%;食品行业同比增长47.3%;纺织服装产业同比增长94.9%;建材产业同比增长94.1%。

  主要工业产品结构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纱产量58649吨,同比增长47.1%;水泥产量284.01万吨,同比增长8.8%;服装487.78万件;汽车及改装车产量9085辆。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67亿元,同比增长64.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83.68,比上年提高101.95个点。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1.34亿元,增长35.8%。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30万平方米,增长6.4%,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112.1万平方米,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6亿元,比上年增长60.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3.43亿元,增长58.1%。全年城乡50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达到266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按产业划分,全年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5.73亿元、51.64亿元和37.69亿元,分别增长9.9%、62.1%和54.1%。

  房地产开发态势良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21795万元,增长71.1 %。房屋施工面积达到78.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7.7万平方米,增长126.1%;商品房待售面积7.3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增长18.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0.36亿元,增长35.8%;乡村实现零售额22.24亿元,增长6.4%,乡村零售额增长速度再次超过城镇。从构成看,批发零售业为51.89亿元,增长33.4%;住宿和餐饮业10.71亿元,增长10.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2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5.1%;实际利用外资31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9%。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

  七、交通、邮电业

  2011年公路通车里程13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7公里,国道28公里,省道40公里,县道224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全市货物周转量99499万吨公里,增长20 %;旅客周转量56262万人公里,增长35.6%。

  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邮政业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1.52万户,新增1.82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万户,增加0.09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2.01万户,新增4600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质量提高。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66.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70.7%,其中税收收入4.73亿元,增长91.6%,税占比首次突破6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收入0.72亿元,同比增长39.9%;地税完成4.12亿元,同比增长101.9%;财政总支出同比增长33.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5.57亿元,其中:个人存款67.53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企业存款7.04亿元,比年初减少2.6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5.73亿元,比年初增加8.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2.16亿元,比年初增加5.40亿元;中长期贷款33.29亿元,比年初增加3.32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0.64亿元,同比下降12.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21亿元,同比增长16.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全市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13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5项,国家级富民强县计划1项,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2项,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项,省、襄阳市级后补助项目3项;争取科技计划立项7项。全年共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242件,已有33项获得授权。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新材料增加值3.90亿元,同比增长49.4%,先进制造增加值4.11亿元,同比增长52.9%,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增加值0.14亿元,同比增长177.6%,环境保护增加值0.21亿元,同比增长231.2%。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2所,在校生6.27万人。其中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0.39万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2.42万人;小学43所,在校学生3.46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0.3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图书总藏量10.73万册。广播覆盖率为100%;电视覆盖率为98.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19万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365张,其中医院1050张;卫生机构人员0.19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0.14万人,执业医师810人,注册护师(士)77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拥有体育场地5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4 个。全年举办全民健身大型活动8次。参加了襄阳市“闽商杯”第二届龙舟大赛暨汉水流域城市龙舟邀请赛,老河口市代表队分别获得男子直道竞速1500米第一名、混合直道竞速1500米第二名、男子直道竞速10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各县市中排名第一。老河口籍运动员黄喆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德国汉堡站赛艇比赛,中国赛艇队参加了9个项目,进入8项决赛,最终获得三枚银牌。黄喆率领的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组合为中国队夺得第二枚银牌。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2011年赛艇世锦赛中,由黄喆和三名队友组成的中国队,在轻量级男子四人单桨无舵手的A组决赛中获得明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向省、襄阳市输送9名优秀运动员。成立了老河口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仙人渡小学培训基地。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3.31万人(公安年报数),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3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3.7%,新出生人口0.7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死亡人口0.44万人,死亡率为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 ‰。全市男女性别比为102.7∶10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99元,同比增长15.4%;人均消费性支出10379元,同比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36.21 平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7元,增长18.8%;人均消费性支出6009元,同比增长49.6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平方米,增加12平方米。

  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58万人,比上年增加0.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4.46。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31.54万人。

  十二、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0.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3千公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 0.51公斤/万元,二氧化硫排放量2.5公斤/万元,分别上年减少0.21公斤/万元和0.79公斤/万元,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9.6%和100%。全年造林面积687公顷。

  安全生产情况。2011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为下降22.2%、上升40.0%,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54.75万元,全年受伤人数增加6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2.5%。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