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2-09-09来源:三台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强劲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GDP1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1.36亿元,增长3.9%;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2.94亿元,增长26.7%,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26.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4亿元,增长27.7%;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9:37.9:31.2,与2010年比,一产业下降1.7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3.9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2.2个百分点,呈二、三、一的较优结构。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5907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9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占GDP比重为56%,其中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3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物价高位运行。201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食品类价格上涨12.3%,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拉动CPI上涨4.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类价格上涨12.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6.4%,猪肉价格上涨40.3%,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16.3%,鲜瓜果价格上涨21.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纵比较快,横比仍然较慢。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三是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力不强。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五是通胀压力较大。

二、农 业

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实现产值39.93亿元、1.76亿元、39.13亿元和2.74亿元,分别增长5.5%、8%、1.8%和3.5%。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7%,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保持增产。2011年,我县农业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增产。全年实现粮食总产83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小春粮食23.68万吨,增长 2.7%,大春粮食 59.33万吨,增长1.8%。油料总产11.5万吨,比上年增长4.3%。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

林业生产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76亿元,林业增加值1.06亿元,均比上年增长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3公顷,全县森林面积达到818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6.8%。全年收获核桃2800吨、油橄榄30吨。

畜牧业生产相对稳定。全年生猪出栏189.29万头,比上年减少2.7%;出栏小家禽2141.94万只,比上年增长1%。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2011年,我县继续抓好水资源保护和绿色水产品养殖,促进了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9万吨,比上年增长 3.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1年末,全县实有水利工程9907处,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62003万立方 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79395公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58860公顷;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4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全年农村用电量14280万千瓦小时。

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年末农村从业人员78.43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36.1万人,比上年减少1%;从事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42.33万人,比上年减少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县继续高举“工业强县”大旗,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高效运行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5户,其中资产上亿元的企业17户,比上年末增加3户;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37户,比上年增加9户。 9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其中产值过亿元的37户企业实现总产值108.2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8.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趋明显。2011年,全县95户规上工业中,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46亿元,比上年增长59.4%,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4.7%。其中: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30.47亿元,比上年增长62.2%,食品医药业实现产值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57.9%,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72.3%,能源化工业实现产值23.27亿元,比上年增长52.6%。佳联印染、鸿凯双泰、台沃科技等“三档40户” 优势骨干企业实现产值100.86亿元,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5%。园区工业快速发展,园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已达75户,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的78.9%,实现规上工 业总产值1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44%,总量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9%。

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县95户规上工业全部为盈利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实现利税总额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71.8%;盈利企业盈利额(利润总额)为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73.4%;全县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03.09,比上年提高45.1个百分点。全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20.9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1年,全县1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除食用植物油和纱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33.3%和4.5%外,其余工业产品产量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有:丝织品、机制纸及纸板、蚕丝和泵,分别增长84%、75%、58.1%和57.5%。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2011年末,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9户,累计实现建筑业产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建筑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1%,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08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9.5%。其中完成计划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9%。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中:

基本建设投资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成德南高速(三台段)完成投资12.77亿元,绵遂高速(三台段) 完成投资6.72亿元,绵三路改造完成投资1.8亿元,县(乡)公路改造完成投资1.42亿元,世行贷款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61亿元,两江口凯江大桥完成投资0.53亿元,青东坝防洪堤完成投资0.65亿元,学校灾后重建完成投资1.19亿元。

更新改造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古杉油脂完成投资1.2亿元,华鹰绢纺完成投资0.86亿元,三角纸业完成投资0.7亿元,和首纺织完成投资0.64亿元,佳乐农业开发公司完成投资0.62亿元,波鸿机电完成投资0.6亿元,佳联印染完成投资0.6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0.1%。房屋施工面积186.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7%;实现房屋销售面积54.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实现房屋销售额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其中:耀森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7亿元, 慧川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5亿元, 梓州实业完成投资1.34亿元,来新居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33亿元,鑫达海完成投资1.16亿元,星源房产公司完成投资1.05亿元,佳琪房产公司完成投资0.8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全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分地域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从行业结构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78.18亿元和13.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7.3%。

旅游业日益兴旺,服务行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县有星级饭店4个,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9个。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52.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实现旅游收入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全县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8%,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营利性服务业发展较快,其增加值增速均达到了36.4%。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合同引进内资项目33个,协议引资25.2亿元;实际到位内资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到位外资22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5%。2011年全县自营出口22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2011年末,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83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82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9001辆,比上年增长14.6%;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7310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公路货运周转量6441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4.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0.53亿元,比上年下降0.1%,邮政业务收入0.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电信业务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9.15万户,比上年减少16.4%,其中城市住宅电话3万户,农村住宅电话4.8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8.37万户,比上年增长3.1%。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3.99万户,比上年增长36.6%。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1.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22亿元,比上年增长0.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全县财政总支出33.51亿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3亿元,比上年下降29.7%。

银行存贷保持双增。2011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8亿元,增长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1.14亿元,比年初增加25.54亿元,增长24.2%。存款中, 居民储蓄存款占71.4%,单位存款占27%,财政存款占1.6%。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4.75亿元,比年初增加9.65亿元,增长14.8%。贷款中,短期贷款占42.7%,中长期贷款占54.6%,票据融资占2.7%。金融存贷差为108.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3亿元,增长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成果显著。2011年,全县有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26个,高新技术产业企业6个,落实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1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62亿元。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末,全县有小学校108所,在校学生68053人,专任教师361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普通中学校85所,在校学生71677人,专任教师438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1413人,专任教师315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2.3%,高中升学率为56.5%。2011年全县普通高校报考人数为8565人,本科硬上线人数474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县有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4.85万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9.55万户,其中城区6.29万户,农村23.2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0.2%、2.2%。

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11年末,全县有医院、卫生院69所,床位3486张,卫生技术人员2727人,其中医师1043人,注册护士80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末,全县有体育场馆2个。全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3次;参加国家、省、市体育比赛29场次,获金牌1枚、铜牌2枚,荣获冠军27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11年末,全县法人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598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8元,比上年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01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7179元,比上年增加1245元,增长2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73元,比上年增长31.5%。农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3.6%,城镇为40%。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2011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9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失业保险参保1863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10万元。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6955人,其中退休3255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5013人。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7个。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7223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799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2.36万人,参合率达99.6%。

十二、人 口

人口数量略有下降。年末,全县总户籍人口1473935人,比上年末减少1643人,减0.1%。其中:男性774636人,女性699299人,男女性别比为110.8:100;农业人口1262091人,非农业人口211844人;当年出生16189人,当年死亡12872人。人口出生率为11‰,人口死亡率为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计划生育率为9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5‰,婴儿死亡率为8‰。

注: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三台县2011年统计年鉴》为准。

2、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电信行业指标中:主营业务收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为电信、移动、联通三单位数据之和。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