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65.3亿元,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增加值535.1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0.1:69.9。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9137元,增长1.6%。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6.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9.39%,比上年末提高0.0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75万人,出生率为7.78‰,死亡人口0.4万人,死亡率为4.13‰,自然增长率为3.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77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78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7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8人;农民工返乡创业4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39%,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5%。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下降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1.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9.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4%。分行业看,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下降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7.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0.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服装产量643.1万件,下降33.3%;自来水生产量39042万立方米,增长0.9%;混凝土机械9台,下降30.8%;金属包装容器6447.8吨,下降32.6%;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24.1亿千瓦时,下降1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1%;利税总额增长11.1%;利润总额下降12.6%;产销率达到100%。
全区建筑业总产值622.5亿元,增长13.6%;完成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0.5%。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房屋面积2570.4万平方米,增长3.8%;竣工房屋面积912.5万平方米,下降5.6%。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下降4.1%。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增长10.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3%。民间投资下降1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3.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下降14.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6.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017.5万平方米,下降7.5%;其中,住宅1369.6万平方米,下降8.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2.8万平方米,下降76.4%;其中,住宅39.2万平方米,下降79.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4.6万平方米,下降69.6%;其中,住宅10.6万平方米,下降70.2%。商品房销售面积128.2万平方米,下降21.1%;其中,住宅111万平方米,下降25.3%。待售房屋面积3.8万平方米,下降54.9%。
2022年,全区共有省市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220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409.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2.6%,其中省重点完成136.8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5.9%;市重点完成272.4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1%。
四、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4亿元,下降2.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5.5亿元,下降5.8%;零售业零售额189.8亿元,下降2.1%;住宿业零售额2.6亿元,下降12.1%;餐饮业零售额62.5亿元,下降0.5%。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分类看,2022年,粮油、食品类7.5亿元,增长20.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8亿元,下降14%;金银珠宝类0.7亿元,增长11.2%;日用品类0.9亿元,下降32.3%;汽车类105.4亿元,增长19.5%。
五、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境外投资额完成314万美元,同比增长27.6%。
六、财政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629857万元,下降2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185万元,下降7.8%。其中,税收收入333861万元,下降28.37%。在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25700万元,下降25.97%;企业所得税50410万元,下降27.92%;增值税129354万元,下降26.27%;契税37569万元,下降53.19%;城市维护建设税20212万元,下降19.34%;房产税27526万元,增长17.18%;印花税9209万元,增长2.42%;城镇土地使用税8688万元,下降7.21%;土地增值税21594万元,下降37.77%。
全年财政支出841610万元,下降13.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867万元,下降37.6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112万元,下降37.73%;公共安全支出915万元,下降82.51%;教育支出106962万元,下降5.29%;科学技术支出2641万元,下降63.1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89万元,下降43.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538万元,下降22.18%;卫生健康支出24164万元,下降49.75%;节能环保支出346万元,下降93.98%;城乡社区支出47962万元,下降68.15%;农林水支出1533万元,下降52.0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支出1722万元,下降71.6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1459万元,增长2.46%;住房保障支出20281万元,下降11.27%。政府性基金支出530743万元,增长11.22%,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96314万元,下降33.56%。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新增科技型企业145家,增长59.3%;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入库64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1家;推荐上报高新技术企业102家,有效高企达153家,增长14.2%。新增省级各类研发平台6个,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6个;昱峰医疗产业孵化器、中原·国际设计谷众创空间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M+孵化器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33件;全年完成全国技术合同1245份,增长47.5%;技术合同成交额28.6亿元,增长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5%。
年末区管普通高中1所,招生471人,增长1.9%;在校学生1369人,增长1.4%;毕业442人,下降8.5%。区属普通初中33所(其中公办23所,含1所拆分流学校;民办10所),招生10084人,增长3.4%;在校学生28802人,增长3.3%;毕业9012人,增长6.1%。普通小学59所(其中公办58所,含6所拆迁小学;民办1所),招生15710人,下降5.3%;在校学生84751人,增长5.7%;毕业12071人,增长14.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30所,民办95所),在园幼儿31746人,下降1.5%。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412人,下降4.6%;小学专任教师4267人,增长23%。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1个。
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658个,增长3.1%;床位9648张,增长16.7%;卫生技术人员14481人,增长0.2%,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654人,注册护士617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2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5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7人;保健委员会健康管理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2人;乡镇卫生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94人,床位4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个,卫生技术人员832人;社区卫生服务站29个,卫生技术人员227人;标准化村卫生所21个,卫生技术人员62人。
全区新增全民健身路径40条、智能健身驿站1个、社区健身活动中心2个。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59元,增长4.9%;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9062元,下降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45元,增长3.2%。其中,工资性收入33064元,增长0.5%;经营净收入527元,增长16.4%;财产净收入5972元,增长0.7%;转移净收入9483元,增长15%。人均消费性支出28336元,下降5%。其中,食品烟酒消费下降1.5%;衣着消费下降21.2%;居住消费下降2.6%;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下降31.2%;交通通信消费增长10.3%;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下降15.4%;医疗保健消费增长7.3%;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下降25.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60元,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15696元,增长3.9%;财产净收入5210元,增长5.1%;转移净收入9354元,增长8.9%。人均消费性支出27650元,增长10%。
全年完成失业人员技能培训583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67人;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329人。
注:1.本公报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他各项指标增速均与2022年同口径对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