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增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年经济总体运行保持稳健,社会事业持续提升,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增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25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24.19亿元,同比增10.4%;第三产业增加值677.22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5.15:41.38:53.47。
年末常住人口152.92万人,城镇化率为73.79%。年末户籍人口105.00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53万人,出生率为1.47%;死亡人口0.52万人,死亡率为0.5%,自然增长人口1.00万人,自然增长率0.97%。户籍迁入人口2.18万人,迁出人口0.21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97万人。
全年财政四库总收入657.77亿元,同比增长4.4%;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85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96.86亿元,增长12.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5.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29亿元,下降12.1%,其中各项社会公共事业支出138.14亿元,下降13.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4%。
全年全社会就业人员80.3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42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全区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253个,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9万人次,转移农村就业人数0.94万人。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4.1万亩,下降0.8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25万亩,产量5.35万吨,分别增长5.39%、6.13%;花生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0.24万吨,分别下降34%、36.6%;花卉种植面积2.1万亩,增长3.5%;蔬菜种植面积64.43万亩,下降0.3%,蔬菜产量139.81万吨,增长2.2%。园林水果种植34.94万亩,与去年持平,产量33.88万吨,增长0.5%,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9.1万亩、产量4.82万吨,分别增长3.9%、18.2%。生猪出栏10万头,肉产量0.76万吨,分别增长15.7%、16.2%;家禽出栏2403.86万只,下降1%,肉产量2.1万吨,增长10.1%。
表1 2021年增城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主要农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速(%) |
粮食作物 |
万吨 |
5.35 |
6.13 |
稻谷 |
万吨 |
4.7 |
8.7 |
玉米 |
万吨 |
0.31 |
-14.06 |
薯类 |
万吨 |
0.32 |
-4.2 |
经济作物 |
— |
— |
— |
甘蔗 |
万吨 |
0.28 |
-56.2 |
花生 |
万吨 |
0.24 |
-36.6 |
蔬菜 |
万吨 |
139.81 |
2.2 |
园林水果 |
万吨 |
33.88 |
0.5 |
桔 |
万吨 |
0.68 |
35.1 |
香(大)蕉 |
万吨 |
9.07 |
-2.7 |
荔枝 |
万吨 |
4.82 |
18.2 |
龙眼 |
万吨 |
1.72 |
15 |
水产品 |
万吨 |
5.99 |
5.1 |
海水产品 |
万吨 |
0.0019 |
持平 |
淡水产品 |
万吨 |
5.99 |
5.1 |
淡水鱼 |
万吨 |
5.92 |
5.4 |
畜牧业 |
— |
||
牛 |
万头 |
0.14 |
-22.2 |
羊 |
万只 |
0.11 |
-57.5 |
猪 |
万头 |
10 |
15.7 |
鸡 |
万只 |
395.78 |
-27 |
鸭 |
万只 |
28.26 |
-36.5 |
鹅 |
万只 |
27.89 |
-49.6 |
鸽 |
万只 |
1951.94 |
9.8 |
注:粮食总产量薯类按五折一计算。
全年农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48亿元,增长7.1%。其中,种植业产值75.91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2亿元,增长21.3%;畜牧业产值10.44亿元,增长13%;渔业产值9.73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4亿元,增长1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9.16亿元,增长11.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2%,集体企业增长14.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8.0%。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8%,轻工业增长16.0%。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17.5%。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307.24亿元,增长 15.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1.2%。
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倍,医药制造业下降2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9.4%,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16.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5%,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4%。
全年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6.08亿元,增长13.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6.4%。其中,汽车及零配件完成工业总产值249.88亿元,下降7.8%;纺织和服装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6亿元,下降8.1%;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7.54亿元,增长1.5倍。
表2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大米 |
吨 |
163516 |
6.2 |
饲料 |
吨 |
73824 |
51.0 |
口罩 |
万个(只) |
68439 |
102.7 |
服装 |
万件 |
18734 |
9.6 |
布 |
万米 |
3821 |
-7.7 |
人造板 |
立方米 |
742882 |
33.0 |
家具 |
件 |
1474541 |
58.4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23834 |
1.5 |
纸制品 |
吨 |
10514 |
0.2 |
涂料 |
吨 |
6883 |
9.7 |
化学纤维 |
吨 |
21187 |
16.8 |
塑料制品 |
吨 |
73213 |
11.3 |
水泥 |
吨 |
577588 |
44.2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422088 |
37.3 |
预应力混凝土桩 |
米 |
1779377 |
-5.9 |
钢化玻璃 |
平方米 |
11265286 |
40.4 |
夹层玻璃 |
平方米 |
5587382 |
37.9 |
卫生陶瓷制品 |
件 |
44026 |
38.7 |
铝合金 |
吨 |
66336 |
15.9 |
铜材 |
吨 |
591695 |
-9.5 |
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 |
台(套) |
631809 |
22.8 |
灭火器 |
台 |
667318 |
-39.9 |
汽车 |
辆 |
16608 |
-42.7 |
摩托车整车 |
辆 |
1394108 |
5.6 |
电动自行车 |
辆 |
16967 |
5303.5 |
电动机 |
千瓦 |
17911244 |
8410.1 |
变压器 |
千伏安 |
520279 |
5.8 |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
对千米 |
40297 |
43.7 |
电力电缆 |
千米 |
410564 |
44.7 |
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 |
万只 |
46721 |
55.9 |
组合音响 |
台 |
41482 |
34.4 |
电子元件 |
万只 |
857559 |
40.9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 |
660 |
441.0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26213 |
31.2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企业亏损面为12.3%,比上年缩小4.8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5.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5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8.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区建筑业增加值78.05亿元,增长0.9%。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72个,完成总产值216.6亿元,增长17.7%。
四、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6.29亿元,增长19.7%;利润总额7.59亿元,下降44.2%。分行业看,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82亿元,下降25.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26.52亿元,增长4.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2.17亿元,增长2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5.56亿元,增长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15亿元,增长25.6%。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50亿元,增长9.7%。全年港口吞吐量591.91万吨,增长31.8%。旅客运输量2257.51万人次,增长15.0%。旅客运输周转量3.14亿人公里,增长16.8%。全年接待游客人数2146.63万人次,下降7.3%;旅游业营业收入97.8亿元,下降15.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66.99亿元,增长1.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303.16亿元,增长42.2%;民间投资558.28亿元,下降1.7%;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127.13亿元,增长14.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43亿元,增长22.5%;第二产业投资150.19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投资909.37亿元,下降1.9%。从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215.91亿元,下降7.9%;工业投资150.19亿元,增长24.6%;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29.89亿元,下降3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79.73亿元,增长2.5%,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63.7%。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544.21亿元,增长6.0%。
表3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同比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亿元 |
679.73 |
2.5 |
# 住宅 |
亿元 |
544.21 |
6.0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473.04 |
15.9 |
# 住宅 |
万平方米 |
1695.13 |
19.3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42.09 |
-27.6 |
# 住宅 |
万平方米 |
116.82 |
-24.9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345.70 |
1.6 |
本年资金来源 |
亿元 |
1045.78 |
3.1 |
其中:国内贷款 |
亿元 |
133.60 |
-31.7 |
六、国内贸易、市场主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62亿元,增长9.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5.79亿元,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83亿元,增长9.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销售商品分类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6%,饮料类零售额增长3.9%,烟酒类零售额下降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50.9%,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5%,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9%,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77.3%,书报杂志类零售额下降3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0.5%,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下降18.8%,家具类零售额下降95%,通讯器材类零售额下降66.1%,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40.5%,汽车类零售额增长5.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17.12亿元,增长3.8%。
全年新发展市场主体4.00万户,下降2.2%,日均新发展市场主体约110户。其中内资企业新发展2.29万户,下降8.3%。年末,全区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量21.94万户,其中内资企业8.80万户,注册资本5611.19亿元,注册资本同比增长25.5%;外资企业0.09万户,注册资本143.94亿美元,注册资本同比增长2.5%;个体工商户12.99万户,注册资本56.30亿元,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0.6%。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50.8亿元,增长28.6%。其中,出口313.4亿元,增长40.8%;进口137.4亿元,增长7.4%。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76亿元。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56亿美元,下降24.9%。实际使用外资4.65亿美元,下降52%。
八、金融
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16.93亿元,比年初增加126.54亿元,增长6.1%。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172.32亿元,增长11.8%;单位储蓄存款余额903.68亿元,下降5.1%。各项贷款余额2064.31亿元,比年初增加276.66亿元,增长15.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5.48亿元,增长7.0%;中长期贷款余额1682.17亿元,增长17.2%。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767.62亿元,增长4.7%。
表4 2021年增城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及同比增长情况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同比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2216.93 |
6.1 |
其中:个人存款 |
1172.32 |
11.8 |
单位储蓄存款 |
903.68 |
-5.1 |
各项贷款余额 |
2064.31 |
15.5 |
其中:短期贷款 |
365.48 |
7.0 |
中长期贷款 |
1682.17 |
17.2 |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19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0元,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4:1。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35628元,增长13.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2956元,增长15.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20万人,增长10.8%;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0.15万人,下降0.3%;参加失业保险32.34万人,增长9.4%;参加工伤保险37.80万人,下降5.1%;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71.03万人,下降1.0%。
表5 2021年末增城区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增长速度情况表
指标名称 |
参保人数(万人) |
同比增长(%)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
37.20 |
10.8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30.15 |
-0.3 |
失业保险 |
32.34 |
9.4 |
工伤保险 |
37.80 |
-5.1 |
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加人数 |
71.03 |
-1.0 |
全年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8519人,其中城镇680人、农村7839人。现有社会福利机构17个,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日托)4958张,收养性福利单位床位100张,养老床位4658张,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2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61.5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92.3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402万元。现有注册志愿者5.64万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幼儿园239所,在园幼儿7.99万人;普通小学120所,招生2.41万人,在校生12.67万人,毕业生1.56万人,升学率为100%;初中49所,招生1.51万人,在校生4.07万人,毕业生1.12万人,升学率为98.28%;普通高中15所,招生0.55万人,在校生1.59万人,毕业生0.51万人,升学率为99.73%;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0.24万人,在校生0.80万人,毕业生0.22万人;技工院校6所,招生1.23万人,在校生3.11万人,毕业生0.7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7所,招生3.44万人,在校生10.98万人,毕业生2.98万人。
年末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9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0.32万人,比上年增加503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64万人,比上年增加1169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4.96万人,比上年增加7392人。
年末拥有各类技能人才6.09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0.92万人,占比15.1%;中级工技能人才1.34万人,占比22.0%;初级工技能人才2.96万人,占比48.7%;专项职业能力人才0.68万人,占比11.1%;其他技能人才(合格证书+特种作业)0.19万人,占比3.1%。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3家,高新技术企业563家。全年授权总量7026件。建成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8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2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通过CMA资质认定的实验室52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988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85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镇街分馆12个,藏书量达197.7万本,区级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各1个,文化馆镇街分馆13个。“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6.54万平方米。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29万户。
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达20项次,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达53.27万人。
全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681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5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室266个。卫生技术人员1007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10人、注册护士4821人、药师578人、检验师309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医疗床位5339张,其中医院医疗床位4055张;每10万人医疗床位349.14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6186例,死亡5人,发病率490.91/10万人,死亡率0.40/10万人。各类卫生机构提供诊疗服务957.33万人次。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降雨总量1386.8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32%。日照时数2017.3小时,较常年略偏多18%。平均气温23.1℃。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41天,优良率为93.4%,平均灰霾天气日数1天。
全区森林面积8.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含市属林场)50%。现有小公园和小游园568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03平方米,绿道总长595公里。
全区共有2个国考断面,2021年水质类别均为II类,达到考核目标要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1.05万立方米/日。
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94.6万立方米/日。全年提供2.60亿立方米的供水总量,其中1.46亿立方米为生活用水。全社会用电量96.61亿千瓦时,增长22%。其中,工业用电量51.74亿千瓦时,增长20.3%。
全年辖区发生交通事故667宗,死亡80人,受伤701人,直接经济损失64.47万元。年末机动车拥有21.91万辆,其中,汽车19.81万辆、摩托车1.95万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达3.65人/万车。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宗,死亡38人,受伤21人,直接经济损失482.69万元。发生火灾事故1024宗,死亡0人,直接经济损失424.63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表中“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人口、登记失业、职业培训、职称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旅游、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视、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外资情况、进出口情况、高新技术企业等数据来自区科工信商局;市场主体、质量检验等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增城支行;注册青年志愿者数据来自团区委;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计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水资源、用水量、供水量数据来自区水务局;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和园林局;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区分局;社会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人口、机动车和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区公安局;火灾事故数据来自区消防救援大队。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