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3-12来源:重庆市石柱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五个重庆”、“民生十条”和“共富十二条”为民生导向,加快渝东枢纽门户和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01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312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45468万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291740万元,增长16.0%。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55632万元,增长29.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19396元,超过三千美元达到3003美元。三次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依次为6.2%、58.9%和34.9%,其中工业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4.9%。三次产业结构为20.5:43.1:36.4。

全县辖区内财政总收入146355万元,增长42.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元,达到117487万元,增长43.1%;一般预算收入55591万元,增长42.5%。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实现4704万元、22425万元和4059万元,增长22.0%、76.1和49.9%。全年财政支出290734万元,同比增长25.9%,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31094万元,增长28.5%。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651万元、20803万元和21446万元,分别增长29.8%、61.9%和43.1%。

全县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103823.1万元,同比增长40.2%,增收29760.4万元。其中,国税税收(费)收入26175万元,增长22.2%;地税税收(费)收入77648.1万元,增长47.5%。

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社会常住人口就业人员24.03万人,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0.14万人、7.81万人和6.08万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7.8%,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招商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正式签约项目88个(外资项目1个),其中到位资金69个项目;合同引资109亿元,含续建项目在内的实际到位资金74.8亿元。

二、农业

全县农村经济总量327365万元,现价增长25.1%(可比价增长13.2%)。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788万元,增长23.5%(可比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32195万元,林业产值7967万元,牧业产值107510万元,渔业产值333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782万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028公顷,粮食产量259649吨,下降0.1%,其中夏收粮食产量71266吨,增长2.3%,秋收粮食产量188383吨,下降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750017万元,现价增长35.0%,全部工业增加值255632万元,可比价增长29.0%,工业经济比重为31.9%,提升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33.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9797万元,同比增长63.4%,其中轻工业产值180437万元,增长43.8%,重工业产值399360万元,增长74.1%;在总产值中:国有企业产值9091万元,增长8.5%,股份制企业产值490764万元,增长70.6%,其它经济类型产值74856万元,增长27.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4088万元,增长66.4%,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3764万元,增长63.6%。

2011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同口径新增5家。全年亏损企业5家,亏损额8094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5.0%,同比提升30.9个点。1-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7913万元,增长47.2%,利润总额40455万元,增长136.0%,利税总额89258万元,增长80.1%。

全年在地建筑业总产值380149万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9836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22.9%。年末建筑企业13家,其中资质等级二级的4家,三级的9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8302万元,下降39.2%,利润总额5692万元。

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9.03万户,总人口544514人,增加4908人,总人口中,男性281482人,女性263032人。常住人口41.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3.96%。公安户籍口径出生人口10268人,出生率18.94‰,死亡人口3486人,死亡率6.43‰,人口自然增长率12.51‰。计生口径的人口自然增长率4.9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81元,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5元,增长15.5%,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3.01:1缩小为2.77: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9.0%,城镇为41.6%。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为37.97平方米、41.18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263人,比上年末增加2871人,其中参保企业职工13460人,城镇居民9794人,参保农民2512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497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5981人、失业保险20320人、工伤保险20254人。2011年末全县累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461100人,参合率为93.29%,其中参合农民413905人,参合率为93.26%;参合城镇居民47195人,参合率为93.58%。全县共支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9827.64万元,其中新农合支出8914.4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支出913.22万元。全县参保农民、城镇居民分别获住院补偿5.48万人次、0.45万人次,县内住院实际补偿率分别为54.47%、50.45%。全县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03人,同比下降23.5%,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791.2万元,增长40.1%。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9639人,较上年下降62.4%,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736.1万元,增长5.0%。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8个,床位1210张,在院人数982人。城镇和农村临时救济人数分别为269人次、48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的城镇和农村人数分别为12401人、20918人。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0406万元,增长30.4%,其中项目完成投资954639万元,增长35.4%,房地产企业投资103482万元,增长10.7%,农村农户投资12285万元。项目投资中,县内项目投资828139万元,增长71.5%,跨区投资126500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819万元,下降34.0%,第二产业投资397986万元,增长96.2%,其中工业投资351039万元,增长76.9%,第三产业投资509834万元,增长18.2%。三次产业投资比4.9:41.7:53.4,二产业投资比上升2.5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3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住宅投资63901万元,增长24.1%;办公楼投资1429万元,增长21.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484万元,下降44.3%。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8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1万元,增长2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077万元,增长19.1%。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零售额253600万元,增长23.6%;住宿餐饮额47298万元,增长7.7%。

全县有直接出口权的企业40家,全年进出口总额876万美元,下降64.4%,其中出口87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内资950525万元,增长80.8%。

全年共接待游客305.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创新高实现15.25亿元,均增长22.0%。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实现客运量699万人,增长4.0%,其中公路客运量665万人;全社会货运量919万吨,增长30.5%,其中公路货运量890万吨。全年完成客货运周转量85733万吨公里,增长29.2%,其中客运周转量3115万吨公里,增长8.5%,货运周转量82618万吨公里,增长30.1%。全县年末含村道路在内的公路里程3084公里,较上年末净增103公里,年末技术等级公路里程2410公里,净增166公里。

全年电信及邮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752万元,下降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8万户,减少0.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23万户,下降0.4%,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73万户;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2.5%,较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

八、市政、环保与安全生产

县城卫星遥感建成区面积7.13平方公里。城市车道42公里,人行道68公里,排水管道80438米,其中污水管道57768米。室内停车场11个,停车位858个,室外停车场12个,停车位890个,占道停车位422个;年末路灯数量3074盏,道路照明总长度62公里;县城公厕44座,垃圾处理站6座;共有压缩车、提升车、小型垃圾收运车、扫路车等环卫设备34辆,环卫工人494人,清扫道路面积128万平方米。

全年环境保护投入资金1258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314.37万吨,排放达标量285.92万吨,排放达标率90.95%;二氧化硫排放量2077.35吨,减少1238.55吨;工业粉尘排放量2.52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718.97万吨,处理量60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4.56%;县城垃圾处理量9.2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县含四旁树的森林覆盖率49.3%。

全年共发生火灾以外的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27起,较同期减少3起,死亡人数30人,减少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17起,死亡17人,比上年减少6人;煤矿安全事故5起,死亡8人,金属与非煤矿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施工事故4起,死亡4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起和2人。全年火灾事故36起,较上年减少44起,无火灾事故死亡人口,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8.36万元,减少3.38万元。

九、金融和保险

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403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5570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834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61%。

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4895万元,较上年下降12.0%,其中财险收入3495万元,增长12.1%,寿险收入1.14亿元,下降17.4%;实现赔付支出总额3810万元,其中财险赔付支出1285万元,寿险赔付支出2525万元。

十、移民、扶贫和农户万元增收

策划后续工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为539.10亿元;共补助移民搬迁建房困难631户,补助资金1059.03万元,92年增建房屋16户,资金73.18万元;共结算生产安置7859人,兑现结算资金1041.77万元;开展农村移民后扶人口信息清理,新增加直补到人101人,集体摊薄1094人。清理城镇移民困难救助基本信息,兑现2010年困难救助2491人资金99.56万元;完成对口支援项目3个、投入经费90万元,争取到位云南省对口支援资金29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7.4%;完成了全年850人的培训任务。

全年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76亿元,实现1.81万人脱贫。投入1428万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132户,打造2个村5个组特色示范片1248亩,发展错季节蔬菜2500亩,种植茯苓103万袋;67个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1176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借贷3286人次910万元;扶贫创业示范园新建公路4.2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9000米,新建钢架塑料大棚3万平方米;方斗山辣椒片区实施项目109个,新建和改扩建公路614公里;组织各类培训14628人次。

顺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78.6%的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其中本年新增5.47万户。全县建成主导产业覆盖面达80.0%以上的“亿元镇”10个、产业覆盖面达60%以上的“千吨村”46个,参与农户16825户;抓好6个市级良种场建设,种鸡良种场、种鸡育雏场、长毛兔示范场建成投入使用,抓好种苗基地建设;新建或改扩建农产品综合市场20个,建成特产品直采基地20.36万亩,签订各类农产品销售合同6.8亿元;全年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个,带动7.5万户农户增收;新注册专业合作社72个,累计达到275个,入社农户5.25万,农民入社率达到41.9%以上,带动8.9万农户增收;全年发放“三权”抵押贷款952笔59205万元,发放农业担保贷款5800万元;完成1297个村民小组12.1万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确权颁证,共确权78.61万亩。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4010人,在校生11669人,毕业生2973人,专任教师722人;普通初中招生7059人,在校生23536人,毕业生8744人,专任教师1240人;普通小学招生7645人,在校生40822人,毕业生6985人,专任教师265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5.3%;职业中学2所,招生1676人,在校学生3766人,毕(结)业生1626人,专任教师231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6所。

县图书馆、文化馆全面升级,占地面积分别新增450、600平方米,达到1700、2600平方米;建成21个乡镇173个文化工程共享服务点,完成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41个村(社区)书屋建设;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解决21178户农村居民收看电视问题,广播村村响工程建成县级广播电台1座、32个乡镇级广播控制中心;完成以公益性电影为主题的电影放映4200多场;稳步推进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市场文化管理和“打黄扫非”工作;举办“黄水林海消夏旅游节暨土家摆手舞决赛开幕式”7场比赛、篝火晚会100余场和唱响“啰儿调”土家歌王大赛。

卫生系统全年实现总收入27792万元,增长14.8%;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0个(不含个体诊所),实有病床1690张,在册(未包括卫生室、个体诊所、医务室和临时招聘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57人,其中执业医师403人,执业助理医师188人,注册护士50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

全县共有体育运动场地50.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面积由去年的0.9平方米增长到0.94平方米;完成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扩大国民体质监测范围,完成1700人的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为88.0%;组织正规体育活动120余次,组织500人以上参加的群众体育活动19次,积极参加各类大型竞赛活动;增加2个体育彩票销售点,组织12次体彩销售人员技能培训,完成体彩销售800万元。

注:

①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石柱统计年鉴》为准;

②公报中除GDP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其它未注明的均为现价增速。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