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坚持“两个面向”,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四大支柱”,实现“五大突破”,灾后重建取得圆满成果,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综合经济发展提速、结构向好。2010年,全县实现GDP56.84亿元,增长13.3%,比2009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5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41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5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42:31:27,与200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大幅优化。
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突出。2010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28.5亿元,增长18.1%,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2.4%,拉动GDP增长9.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73亿元,增长5.8%。其中:种植业实现19.06亿元,增长4.9%;林业0.94亿元,增长8.6%;畜牧业16.79亿元,增长6.4%;渔业1.37亿元,增长9.8%;农业服务业0.57亿元,增长6.1%。
种植业实现增产。201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8.8万公顷,其中粮食播面6.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全年粮食总产量31.45万吨,增产1.4%。其中大春粮食产量21.36万吨,增长1.6%;小春粮食产量10.09万吨,增长0.9%。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58万吨,增产3.1%;小麦产量9.58万吨,增产1.0%;玉米产量8.11万吨,增长1.2%;红苕产量2.96万吨,下降1.1%;油料产量2.98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17.54万吨,增长3.3%。
养殖业生产持续增长。2010年全县出栏肉猪头数85.08万头,比上年增长3.1%;年末母猪存栏3.66万头,增长1.7%;肉类总产量10.03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2.18万吨,增长0.15%;牛奶产量219吨,下降15.77%;水产品产量1.45万吨,增长1.5%。
绿化造林稳步推进。2010年继续坚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年末全县森林覆盖面积9246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6.38%。全年争取林业项目资金2012万元,完成造林面积3201公顷。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1520公顷,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2667公顷。全县有自然保护区
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300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年末实有水利工程6530处,比2009年增加22处,水利工程总蓄水量16046万立方米,有效蓄水量12866万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710公顷。新建沼气池2791口,2010年年末全县达到5.1万口。2010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4.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加快发展。2010年,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11.12亿元,增长28.3%。其中: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51亿元,增长41.1%,实现增加值9.64亿元,增长27.9%。产品销售收入实现30.98亿元,增长41.6%;利润总额实现2.51亿元,增长6.0%。
亿元企业贡献凸显。本年全县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户,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7%。
建筑业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有工作量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个,完成建筑业产值19.19亿元,增长2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1.07万平方米,增长13.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1.2万平方米,增长0.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6.79万平方米,下降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略减。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6亿元,下降8.34%。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0.84亿元,增长87.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21亿元,增长39.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9亿元,增长28.7%;农村私人投资完成0.72亿元,下降96.6%。与上年相比,投资中的构成发生大幅变化,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在投资中的比重增加39.5个百分点,农村私人投资大幅下降,在投资中的比重下降46.6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旅游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9亿元,总量居全市第4位,增长19.3%。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0.27亿元,增长19.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1亿元,增长20.6%;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1.12亿元,增长17.9%;农村实现零售额14.47亿元,增长21.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06亿元,私营及个体经济实现29.24亿元,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实现5.29亿元,国有、集体经济仅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私营个体等占到97%,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7.3万人次,增长14.4%。全县旅游总收入达到12100万元,增长83.3%。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2010年,全县新签约项目19个,协议引资10.59亿元,全县有到位资金的内资项目19个,其中:新签约项目11个,增资项目8个。协议引进资金5.6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新引进工业项目6个,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大幅改善。2010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76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27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54575万人公里,增长21.5%;公路货运周转量9025万吨公里,增长56.5%;水运客运周转量23万人公里。
通讯业稳步发展。2010年末全县有邮政局(所)68所,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5656万元,增长8.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52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2128万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机用户34269户,下降23.7%,其中住宅电话29344万户,下降17.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99万户,增长8.4%;国际互联网用户10013户,增长38.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46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增长4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93亿元,增长46.3%。全县财政支出26.94亿元,增长14.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3.92亿元,同比增长21.0%。
金融运行稳健。截至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72亿元,较年初增加13.34亿元,增长21.7%。各项贷款余额16.86亿元,较年初增加3.16亿元,增长23.1%。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县共有保险公司6家,全年各类保险经费收入9844万元,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197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3所,在校学生74330人,专任教师3666人。
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年末全县有小学44所,在校小学生3253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27117人。
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全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448人,专任教师100人。
科学创新不断扩大。全县共组织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项,立项1项,落实无偿资金131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立项3项,落实无偿资金80万元。全县全年共申请专利16件,专利授权2件。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0万册。文化馆1家,文化站36个,体育场馆1个,剧场1个,名胜风景和文物保护区1个。乡广播电视站36个,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全县有卫生机构1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163人,医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1人,注册护师、护士315人,医院床位数1326张。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0.70万人,受益率98.95%。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不断加强。全县年末总人口为59.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18万人,非农业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03‰,人口死亡率为6.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符合政策生育率92.49%。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3元,比上年增加1893元,增长15.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32元,比上年增加731元,增长15.2%。全县城镇在岗职工10876人,比上年增长0.9%;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883元,增长14.6%。
社会保障逐步深化。2010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902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46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2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19899人、农村居民32934人。农村五保户4512人;年末全县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8个,床位数2260张。
注:
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盐亭统计年鉴2010》为准。
2、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不含企业职工。
4、年末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计生局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