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迅速启动实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2008年,据市统计局核定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182万元,按可比价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9518万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186255万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99409万元,增长1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2%,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3%,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5%,下降1.8个百分点。按抽样调查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610元,比上年增加583元,增长13.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330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一般预算收入23909万元,增长8.5%。全年财政支出194648万元,增长34.1%。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质量还有待提高,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民增收渠道还需拓宽,财政减收因素较多,保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农业
农业形势良好。2008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69123万元,增长8.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6686公顷,比上年增加815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9262公顷,比上年增加1075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760089吨,比上年增加49742吨,增产7.0%,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0家。
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9479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23583吨,下降8.6%。全年生猪出栏226125头,牛出栏6504头,家禽出栏26661百羽,鲜蛋总产量2553吨。年末生猪存栏227313头。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加快发展水产经济,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32000吨,比上年增加8700吨,增长7.1%,其中,养殖产量110200吨,捕捞产量23000吨。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7.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8.1%。其中:农用排灌机18020台,增长16.8%;联合收割机达1873台,增长27.2%;农用运输车4229辆,与上年持平。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30083吨(折纯量),下降4.4%。农村用电量15086万千瓦时,增长8.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2667公顷,比上年增加3258公顷,增长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46125万元,比上年增长4.06%;全部工业增加值102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738万元,比上年增长8.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0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0.02%;股份制企业下降20.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0%;私营企业增长5.0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6.1%,重工业下降17.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5994万元,增长26.96%,实现利税8254万元,增长26.03%。
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至2008年底,园区投产企业达64家。全年完成产值221527万元,实现利润20035万元,安置就业7957人,分别增长59.28%、106.55%、23.84%。
用电量快速增长。全年全县用电量22873.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工业用电量9404.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其中地方工业用电量9206.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5%。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380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87043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实现利润4632万元,增长7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9503万元,比上年增长37.0%。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0.3%;第二产业投资140570万元,增长82.9%;第三产业投资138933万元,增长8.2%。
2008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行 业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279503 37.0
农、林、牧、渔业 1600 0.3
制造业 130670 72.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900 72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921 -44.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900 100.0
住宿和餐饮业 2980 -0.7
房地产业 78417 2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020 19.0
教育 5331 -48.6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50 123.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214 180.9
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57344万元,增长45.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598万元,增长11.6%。
2008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万元 78417 20.1
其中:住宅 万元 57344 45.1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 万元 2658 63.0
其中:经济适用房 万元 650 -60.1
房屋施工面积 平方米 934616 5.7
其中:住宅 平方米 735584 7.8
房屋新开工面积 平方米 59000 -67.0
其中:住宅 平方米 48000 -72.9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 10000 -93.7
其中:住宅 平方米 9800 -91.6
商品房销售面积 平方米 228945 23.6
其中:住宅 平方米 196914 33.2
本年资金来源 万元 101520 13.5
其中:国内贷款 万元 6270 -25.1
完成开发土地面积 平方米 26000 30.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5526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分地域看,县城的零售额达116666万元,增长22.0%;县以下零售额达88860万元,增长22.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2806万元,增长19.3%;零售业零售额127840万元,增长22.1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1548万元,增长30.2%;其他行业零售额3331万元,增长27.3%。
六、开放型经济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县外资金(内资)316668万元,增长20.5%;全年实际引进境外资金(外资)1277万美元,下降38.0%。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全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589万美元,同比增长267%。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完成货运量1142万吨,增长15.93%,其中公路990万吨,增长14.66%。水路152万吨,增长24.90%;完成货物周转量87463万吨公里,增长15.67%;其中公路56205万吨公里,增长14.70%,水路31258万吨公里,增长17.44%;完成客运量660万人次,增长5.63%,其中:公路595万人次,增长6.82%。水路65万人次,下降4.13%;完成旅客周转量20987万人公里,增长5.89%,其中:公路18364万人公里,增长7.42%。水路2623万人公里,下降3.71%。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53%。年末全县电话机用户达14万户,小灵通用户1.7万户,移动用户26万户,联通用户5.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68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043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25378万元,同比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5691万元,比上年末减少8866万元,同比下降16.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5152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97776万元,同比增长21.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473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8579万元(剔除了上年同期农业不良贷款57263万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4682万元,同比增长42.7%,中长期贷款余额80011万元,同比下降19.8%。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749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8071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2224万元。
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县保费收入11671万元,增长41.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8万元,增长24.52%,人身险保费收入10503万元,增长44.2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金额1880万元,比上年增长41.25%,其中:财产险赔款总额660万元,增长100.61%,人身险短期赔款和终付金额1220万元,增长21.7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2008年,全县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申报工作。全年新发明创造申请中国专利并获授理的申请量44件,专利授权数10项,组织新科技成果鉴定2项。
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2008年新建了招生规模3500人的九年一贯制湖城学校,完成了鄱阳一中、实验中学扩建工程;为22.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5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了寄宿生生活费,为所有中职学生发放了政府助学金,为1233名高中贫困生提供了政府资助金,为32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了政府助学金;职业教育继续加强,社会力量办学规范有序发展。全县现有普通中学104所,在校学生92778人。小学495所,在校学生1662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幼儿园78所,在托幼儿8668人。
十、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
文化广播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开展了“名家写名湖”采风活动,挖掘整理了赣剧饶河调、渔鼓、渔歌等渔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1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9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共有调频广播转接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全年出版《上饶晚报-鄱阳湖新闻》295期,发行量1.5万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08.6万人,参合率91.5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7.92万人、城镇居民13.2万人;儿童一类疫苗全部实行免费接种;“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带来的影响得到了消除。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6个,民营医院10个,农村卫生院36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090人,其中:医生2881人、护师1740人、护士1583人,医院病床1660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保和环保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1522358人,比上年末增加29714人。全年共出生20174人,出生率为14.10‰。死亡7443人,死亡率为4.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06‰。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职工平均工资额为12992元,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03元,增长8.0%。
年末全县在岗职工总数为65331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50668人。
民生工程继续加强。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39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试点)553人;农村低保人数6.05万人,城市低保人数1.79万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00元;新建改建了鄱阳镇、高家岭等14所农村敬老院。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703万元;城镇净增就业5231人,完成市下达任务120%,城镇就业率97%;“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住房保障方面,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3.2万平方米,402户群众受益;完成年度移民扶贫任务,800人喜迁新居。
环境保护事业力度加大。2008年建成电镀污水处理中心,淘汰了9个污染企业和6条落后生产线,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和11.3%。总投资达9700余万元污水处理厂,日处理4万吨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进展顺利。
注:
(1)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各指标值取自全县各有关部门年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