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本土疫情超预期扰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全县经济运行承压前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合
全年生产总值(GDP)254.62亿元,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7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5.31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8.84亿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28∶48.36∶39.36调整为11.97∶49.21∶38.82。
二、农业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5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农业总产值27.34亿元,同比增长3.03%;林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9.9%;牧业总产值19.72亿元,同比增长3.6%;渔业总产值5.37亿元,同比增长5.6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21亿元,同比增长1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750公顷,同比增长0.07%。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6660公顷,同比增长0.06%;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105公顷,同比增长1.8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5335公顷,同比增长1.4%。
全年粮食产量490670吨,同比下降1.67%;油料产量28646吨,同比增长2.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38455吨,同比增长1.1%。
年末生猪存栏40.5万头,同比增长12%;全年生猪出栏62.69万头,同比增长3.62%;年末牛存栏16.42万头,同比增长0.6%;全年牛出栏9万头,同比增长1.35%;年末家禽存栏48397百羽,同比下降5.68%;全年家禽出栏115986百羽,同比下降27.98%。全年肉类总产量81759吨,同比下降4.33%。水产品产量28636吨,同比增长5.01%。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9.67万千瓦,同比增长6.46%。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315吨,同比下降0.2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436吨,同比增长20.7%。有效灌溉面积58.12万亩,同比增长2.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09.58亿元,同比增长6.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3.04%,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6.77亿元,同比下降3.26%;增加值同比增长8.1%。2022年,高新区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5.26亿元,同比增长0.34%;营业收入314.15亿元,同比增长5.92%;招商实际到位资金200.52亿元,同比增长37.72%。
建筑业企业平稳发展。2022年,全县本地注册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5家,完成总产值182210万元,同比增长9.7%;实现营业收入82964万元,同比下降1.21%;营业利润1914万元,同比增长27.3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7.78亿元,同比增长7.1%。
四、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3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36.72亿元,同比增长19.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8.68亿元,同比增长8.2%;住宿业营业额0.73亿元,同比增长6.3%;餐饮业营业额10.42亿元,同比增长3.4%。
全年游客总接待量508.04万人次,同比下降10.29%。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同比下降12.11%。
五、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0.53亿元,同比下降6.11%。其中出口43.47亿元,同比增长14.09%;进口17.06亿元,同比下降35.33%。完成现汇进资162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01.25%;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86.39亿元,同比增长9.57%。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8亿元,同比下降1.4%。
年末县域铁路里程97.48公里,公路里程3141.397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66.81公里,水运航道里程91.5公里。
年末营业性汽车拥有量4220辆,其中载客汽车49辆,1188客位;公交车125辆,4995客位;载货汽车4046辆,62270吨位。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383万元,同比增长1.85%。电信市话年末用户0.93万户,同比下降21.85%;农话年末用户1.05万户,同比下降59.92%;年末手机用户15.39万户,同比下降1.85%。年末移动通信用户30.86万户,同比增长29.39%;年末联通通信用户6万户,同比下降4.76%。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2.23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51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6.1%,地方税收收入完成9.99亿元,同比增长3.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9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8亿元,同比增长17.7%;教育支出11.42亿元,同比增长3.9%;科学技术支出1.3亿元,同比增长8.1%;农林水支出6.61亿元,同比增长7.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75亿元,同比增长13.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0.7亿元,比年初增加40.52亿元,同比增长11.91%。其中,住户存款299.86亿元,同比增长15.32%;非金融企业存款43.37亿元,同比增长1.05%;广义政府存款37.4亿元,同比增长0.6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1.51亿元,比年初增加24.76亿元,同比增长9.28%。其中,短期贷款86.57亿元,同比下降9.18%;中长期贷款187.98亿元,同比增长15.61%。
八、教育、文化、科技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7所,在校生40022人,比上年减少551人。县内高中入学率为62%,小升初升学率为100%。小学学校169所,在校生48326人,比上年减少694人;特殊学校一所,在校生198人;幼儿园215所,在园人数16906人。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拥有县级广播电视台1家。年末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有线电视用户4.11万户。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21.75万册。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19所,其中:医院8所、卫生院24所。卫生机构床位数2515张,其中:医院1810张、卫生院705张。年末执业(助理)医师1142人,注册护士133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578632人,其中城镇人口214669人,乡村人口363963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456959人,其中城镇人口239612人,乡村人口217347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5.14‰,人口死亡率为2.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5‰。在总人口中,男性303941人,占总人口的52.53%;女性274691人,占总人口的47.47%;男女性别比为111:10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64元,同比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903元,同比增长5.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189元,同比增长8.3%;衣着支出1322元,同比增长13.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587元,同比增长40.6%;医疗保健支出1373元,同比增长10%;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772元。同比增长31.7%;交通和通讯支出1896元,同比下降47%;居住类支出5056元,同比增长6.5%;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708元,同比增长106.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8元,同比增长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224元,同比增长7.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6923元,同比增长6.8%;衣着支出854元,同比增长22.8%;居住支出3712元,同比增长1.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836元,同比增长27.6%;交通通信支出1475元,同比增长22.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69元,同比增长19.9%;医疗保健支出748元,同比下降28.4%;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07元,同比下降30.1%。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深入实施。2022年末,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2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23万人。
以关注困难群体、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2022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3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063人。年末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0个。
说明:
1、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2、本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构成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公报数与年鉴数不一致时,以年鉴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