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4-04-17来源: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白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1358”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

经济发展平稳向好。初步核算,2019年,白云区生产总值2211.8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9.4%,位居全市第四,比上年上升了一个位次;同比增长7.3%,增速高于广州市(6.8%)0.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44.6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735.59亿元,增长7.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20.1:78.5,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9%和76.4%。

财税金融

全年实现税收总额250.64亿元,同比增长7.2%。

地方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亿元,同比增长6.9%(按可比口径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44.23亿元,同比增长7.1%;非税收入18.11亿元,增长6.6%。

从收入部门方面看,税务部门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长5.1%;财政部门收入13.97亿元,增长14.0%。

分税种看,增值税收入17.30亿元,同比增长1.0%;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7.72亿元,增长3.3%;房产税收入6.93亿元,增长30.4%;企业所得税收入5.86亿元,增长9.1%。

财政支出向教育和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倾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1.77亿元,同比增长20.8%。八大类支出合计150.59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2.8%,增长21.8%。其中,用于教育支出39.84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21.9%,同比增长9.3%;城乡社区支出33.02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8.2%,增长3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35亿元,占全区比重为8.4%,增长28.9%;卫生健康支出14.93亿元,占全区比重为8.2%,增长1.6%。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8.2%。

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企业18家,与上年同期相比,新增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293家,新增风投、创投、股权投资机构5家。

“四上”企业

“四上”企业大幅增长。年末共有“四上”企业3612家,新增“四上”企业1067家,净增776家;其中,新增工业315家,净增231家。

二、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按项目所在地统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6%。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1.5%,同比增长96.2%;民间投资占22.3%,增长9.8%;港澳台投资占1.8%,下降46.4%;外商投资占0.3%,下降42.3%;其他投资占34.1%,下降4.4%。

从投资构成看,产业投资占38.1%,下降3.1%;基础设施投资占34.1%,增长79.3%;社会民生投资占6.8%,增长62.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5%。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617.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房屋竣工面积100.25万平方米,增长1.4倍。

三、农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15亿元,同比增长3.1%。农业总产值60.4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种植业产值38.37亿元,同比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12亿元,增长5.7%;畜牧业产值7.64亿元,下降4.3%;渔业产值3.23亿元,下降11.6%;林业产值0.08亿元,下降22.8%。

年末蔬菜种植面积58.03万亩,水果2.4万亩。全年肉类产量2.42万吨,水产品2.68万吨,蔬菜84.57万吨,水果0.42万吨,花卉(鲜切花)3153万枝。

四、工业、能源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增长稳定。全年工业增加值352.21亿元,同比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7.31亿元,同比增长6.0%。

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要求,从2017年开始调整统计口径。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717.44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8%。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8家,上报工业总产值392.11亿元,同比增长10.8%;年产值1亿至5亿元的企业有127家,上报工业总产值260.53亿元,增长14.5%;年产值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554家,上报工业总产值224.67亿元,下降9.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4%,同比增长1.5%;集体企业产值占全区0.8%,下降11.1%;外商和港澳台资企业产值占全区20.1%,增长7.5%;股份制企业产值占全区76.6%,增长5.7%;股份合作企业产值占全区1.0%,增长4.7%。

分行业看,五大主要行业全年实现产值471.64亿元,同比增长7.7%,具体明细如下: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五大主要行业情况表

指         标

企业

户数

2019年产值

(亿元)

比重(%)

同比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709

877.31

100.0

6.0

  其中:五大主要行业产值

279

471.64

53.8

7.7

    家具制造业

39

164.05

18.7

4.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95

99.59

11.4

7.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2

98.09

11.2

18.8

    通用设备制造业

32

65.60

7.5

2.8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51

44.31

5.1

-8.1

 

民科园一核四园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8.71亿元,同比增长10.2%,比全区增速高4.2个百分点。

白云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      标

计量单位

2019年产量

同比增长(%)

饮料

261154

11.6

万双

1942

1.6

家具

5009848

3.6

中成药

19462

1.3

塑料制品

277647

0.3

水泥

3423714

7.4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4699755

63.9

铜材

15343

6.4

铝材

54473

2.5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

6873

35.4

气体压缩机

8827944

19.9

电力电缆

千米

74096

25.4

灯具及照明装置

套(台、个)

92650695

8.2

组合音响

4148095

0.5

电子元件

万只

2940

2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34.21亿元,同比增长4.0%;利润总额44.85亿元,增长6.4%。工业企业产销情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5.6%。

能源消耗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43.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其中,工业用电量50.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71.57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工业生产消费量18.54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比重为25.9%;电力工业生产消费量16.60万吨标准煤,占23.2%。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迅猛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3.08亿元,同比增长30.0%。辖区内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完成总产值189.16亿元,同比增长1.5倍。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增长较快,完成产值144.48亿元,同比增长1.4倍;安装工程完成产值12.61亿元,同比增长3.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交易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3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14.96亿元,同比增长7.5%;住宿餐饮业餐费收入196.41亿元,增长12.5%。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23.79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011.64亿元,同比增长8.7%;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312.15亿元,增长10.6%。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额居前五位的商品依次是:金属材料类554.74亿元,同比增长20.8%;汽车类498.69亿元,增长6.9%;石油及制品类352.69亿元,下降1.3%;中西药品类162.19亿元,增长25.7%;粮油、食品类124.93亿元,增长11.8%。

全年实现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233.57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住宿业营业额17.24亿元,同比增长12.3%;餐饮业营业额216.32亿元,增长13.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

全年全区进出口总值73.79亿美元,同比下降17.2%。其中,出口总值51.87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口总值21.92亿美元,下降27.3%。

利用外资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30个,同比下降23.6%;实际利用外资3.13亿美元,增长1.1倍;批准利用外资5.50亿美元,下降0.7%。

七、交通、电信和旅游

交通运输

机场客货吞吐量稳步提升。全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7338.61万人次,同比增长5.2%;机场货邮行吞吐量为254.85万吨,增长2.2%。航空运输业客货运周转量211.6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6%。

电信事业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7.69亿元,同比下降约13.0%。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37.55万户,同比下降15.8%;移动电话用户628.75万户,同比增长8.7%,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2.92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605.8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8.65万户,同比下降约9.0%;移动互联网用户433.39万户,同比下降25.1%。

旅游事业

年末全区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城市接待总人数为2495万人次,同比增长4.4%。其中,过夜人数为1187万人次,同比增长4.0%;一日游人数1308万人次,增长4.7%。全年旅游业实现总收入66.72亿元,同比增长4.5%。

白云山风景区云台花园在春节期间举办“云山春华•遇见花开”郁金香主题花展活动,在中秋节期间“灯耀羊城,花映云山”灯饰花卉嘉年华活动;明珠楼开展了白云山首届桃花文化节活动;鸣春谷管理处与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联手举办了“珠江鸣春第一声”旅游活动和郑仙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雕塑公园举办了2019年“簕杜鹃花展”活动。全年总进园人次为1795万人次,票务总收入达到1.13亿元。

帽峰山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6.17万人次,门票收入为334.25万元。

八、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稳健。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811.66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206.61亿元,同比增长12.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46.26亿元,增长37.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1.92亿元,增长24.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1.77亿元,增长44.8%。

九、人口状况、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状况

年末常住人口277.9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1.04%。年末户籍人口10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3.37万人,女性人口54.65万人。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02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16元,增长11.0%。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4976元,同比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2229元,增长10.4%。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1%。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为13.8%。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为10.9%。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3.89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59.53平方米。

社会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74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37.56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分别有753.27万人次、769.07万人次、738.80万人次、740.23万人次和826.47万人次,五大险种征缴金额共计132.44亿元。

兜住民生底线,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05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46人。不断提高低保救助标准,低保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12120元。

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1.2亿元,受惠困难对象27万人次。

养老服务日益改善。全区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站今年累计提供上门家政服务30725人次,已有7个家政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6个镇街,各家政企业累计服务11722人次。经优化调整后全区共设有140个助餐点,日均服务近3000人,今年累计服务71.8万多人次,积极发动高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参与配餐服务,累计服务长者10949人次。全区已建成护理站15个,共开展相关宣传活动608场,参与群众26350人次;为3224名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服务7333人次。

十、社会就业

全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081人,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67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87.4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建成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受人社部表扬。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03人,同比下降31.6%。

十一、科技发展和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3家;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2家、孵化面积9.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42.8%、20.7%。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为45.3%。

全年专利申请量21496件,同比增长18.5%,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二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735件,增长5.1%,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三位。专利授权量12908件,同比增长22.9%,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三位。

全年科学技术财政支出9.46亿元,同比增长95.4%。

教育事业

年末共有各类学校641所,比上年增加32所。其中,幼儿园360所,比上年增加30所;小学173所,比上年减少4所;普通中学70所,比上年减少5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34所,比上年增加11所。

全年实际招生11.54万人,在校学生35.13万人,毕业生10.08万人。其中,幼儿园实际招生3.56万人,在校学生9.43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小学实际招生3.12万人,在校学生16.6万人,毕业生2.27万人;普通中学实际招生2.13万人,在校学生6.22万人,毕业生1.97万人;职业中学实际招生0.14万人,在校学生0.28万人,毕业生0.08万人。

年末全区教职工3.04万人,同比增长4.1%,其中,专任教师2.07万人,增长3.9%。

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初中部顺利开学,创下当年立项、当年封顶的“白云速度”,培英中学白云新城校区如期动工。新增优质学位1.9万个,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位2484个。获批广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区,率先发出全国首批数字身份教育卡。中考成绩居全市前列,高考本科上线率8年连续增长,高优上线率连续2年大幅增长。率先出台乡村教育振兴政策12条,缔结21对城乡姊妹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71所乡村学校。白云学子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喜获佳绩,金牌数接近全国一半。

十二、医疗建设

年末卫生医疗机构734个,医疗病床位数21391张,工作人员30404人。其中,执业医师7629人,执业助理医师672人,注册护士11662人,药剂人员1169人,检验人员619人。全年门诊诊疗1892.44万人次,入院人数45.98万人,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7.70张,年床位使用率为79.40%。

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顺利封顶,区第二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中医长廊,区中医医院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单位,高分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启动智慧医疗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疫苗接种实现全程数字化可追溯管理。卫生监督执法、职业病防治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

十三、文化和体育

文化事业

年末全区共有1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5个尚未核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年末全区有区级文化馆1间,镇街文化站22个,文化广场426个。全年区内组织各类文艺活动820场次,送书下乡9万册。

年末图书馆37间,比上年增加11间,总藏书量69.4万册,比上年增加7.4万册,视听文献8499件(套),电子图书82.68万册,全年图书借还120.16万册次,接待读者268.78万人次。有村社图书室399个,总藏书量达32.5万册,全年图书借还69万册,接待读者166.92万人次。

年末全区有区级国家综合档案馆1间,收藏132个全宗单位档案,均可用计算机检索,共收藏档案13.85万卷。

全年开展“桃花雅集”“云语者”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多场。平和大押旧址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创作品《爱的包包》作为全省唯一戏剧作品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

体育事业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年共建设健身路径72条、足球场2个、水泥篮球场12片,下拨乒乓球台150张。全区体育设施覆盖率高达100%。

全年共组织参加省、市组织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次,举办区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4次,承办国家、省、市群众体育赛事2项次,其中区定向协会承办的2019世界定向排位赛(广州白云钟落潭站)吸引了600多名定向专业运动员和爱好者参加;区龙舟队参加广州市国际龙舟邀请赛取得标准龙男子组冠军等7个奖牌。

全年举办竞技体育比赛6次,输送体育人才45人。全年白云区籍运动员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得第一名62人次,第二名40人次,第三名46人次。在广州市青少年锦标赛中,我区894人参加27个比赛项目,获得体育竞技组奖牌205.5枚,其中,金牌69.5枚,银牌65.5枚,铜牌70.5枚。

全年体育彩票总销量8.67亿元,居全市之首,其中,乐透票销量3.25亿元,竞猜票销量4.41亿元,即开票销量0.99亿元。全区体彩销售实体店447个,筹集公益金0.29亿元,为我区群众体育事业打牢坚实基础。

十四、气候和环保

气候

暴雨、洪涝、高温、雷电、大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气象灾害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全年平均气温24℃,较常年偏高1℃,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偏多10.3天,7月18日出现极端最高气温38.8℃,创7月份有纪录以来气温新高;1月2日出现极端最低气温6.7℃。

入汛早、雨量创新高。年降雨量2455.3毫米,较常年偏多近四成,其中汛期降水量235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4%,占全年降水量96%。年暴雨日数11天,较常年偏多4天。全年仅有1个台风“白鹿”给我区带来明显风雨影响。秋冬干燥少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出现重度气象干旱。

环境保护

水环境质量4个考核断面中李溪坝保持达到Ⅲ类考核标准;鸦岗、大坳断面平均水质取得历史性突破,水质较同期提升了两个类别,达到Ⅳ类考核标准;石井河口主要污染物指标有好转,白云湖水质同比好转,39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10天,达标比例达84.9%,优于全市平均水平(80.3%),未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PM2.5、PM10、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年均浓度分别为32微克/立方米、57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1.3毫克/立方米、166微克/立方米。

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152家企业的信息收集和风险筛查,完成固废平台3664家企业申报登记;投入2.5亿元建成垃圾分类全链条,569个居住小区实现楼层撤桶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全覆盖;建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1.2万亩。

全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4分贝,达二类区标准,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2分贝。

十五、环卫工作和园林绿化

环卫工作

提前一年完成“厕所革命”三年任务。新建、改造公厕519座,全区年末共有环卫公厕267座、乡村公厕451座,水冲公厕率为100%。市容环卫专用车辆1000台,比上年末增加102台。环卫从业人数10291人,比上年末增加1291人。全年道路清扫保洁面积4070.6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723公里。生活垃圾清运量169.97万吨,均实施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量0.7万吨,粪便处理率达100%。

园林绿化

超额完成白云山“还绿于民”拆违和绿化年度任务。完成6条进山路径优化提升工程,完成同泰路等6条主干道景观提升、11个乡村绿化美化、22个区级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建成河涌碧道100公里、绿道20.3公里、口袋公园26个。

根据广州市公园名录(第一批)我区有公园32个,占地面积421.71公顷。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8492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9.94%。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为7915.23公顷,绿地率为46.47%,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4717.2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4.7平方米。

十六、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

城市建设

全年有182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紧密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14亿元,169个项目开工在建。

城市服务功能大幅跃升。投入近50亿元新建或改造市政主干道35.6公里,空港大道二期等19宗项目建成通车,黄金围大道等46宗项目加快推进。

新建供水管网2398公里,城中村、农村改水工程有序推进。投入16.8亿元建成3项输变电项目和934项配电网项目,供电能力提升8%。

建成5G基站超3000座,总数全市第一。新增覆盖管道燃气用户10万户。白云新城城市资源处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花卉、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签订乡村振兴共建协议。新出台21项强农惠农政策,124家企业自愿结对帮扶118个村。出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股份合作改革方案,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固化率超60%。完善区、镇街、村(社)“三资”管理机构,“三资”平台完成交易5124宗41.2亿元,合同价值提升12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问题合同专项清理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清理整改问题合同5.1万份,追回欠收租金6.2亿元。全部行政村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80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10个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公厕覆盖率、道路硬化率实现4个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50公里,5条上榜市“最美农村公路”示范路,村庄通沥青路、水泥路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注:

1.本公报所列2019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白云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限额以上批零住餐统计范围是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计范围包括: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单位及个体经营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建设(购置)情况,不包括农户投资、军工、国防、人防项目。

5.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统计范围包括三类:(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税收支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财政局;金融、“攻城拔寨”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发展和改革局;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自广州白云供电局;机场客货吞吐量数据来自广州市统计局;电信、对外经济、科技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白云山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帽峰山数据来自广州市帽峰山景区管理处;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城乡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白云调查队;社保数据来自国家税务局广州市白云区税务局;低保、养老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民政局;就业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应急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档案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国家档案馆;医疗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气候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气象局;环保数据来自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区分局;环卫、园林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住房建设和交通局、广州市白云区水务局、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