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着力战高温、抗旱情、防疫情,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全区经济运行平稳,生产需求保持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多重压力下的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综合
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0:47.1:43.9,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2.1和0.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0.2%、63.8%和2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牧业产值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3248公顷,比上年增长1.6%;蔬菜种植面积20683公顷,比上年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21106公顷,比上年增长2.2%。粮食总产量41.2万吨,比上年下降2.8%;蔬菜产量49.1万吨,比上年增长2.3%;油料产量5.0万吨,比上年增长2.7%。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4%。规模工业企业39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增长8.7%,占比45.4%。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98.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利润总额113.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利润率为12.6%,工业品产销率为97.6%。
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3.5%,同比增长9.8%;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2.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3%,同比增长28.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1.9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2.1%,同比下降2.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6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1%,同比增长9.3%。
四、建筑业
全区资质建筑企业88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6%。本地注册建筑企业总产值289.8亿元,比上年增长3.3%。从结构看,建筑工程产值245.5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7%;安装工程产值32.2亿元,比上年下降6.9%,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1%;其他建筑业产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
五、房地产
全区房地产企业43家,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43.8亿元,比上年下降12.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1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3%;商品房销售面积12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7%;商品房销售额61.8亿元,比上年下降22.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1.1%;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9%;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5.4%;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9%;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3%。
七、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3.2%、5.7%,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比上年增长6.4%、2.3%。
实现进出口总额22.5亿元,比上年下降21.2%,其中:出口额9.4亿元,比上年下降4.9%;进口额13.1亿元,比上年下降29.8%。实际使用外资2151万美元。
八、交通、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6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767公里。
年末拥有运营车辆8798辆,其中载重汽车7402辆,出租汽车300辆,公共汽车201辆。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7074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9.5%;旅客运输周转量16882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76.9%。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5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旅游总收入达到161.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05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接待海外游客0.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5%。
九、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亿元,比上年下降6.5%。其中:税收收入14.1亿元,比上年下降18.6 %;非税收入28.9亿元,比上年增长0.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3亿元,比上年下降9.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0.6亿元,比上年下降1.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4.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0亿元,比上年下降10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5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其中住户存款45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贷款余额53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其中住户贷款18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共有学校325所,其中普通中学33所,小学94所。全区普通中小学校共招生30600人、在校生162918人、毕业生3178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3%、2.8%、0.2%。其中,普通高中招生8176人、在校生21473人、毕业生6433人;初中招生12444人、在校生38949人、毕业生13606人;小学招生9980人、在校生65930人、毕业生11746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家,新增科技型企业55家。新增发明专利73件,比上年增长49%;有效发明专利347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站)27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1.6万册。年末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广播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达9.4万户,综合电视入户率达到99.7%,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顺利推进。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62个(含村级卫生机构),其中医院、卫生院3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652张,卫生技术人员499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17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06.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1.6万人。当年出生人口7158人,出生率为6.7‰;死亡人口8380人,死亡率为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790元,比上年增加1764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分别为24684元、7211元、2067元、1082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3.9%、4.4%、4.2%;城镇人均消费支出30250元,比上年增长2.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5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60元,比上年增加1249元,增长5.8%,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分别为8015元、7603元、984元、615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5.1%、5.7%、6.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6144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4平方米。
全年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达14.7万人,征收城镇养老保险费18.8亿元。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2.6万人,征收医疗保险费6.6亿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2.5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0.7亿元。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80.4万人,征收医疗保险费(含财政补助)7.9亿元。参加工伤保险17.3万人,征收工伤保险费0.4亿元。参加失业保险7.2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0.3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2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
全年共有31759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926.7万元,其中:城镇6435人,农村25324人。
十三、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05.9万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7万亩。
全年降水总量816.5毫米。全区拥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12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98%以上,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28天。
注:1.本公报为快年报统计数,如有调整,以《2023年大足区领导干部手册》为准。
2.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