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2-09-09来源:绵阳市游仙区统计局

2007年,游仙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绵阳科技城建设为契机,以“工业强区”战略为抓手,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努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布局不断改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2007年,全区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辖区实现生产总值(GDP)617020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15.0%,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312万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1830万元,增长25.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2880万元,增长2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0878万元,同比增长11.1%。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一产业拉动GDP增长了1.3个百分点;二产业拉动GDP增长了9.7个百分点;三产业拉动GDP增长了4.0个百分点。2007年全区人均实现GDP 12641元,同比增长14.0%。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41:34。

二、农 业

农村综合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5952万元,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100507万元,增长1.8%;林业产值1857万元,增长5.0%;牧业产值148029万元,增长11.1%;渔业产值12935万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24万元,增长6.0%。

农业生产稳定。全年农作物总播面达873750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粮食播面581040亩,比上年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4799吨,增长1.6%,其中:小春粮食产量63861吨,增长0.7%;大春粮食产量170938吨,增长1.9%。主要农产品中:小麦产量52906吨,下降2.0%;稻谷产量121521吨,增长2.1%;油料产量30108吨,下降0.7%;蔬菜产量160367吨,增长0.2%;水果产量23435吨,增长14.2%。

林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区森林面积达3163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5%,全年退耕造林面积4533公顷,区内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5000公顷。全年零星植树10000株,木材产量2430立方米,竹材产量15.7万根。

牧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7%,比去年提高6.0个百分点,比种植业高出17.8个百分点。全年出栏肉猪650532头,增长4.6%;出栏小家禽1501万只,增长10.0%。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3128吨,增长6.4%;牛奶产量5307吨,增长14.7%;禽蛋产量13950吨,增长6.2%;蚕茧产量6902吨,增长2.2%。年末生猪存栏266335头,年末大牲畜存栏34722头。

渔业产量增加。2007年,全区水产品产量为10660吨,比上年增加728吨,增长7.3%。

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区农机总动力稳步增加,粮食生产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7900千瓦,同比增长8.7%;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1.95万亩,机播面积3.16万亩,机收面积13.02亩,机电灌溉作业面积22.47万亩,机械植保作业面积78.01万亩。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区本级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2257万元,增长58.5%。区内现有各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8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4个,专业协会52个,专业联合社3个,专业联合会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我区继续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工业生产继续强势增长,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工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最重要最主要力量。2007年,辖区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

734000万元,同比增长4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72700万元,增长54.5%。2007年末,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5户,比上年净增17户。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9659万元,同比增长52.0%,增速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58100万元,增长34.6%,提高9.3个百分点。四大主要工业行业实现总产值408907万元,增长51.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达73.1%。全年实现销售产值

506039万元,同比增长53.6%,产销率为90.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全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7209万元,同比增长33.5%。在规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9户,亏损面为

9.5%,全部规模工业实现利润11555万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利税总额22236万元,同比增长26.7%。2007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45.6%,增长15.3%;总资产贡献率为

10.9%,增长4.0%;全年劳动生产率为99581元/人,增长

39.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年丝产量974吨,同比增长27.7%;饲料产量45777吨,增长51.7%;生产音响258733台,增长373.1%;家具22635件,增长88.4%;改装汽车5156辆,增长128.6%;生产蓄电池171567只,增长111.9%;大米16313吨,增长137.52%;面粉79000吨,增长42.4%;食用植物油

12295吨,下降18.2%;纸制品87275吨,增长23.6%;水泥

311933吨,增长22.2%;绝缘制品68743吨,增长60.5%;砖

5609万匹,下降12.0%;瓦421万匹,下降3.5%;商品混凝土

108920立方米,下降7.6%。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区共有建筑施工企业21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8142万元,同比增长24.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3.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3万平方米。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稳步增长。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07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投资适度增长。全年辖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79000万元,同比增长30.7%。区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7028万元,同比增长29.8%,增速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5664万元,增长56.9%;更新改造投资

58773万元,增长14.3%;房地产开发投资41077万元,同比增长49.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区内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个数为3个,本年度完成投资13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7.1%,其中重点工业项目2个。

商品房供应充足。2007年,全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1.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4.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达47000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国内贸易活跃。2007年,全区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热点层出不穷,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18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市的零售额为136426万元,增长20.6%,农村的零售额为94092万元,增长15.4%。从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3998万元,增长16.5%;零售业实现146350万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实现46925万元,增长23.7%。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2828万元,增长3.7%;集体经济实现20336万元,增长3.1%;民营及其它经济实现187354万元,增长22.5%。2007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总额为183758万元,同比下降8.0%,销售总额为233560万元,同比增长22.1%。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民营经济零售额占全区零售额的比重达81.3%,成为商贸流通的主力军。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积极配合市政府打造绵阳“会客厅”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游仙100平方公里阳光运动休闲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商贸、特色餐饮和休闲旅游业,以芙蓉汉城、老龙山、富乐山、科学家公园为主体的餐饮、旅游、休闲娱乐带已经形成,全区旅游产业面临较好发展机遇。2007年末,区内有星级饭店4个,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21个,全年共接待游客13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3%,实现旅游总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28.0%,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07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区本级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区内口径)44个,其中:工业项目16个,农业项目3个,三产项目25个。协议引资15.36亿元,增长16.0%,到位资金12.84.亿元,增长16.7%。

2007年,区本级外贸出口2710万美元,增长27.1%,其中:自营1206万美元,增长27.1%。

七、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2007年末,区内公路总里程为108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43公里(含一、二、三、四级公路),等外公路518公里。境内铁路营运里程5公里。年末全区水泥路面村通公路比例达30%以上。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3815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5592万吨公里。

八、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辖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237152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0.8%,快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103749万元,增长29.8%。2007年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的比重为38.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2007年末全区工商企业登记户数10427户,增长13.0%;工商企业注册资金151975万元,增长5.2%;工商企业从业人员17.55人,增长8.7%。

九、财政、税收、金融

财政、税收稳步增长。2007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8994万元,同比增长21.2%,(全口径财政总收入27000万元,增长23.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619万元,增长26.5%。地方财政总支出45540万元,同比增长46.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160万元,同比增长42.4%。在财政总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9049万元,增长10.1%;地税部门完成7857万元,增长29.6%;财政部门完成1702万元,增长8.2%。2007年全区实现地税总收入16190万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国税总收入11314万元,增长12.9%。

金融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8651万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02106万元,增长3.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34235万元,同比增长0.2%,其中:农业贷款58664万元,同比下降2.5%。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工作稳步推进。2007年末,全区有农村专业技术科协

32个,乡镇科协22个。区级(人才中心)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64人,其中:高级职称134人,中级职称1468人,初级职称1762人。全年举办各类科普讲座、专题宣传50余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达13000人次。全年科技部门共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科技公关项目22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4项。区内企业研发机构达到7家,新增2家。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6家,创造产值59000万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辖区内有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数4813人,专任教师数72人;有普通初中22所,在校学生数17970人,专任教师数1240人;有小学47所,在校学生数

27886人,专任教师数1666人;公办幼儿园 1所,在校学生数250人,专任教师数15人;有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数5700人,专任教师数159人(大专院校由市级统计)。2007年全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00 %,小学毕业率为97.40%,小学生巩固率为96.59%,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为115.50%,普通中学入学率为99.27%,中学学生巩固率为94.21%,普通初中毕业率为93.51%。

文化广电事业加快发展。2007年末,区内乡镇全部建立了文化站,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5%。区内现有体育场馆1个,影剧院(剧场)1个。

城乡卫生条件显著改善。2007年,全区加大力度实施医疗保障救助行动,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报务站26个,对城市低保人员实行“十二免三减半”的医疗惠民政策,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0.3%。2007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36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有卫生技术人员1510人,其中:执业医师515人;实有床位数1802张,其中:医院床位数1085张。

十一、群团组织

2007年末,全区有666个基层工会组织,会员人数达34469人(含农民工), 其中:23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工会;全区有基层团组织311个,共青团员18948人;全区有25个基层妇联组织和234个基层妇代会。2007年,全区有妇女工作干部32 人,其中:区级7人,乡镇、街道 25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小幅增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07年末,辖区总人口为532462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男性人口274065人,女性人口258397人;农业人口348672万人,非农业人口183790人。2007年,全区常住人口为490800万人,城镇化率达40.0%。2007年,全区(区本级)人口出生率为4.75‰,人口死亡率为3.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2‰,计划生育率为94.3%。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7年末,全区有敬老院20个,床位数461张,供养人数446人;全区有基层残联 25个,区级残协5个,社区残协41个,村残协234个;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6725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296人,城镇低保人数为15873人,农村低保人数为6877人。2007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1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73元,比上年增加2224元,增长20.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1.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39元,增长12.3%。200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2元,比上年增加579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增幅创1998年以来新高,农村居民增收部分中有34.7%来自工资性收入,有60.3%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015元,比上年增长22.4%。2007年末,区本级在岗职工人数为40731人,同比1.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992元,增长15.3% 。2007年,全区劳务输出达12万人,比上年增加5024人。

惠民工作卓有成效。2007年,我区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共计24个子项,完成20项,跨年度实施4项。全区各项惠民行动实际投入资金10661万元,其中:中央、省投入资金3963万元;市财政投入资金1066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1486万元,;其他(含自筹)资金投入4146万元。

备注:

1、GDP、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等总量指标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

2、《公报》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正式数据以《游仙统计年鉴2008》为准。

3、因统计口径原因,《公报》中部分数据为辖区数,部分数据为区属数(含仙海区)或区本级数,以注明为准。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