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5-12来源:普洱市统计局

普洱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普洱市统计局

2024年4月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市场消费加快回暖,投资结构持续调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09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50.26亿元,下降4.0%;第三产业增加值567.90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4%、-25.8%、93.4%,三次产业结构为25.0:22.9:5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323元,比上年增长4.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4.0万人。出生率为7.56‰,死亡率为7.98‰;自然增长率为-0.42‰。年末全市城镇人口100.9万人,乡村人口133.1万人,城镇化率43.1%,比上年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343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0.5%,比上年上涨0.5%,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5%。

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0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2.58亿元,下降4.4%;第三产业增加值254.49亿元,增长7.5%。

三、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3.8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44.73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77.11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93.20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8.71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14亿元,增长4.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8010公顷,比上年增长1.1%;粮食产量达124.51万吨,比上年增长1.2%。

全年茶叶产量15.66万吨,增长6.1%;油料产量2.71万吨,增长15.6%;烤烟产量5.33万吨,增长2.7%;蔬菜产量79.51万吨,增长3.7%;水果产量62.25万吨,增长7.3%;咖啡产量8.12万吨,增长7.3%;水产品产量11.00万吨,增长5.3%;全年木材产量504.33万立方米,增长6.1%。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5.72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20.81万吨,增长3.4%;牛肉产量1.62万吨,增长2.6%。全年生猪出栏249.15万头,增长0.4%;牛出栏15.39万头,增长1.8%。2023年末,生猪存栏193.52万头,下降4.7%;牛存栏58.72万头,增长4.7%。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54.69亿元,比上年下降6.0%。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下降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0.6%,股份制企业下降7.4%,私营企业下降9.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7%,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9.9%。

分行业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7.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2.7%,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0.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1%,医药制造业增长1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73.47亿元,比上年下降6.8%;实现利税总额41.52亿元,增长59.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26.77亿元,增长182.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5.79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8.94亿元,增长11.9%。

五、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3.3%。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下降1.4%,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下降47.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下降27.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5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24.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1.5%。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比上年下降14.3%。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5%。

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4%。工业投资增长26.1%,占比15.0%;民间投资增长15.5%,占比32.9%。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5.8亿元,下降9.1%;办公楼投资0.4亿元,增长977.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7.3亿元,增长103.6%;其他投资7.8亿元,下降11.8%。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8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51.8万平方米,增长277.8%;商品房销售面积64.2万平方米,下降21.6?%;商品房销售额37.5亿元,下降26.2%。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8.19亿元,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08亿元,增长9.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02.92亿元,增长8.9%;餐饮收入50.36亿元,增长12.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5]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7%,饮料类增长29.3%,烟酒类增长16.7%,化妆品类增长6.9%,金银珠宝类增长8.3%,日用品类增长3.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9%,书报杂志类下降11.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2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1.8%,中西药品类下降11.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9%,家具类下降3.8%,通讯器材类下降8.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0.8%,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9.6%,汽车类下降1.3%。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7.61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其中,进口75.48亿元,下降21.8%;出口22.13亿元,增长21.7%。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30.35亿元,增长2.1%。

八、交通、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为41.8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9.25万辆,比上年增长4.5%。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30865.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8.60公里,一级公路25.95公里,二级公路1108.67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邮政函件业务20.30万件,包裹业务0.79万件,快递业务量1911.3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9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6.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7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1.3万户。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45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全市税收收入完成33.08亿元,增长42.8%;非税收入完成39.36亿元,增长70.3%。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6.97亿元,增长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17亿元,下降4.4%,教育支出50.63亿元,增长0.5%;卫生健康支出44.70亿元,增长1.4%;农林水支出62.03亿元,增长1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43亿元,增长10.4%。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92.45亿元,比年初增加88.21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住户存款852.58亿元,比年初增加82.28亿元,增长1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58.00亿元,比年初增加116.53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住户贷款621.72亿元,比年初增加46.58亿元,增长8.1%;企(事)业单位贷款636.26亿元,比年初增加69.95亿元,增长12.4%。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36亿元,增长5.1?%;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05亿元,增长8.6%;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04亿元,增长3.5%;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0.86亿元,下降8.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44亿元,增长8.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6.08亿元,增长12.7%;寿险业务给付1.84亿元,增长33.4%;健康险赔款及给付4.16亿元,下降7.0%;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0.36亿元,增长43.7%。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高等院校3所,普通中专学校5所,职业高中11所,普通中学137所,小学420所,幼儿园403所。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6230人,在校学生22690人,毕业生6295人;中专(含技校)学校招生2547人,在校生6829人,毕业生1840人;职业高中招生3514人,在校生9696人,毕业生3152人;普通中学招生45954人,在校生133708人,毕业生40187人;普通小学招生33573人,在校生187369人,毕业生3094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2080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93.0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64%,初中毛入学率106.8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21%。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270个,投入经费5410.45万元;获得专利授权644项,比上年增加23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11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10个。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3%和99.6%。全市共有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3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7座。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38个。其中:医院75个(政府办医院26个、民营医院49个、社会办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13(含11个分院)个,街道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11个,卫生监督所1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9161张,比上年增加948张。卫生技术人员20915人,比上年增加1163人,其中,执业医师5462人,执业助理医师1416人,注册护士9411人,药剂师799人,技师1346(其中检验师804人)人。年末共有村卫生室1008个,乡村医生2441人,卫生员15人。

全年普洱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6枚。全年销售体育彩票0.48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焦炭消费量0.58万吨,比上年下降16.7%;天然气消费量41.12万立方米,下降26.8%;电力消费量20.02亿千瓦时,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7.7%。

全年水资源总量194.27亿立方米。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736座,其中,中型水库25座,小型水库297座,塘坝414座。年末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总量62009万立方米(包括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坝),比上年增长2.3%。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2.66平方公里。

全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4.09万亩,森林抚育9.21万亩。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3人,比上年下降6.5%,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9人,增长5.6%;道路运输事故死亡24人,下降14.3%。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68.56万元,比上年下降9.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9人。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8元,比上年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09元,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2元,增长7.8%。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03元,比上年增长11.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451元,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69元,增长15.5%。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5.1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7.0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8.1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5.10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7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4.68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9.73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44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3个。社会服务床位3676张,其中,养老床位3440张。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和各行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公报中GDP及工业增加值数据2019、2020、2021、2022年为年报数,2023年为快报数。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指城镇和农村非农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批发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6]艺术表演团体为国有文艺院团数。

[7]公报中城乡居民收入、价格指数、粮食、畜牧业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普洱调查队。

[8]公报中财政、对外经济、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水利、林业、环境、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