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 合
总体经济稳中趋缓,产业结构优化。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1.79亿元,增长9.4%。从各季度增长情况看:一季度增长10%;上半年增长10.1%;前三季度增长10%;全年增长9.4%,总体经济呈稳中趋缓的走势。
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01.53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256.45亿元,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598元,增长8.1%。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取得一定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6.64:63.58:29.78调整优化为6.63:61.78:31.59,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2017年提升了1.8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幅平稳增长。2018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不含基金)76.64亿元,增长1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6亿元,增长11.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1.59亿元,下降6.5%。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2018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37亿元,增长4.1%,其中:种植业产值22.88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0.09亿元,下降36.8%;畜牧业产值8.13亿元,下降7.5%;渔业产值61.69亿元,增长6.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4.1%。粮食播种总面积17.08万亩,产量6.61万吨。
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7.83万吨,增长6.1%,其中:海水品产量11.08万吨,增长2.5%;淡水品产量6.74万吨,增长12.7%。牛奶产量0.06万吨,下降80.4%;肉类产量 2.12万吨,下降 2.9 %;禽蛋产量1.5万吨,增长26.1 %;蔬菜产量57.95万吨,增长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8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8.6亿元,现行增长12.6%。按企业规模分 :大型工业1153.87亿元,增长10.7%;中型工业679亿元,增长17.7%;小型工业688.18亿元,增长10.4%;微型工业17.56亿元,增长40.6%。按行业分:食品饮料加工业137.51亿元,增长12.3%;纺织业1865.76亿元,增长9.9%;羽绒加工及制品业33.82亿元,增长7.9%;冶金业187.34亿元,增长27.1%;机械工业74.4亿元,增长26%;电力生产供应业95.78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6.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
2018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48.22亿元,增长5.7%,其中:内资企业126.4亿元,增长7.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84亿元,下降2.7%;外商投资企业10.98亿元,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5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
2018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6.31亿元。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增长7.3%;实现利润总额5.92亿元;实现税金总额7.77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8年,全区入库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4%。全区民间投资增长19.4%。
房地产投资增幅下滑。2018年,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92.47亿元,下降32.4%。按构成分:建安投资60.78亿元,下降44.3 %;土地购置费27.9亿元,增长11.1 %。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57.43亿元,下降42.8%;办公楼投资7.3亿元,增长4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02亿元,增长11.3%。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2.95万平方米,增长26%,其中:住宅增长49%;商业营业用房下降20.5%;销售额增长4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长趋缓。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2亿元,增长10%。从增长情况来看:一季度增长15%;上半年增长13.7%;前三季度增长12.9%;全年增长10%。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1.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30.9%;出口总值62.27亿元,增长23.3%;进口总值84.61亿元,增长16.7%;完成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611.51亿元,增长9.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2018年,全区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6.8%。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2018年,全区邮电、移动机构单位40个,共有电话8.99万部、天翼17.43万部、移动电话62.93万部。全区邮路总长度379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523公里、邮政储蓄年末余额33.81亿元。完成邮电、移动业务总收入7.11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38亿元;移动业务总量3.71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02亿元。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441.25万人次,增长23.1%。至年底,有6个国家3A级旅游景点、1个国家2A级旅游景点,有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旅行社14家(本地社10家,省福州市设立的分社4家),另有旅行社服务网点39个。
八、金融
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18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和证券机构)22家。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42.38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5.19亿元,比年初增长12.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92.78亿元,比年初增长2.5%,其中:企业贷款增长0.2%,个人贷款增长6.1%。
九、教育和科学事业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坚持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长乐一中首占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完成,文武砂初级中学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900万元。推进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1500万元。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80人,在校生3217人,毕业生819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61人,在校生282人,毕业生59人。全区共有132所公办中小学校,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学30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98所。普通中学在校生30352人,增长5.6%;招生10869人,增长7.7%;毕业生8668人,降低3.5%。小学在校生55141人,增长2.6%;招生10410人,增长12.4%;毕业生8080人,增长0.5%。全区幼儿园139所,在园生25518人,增长1.2%。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45人。
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组织福建省数字福建云计算运营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组织长乐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航港针织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申报小巨人领军培育企业、组织锦江科技等7家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组织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2018年福州市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并成功列入培育名单。
质量品牌建设有序开展。以“品牌兴区,商标兴企”为抓手,强化企业品牌培育,推进“质量强区”建设。锦江科技获评2018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兴航机械、闽威科技分别通过省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国网长乐供电公司等2家企业获第四届福州市政府质量,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乐石壁白萝卜”。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建成标准化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个,新建和提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7个。闽剧《杏林风》等参加省、福州市戏剧汇演,举办各类展惠民文艺演出、书画摄影作品展活动157场。四馆三中心”项目启动建设,九头马古民居、梅花古城墙等文保单位保护修缮工作进展顺利,启动司马第陈省故居保护修缮工程。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区人民医院完成桩基施工,开展桩基检测和地下室工程施工;区医院外科综合大楼、空港医院全面竣工;滨海新城综合医院已完成立项,开展桩基施工。2018年,全区4所区属公立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所乡镇卫生院、226所村卫生所,医院床位数2393张,卫生技术人员431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8年,全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第一届“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暨“贝瑞基因杯”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功举办长乐区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等8场全国、省和福州市级体育赛事活动,共获得23金29银16铜。新建1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室内健身房和2个笼式足球场;新建30个全民健身路径点,提升改造10个农民体育工程。
十一、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继续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陈塘港、城区内河、“散乱污”企业(作坊)等综合整治,完成城区雨水管道清淤58公里,新建城乡污水管网322.6公里,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276家。滨海污水处理及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城区、潭头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建成运行。“绿化长乐”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全区植树造林7908亩,封山育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6.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3%。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滩长制”,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十二、民生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5.02万人,其中:0—17岁的人口占20.3%;18—34岁的人口占24.8%;35—59岁的人口占37.3%;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7.6%。全区常住人口73.9万人,人口出生率12.3‰,死亡率5.7‰,自然增长率6.6‰。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49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687元,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98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461元,增长6.7%。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2%。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全年区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47.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9%。147个民生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138.12亿元,3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20.3亿元。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8959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80套,新增公租房配租429套。依托红十字会、慈善总会、见义勇为基金会、计生协会、老区建设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和关工委开展扶贫济困、医疗救助、老区帮扶、关爱母亲和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1872.73万元,受益群众4.8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