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纲举目张抓工作,铆足干劲促发展,在顶住压力、克难攻坚中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91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60.15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22175.27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6.98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为9.1:37.5:53.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73元,增长4.4%。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70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1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08%,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9.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06‰;死亡人口78.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4‰。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9.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3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97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18.7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073.97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839.49万人,省外输出1234.48万人。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7%。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8.6%。
二、农 业
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785.2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94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686.07千公顷,增加3.62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864.37千公顷,增加6.8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610.25千公顷,增加17.80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307.04千公顷,增加19.9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99.40千公顷,增加16.90千公顷。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6624.27万吨,比上年减少165.10万吨,减产2.4%。其中,夏粮产量3550.06万吨,减产6.9%;秋粮产量3074.21万吨,增产3.3%。小麦产量3549.73万吨,减产6.9%;玉米产量2365.70万吨,增产4.0%。
全年全省油料产量703.04万吨,比上年增产2.8%,其中花生产量638.86万吨,增产3.8%。蔬菜产量7855.78万吨,增产2.6%。食用菌产量189.78万吨,增产2.6%。瓜果产量1502.73万吨,减产0.3%。
全年全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73.20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猪肉产量465.33万吨,增长7.0%;牛肉产量37.99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27.30万吨,下降6.0%;禽肉产量142.57万吨,下降7.8%。禽蛋产量441.19万吨,下降3.3%。牛奶产量237.47万吨,增长11.4%。年末生猪存栏4038.97万头,比上年末下降5.2%;全年生猪出栏6102.31万头,比上年增长3.1%。
三、工 业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8%;私营企业增长1.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0%,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8%。分重点产业看,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8%;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7%;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长1.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4%;消费品制造业增长0.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1%。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8%。
年末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不含储能)13846.1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5.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7401.96万千瓦,增长1.8%;水电装机容量534.90万千瓦,增长21.9%;风电装机容量2177.92万千瓦,增长14.5%;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731.36万千瓦,增长5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171.8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1%。其中,清洁可再生电力(水电、风电、光电)发电量521.30亿千瓦时,下降5.0%,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1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民间投资下降3.9%,工业投资增长8.9%,社会领域投资增长8.7%。
“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持续推进,全年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2%,其中10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4.9%。郑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新型动力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南邓高速公路邓州段、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配套项目、中原农谷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郑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三门峡市“退城入园”多金属综合利用提升改造项目、郑州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尼龙化工产业配套氢氨项目、信阳钢铁金港能源有限公司焦化节能技改工程项目、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钢铁产能置换项目一期一步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633.55亿元,增长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70.90亿元,增长7.2%。
全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7%,饮料类增长0.6%,烟酒类增长8.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3%,日用品类下降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5%,中西药品类增长9.0%,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2%,汽车类增长13.4%。
全年全省网上零售额46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13.0亿元,增长21.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8107.88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出口5279.97亿元,增长2.4%;进口2827.91亿元,下降13.5%。
全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新设立企业465个,比上年增长40.9%;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2110.6亿元,增长9.3%。
全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69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2.05亿元,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2855.13亿元,增长10.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062.55亿元,增长3.9%。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0584.89亿元,比年初增加7411.8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0206.75亿元,增加7658.3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3596.66亿元,增加7236.4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3140.94亿元,增加7327.76亿元。
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162家。发行股票163只,其中发行A股110只,发行境外股票53只。本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172.73亿元,其中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168.50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13342.79亿元。
全年全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399.87亿元。其中,财产险617.83亿元,人身险1782.04亿元。赔款支出与给付1004.73亿元。其中,财产险458.63亿元,人身险546.10亿元。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28.17亿吨,比上年增长8.9%。货物运输周转量11892.48亿吨公里,增长4.3%。旅客运输总量5.90亿人次,增长119.2%。旅客运输周转量1662.29亿人公里,增长138.4%。机场旅客吞吐量2788.83万人次,增长158.4%。机场货邮吞吐量60.90万吨,下降2.7%。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320.78公里。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2108.0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6%,其中私人汽车1945.41万辆,增长5.7%。民用轿车保有量1186.07万辆,增长7.2%,其中私人轿车1143.53万辆,增长7.2%。
全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75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709.72亿元,增长25.1%;电信业务总量1043.87亿元,增长19.5%。快递业务总量60.46亿件,增长35.8%;快递业务收入425.29亿元,增长28.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8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875.3万户,电话普及率115.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3954.4万户。全年新开通5G基站5.3万个;全省5G终端用户总数达到6467.8万户。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33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34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3元,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1,比上年缩小0.05。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11元,比上年增长10.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57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8元,增长12.2%。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78.18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987.7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90.4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33.82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997.49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36.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47.8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28.25万人。
全年全省发放城市低保金13.12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0.58万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75.70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275.75万人。年末共保障农村特困人员47.05万人。
202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28.86万套,新开工34.56万套。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省共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68个,其中国家级95个。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072个,其中国家级50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52个,其中国家级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重点实验室251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40家。高新技术企业129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197家。省实验室16家、省中试基地3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24家。全年专利授权量达到109957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83127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49万份,比上年增长11.2%;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67.42亿元,增长33.4%。
年末全省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6种,计量技术机构328家,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3183家,认证机构23家。全年新建计量标准131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89万台件。年末共有天气雷达站16个,自动气象站2852个。地震观测站604个,地震观测测项753个。
全年全省研究生招生35205人,在学研究生99012人,毕业生27533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8.40万人,在校生295.62万人,毕业生83.2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0.63万人,在校生69.74万人,毕业生29.96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51.15万人,在校生145.26万人,毕业生48.0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90.06万人,在校生262.27万人,毕业生77.47万人。初中招生168.74万人,在校生508.13万人,毕业生153.6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48.95万人,在校生962.88万人,毕业生169.1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01万人,在校生6.83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23.62万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151.61亿元,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876.82万人次。高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6个,高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6个。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154个,文化馆202个,公共图书馆177个。博物馆39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2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5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615.8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2%。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4.89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0.56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2.08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73.05万卷(件)。
全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99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646亿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724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249家。星级酒店348个,旅行社1486家。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5038个,其中医院2528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706个,民营医院18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164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93个,卫生院1998个,村卫生室59447个,诊所137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1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5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6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7.74万张,其中医院57.88万张,卫生院14.40万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86.5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66万人,注册护士38.39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54.22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0.81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3.6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09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3.79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6.84亿人次,总出院人数2291.21万人。其中医院诊疗人次2.58亿人次,出院人数1847.28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4.06亿人次,出院人数352.90万人。
全年全省运动员共取得113枚金牌,世界冠军8个,亚洲冠军11个,全国冠军94个;打破8项世界纪录。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省供应国有建设用地总量4.2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0.70万公顷,房地产用地0.45万公顷,基础设施用地3.13万公顷。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0.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
全年全省国家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3.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8.0%,PM2.5年均浓度45.3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73.8微克/立方米。全年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县8个。
全省年平均气温15.9℃。平均年降水量985.7毫米。
全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31.64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32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3个。
全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989.38千公顷。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44亿元。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6亿元。
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18起,死亡1130人,比上年分别下降6.4%和1.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78人。
注:
1.本公报2023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82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为9.8:38.0:52.1。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工业五大主导产业包括装备产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包括冶金、建材、化工、轻纺、能源等。
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7)》确定。高技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确定。
6.认证机构为在河南境内注册并取得国家认证机构资质的法人机构。
7.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返乡入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电装机容量数据来自省电力公司;机场旅客吞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数据来自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北郊机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基地、信阳机场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安阳市交通机场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五家机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货物运输总量、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总量、旅客运输周转量为综合数据,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登封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上述省内五家机场等部门;民用汽车、轿车保有量数据来自省公安厅;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快递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5G基站、5G终端用户总数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郑州海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数据来自省商务厅;财政收支数据来自省财政厅;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募集资金数据来自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数据来自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省技术创新中心、签订技术合同、技术合同成交额数据来自省科学技术厅;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计量技术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新建计量标准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接待国内游客、旅游总收入、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数据来自省医疗保障局;发放城乡低保金、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数据来自省民政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数据来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各类学校招生、在校、毕业人数、“两免一补”经费、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据来自省教育厅;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据来自省文物局;有线电视实际用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图书、期刊、报纸出版数据来自省新闻出版局;综合档案馆、已开放各类档案数据来自省档案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技术人员、诊疗人次、出院人数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气雷达站、自动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平均年降水量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观测站、地震观测测项数据来自省地震局;金牌数、获得冠军、打破记录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国家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PM10平均浓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县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数据来自省林业局;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各种价格、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畜产品产量、生猪存出栏、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其他数据来自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