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应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聚力实施“3113”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开启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新征程。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65.1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289.2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0:61.5:3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3万元。按所有制类型分,国有经济增加值325.1亿元,增长6.8%,占GDP比重35.4%;民营经济增加值496亿元,增长2.6%,占GDP比重54%,外商港澳台经济增加值97.5亿元,下降9.6%,占GDP比重10.6%。
年末,全区共辖7个街道、12个镇,含221个行政村、49个社区。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75万人,城镇化率71.27%。年末户籍人口86.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18万人,乡村人口48.75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759人,比上年上升56.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969人,城镇困难人员就业3610人。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75992户,增长11.8%,其中,各类企业17654户,个体工商户57716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22户。新增市场主体8769户,其中,各类企业1706户,个体工商户70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户。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3.0%。实现农业总产值98.3亿元,增长0.9%。粮食播种面积92.0万亩,产量32.4万吨;谷物播种面积53.3万亩,产量25.6万吨;豆类播种面积16.0万亩,产量1.8万吨;折粮薯类播种面积22.6万亩,产量5.0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4万亩,产量39.0万吨;瓜果类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3.7万吨;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2.2万亩,产量20.2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8.9万亩,产量1.2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58.7万头,增长1.7%;全年猪肉产量4.6万吨,增长2.3%;年末生猪存栏36.3万头,增长0.3%;全年牛出栏0.5万头,下降4.0%;年末牛存栏1.2万头,下降0.6%;全年家禽出栏1076.4万只,下降1.2%;全年禽肉产量1.6万吨,下降1.8%;全年禽蛋产量6.5万吨,增长6.9%。水产品产量4.7万吨,增长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80.4亿元,增长2.9%,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全区29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71.5亿元,增长3.7%,其中:长寿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09.2亿元,增长9.7%;长寿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7.9亿元,下降17.6%;其中:钢铁产业实现产值 467.6亿元,增长0.8 %;化工产业实现产值335.9 亿元,增长9.5 %;家居产业实现产值95.9 亿元,下降25.6 %;医药产业实现产值 76.8亿元,增长57.8 %。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 161.7亿元,增长39.4 %;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03.7 亿元,增长15.8 %。
全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397.7亿元,下降0.6%;利润总额66.7亿元,下降41.0%;税金26.4亿元,下降8.1%;收入利润率4.8%,下降3.3个百分点。
全年生铁产量 723万吨,增长7.2%;粗钢产量874.5万吨,增长9.5%;钢材产量928.1万吨,增长35.2%;精甲醇产量156.2万吨,下降2.8%;合成氨产量15.2万吨,增长13.2%;冰醋酸产量48.4万吨,增长22.1%;合成纤维聚合物产量15.4万吨,增长9.5%;轮胎产量466.4万条,下降24.7%;发动机产量1530.2万千瓦,增长3.0%;家具产量302.1万件,下降34.2%;变压器780.0万千伏安,增长64.8%;印制电路板14.5万平方米,增长5.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4.7亿元,下降0.3%。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15.2亿元,下降9.8%。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0.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3亿元,下降5.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6亿元,下降0.9%。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9.4亿元,增长1.5%。
全年公路运输客运量712万人次,增长67.0%;公路运输旅客周转量35893.5万人公里,增长65.9%;公路运输货运量10138.3万吨,下降9.0%;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758203.3万吨公里,下降10.4%。全年水路运输客运量3.1万人次,下降57.5%;水路运输旅客周转量55.9万人公里,下降57.3%;长寿港货物吞吐量2509.6万吨,增长0.29%;长寿籍货船水路运输货运量299.8万吨,增长9.65%;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617867万吨公里,增长7.7%。
公路总里程39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8公里,国道198公里,省道235公里,农村公路3417公里。
新能源纯电动车公交车拥有量250台。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0亿元,增长0.6%。在限额以上单位中,网上零售额增长33.2%;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2.5%。
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1123.2亿元,增长5.3%;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49.0亿元,增长1.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0.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3%,民间投资下降29.9%。
房地产开发投资19.5亿元,下降42.1%;房地产施工面积191.6万平方米,下降 29%;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4.3万平方米,下降81.5 %;房地产竣工面积33.7万平方米,下降49.7%;商品房销售面积27.9万平方米,下降 66.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1亿元,增长43.0%;实际利用外资1041万美元,下降85.7%。
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05个,引资额63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引资额532.3亿元,战新产业引资额214.32亿元,外资项目引资额4.5亿元。招商引资项目中,引进百亿元级项目2个,十亿元级项目16个,亿元级项目44个。
八、财政金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0.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其中税收收入24.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2亿元,增长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1亿元,增长2.5%;教育支出15.8亿元,增长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亿元,下降15.4%;卫生健康支出7.7亿元,总值13.5%;城乡社区支出22.8亿元,增长26.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743.5亿元,增长8.2%;其中住户存款593.2亿元,增长12.5%;非金融企业存款96.5亿元,下降1.8%;广义政府存款53.6亿元,下降12.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526.8亿元,增长8.4%;其中住户贷款174.3亿元,增长1.3%;中长期贷款129亿元,下降1.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52.5亿元,增长12.3%。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95元,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03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0元,增长5.3%。
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824元,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722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36元,增长3%。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85 %,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1.13 %,农村为35.39%。
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万人。
十、科学技术与教育
拥有科研机构数131个,科技成果认定登记118件,完成全国技术认定登记1081件。新增科技型企业10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760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高成长性企业34家、市级研发机构69家,国家科技成果登记778件。新授权专利145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20.73件。
全区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03所(含化工职业学院、民办学校)、教职工9241人,在校学生96885人。其中基础教育机构199所,教职工8426人,在校学生79753人;职业教育机构(含化工职业学院)4所,教职工815人,在校学生17132人。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机构118所,教职工2162人,在校学生16053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1.2%。全区共有博物馆2个,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共有市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市级历史建筑11处。市级非遗项目12项、区级非遗项目72项。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76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革命文物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馆藏国有可移动文物860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95件。
全区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增长4.1%。全年接待游客1125万人次,增长9.7%;旅游接待收入94.3亿元,增长4.7%。年末全区共有国家4A级景区3个。
全区共有医疗机构467家,其中,公立医院6所(三甲医院1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镇卫生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村卫生室199个。全区拥有医院病床位总数5529张,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7.97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2346人,注册护士373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38人,每千人注册护士5.0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人数达到5人。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357个,体育场地面积20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7平方米。我区国际级赛事获1银2铜,国家级赛事获1银4铜,市级赛事获34金24银39铜。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区规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1081.8万吨标准煤,增长1.5%。其中,规上工业用煤785万吨,增长3.7%;规上工业用天然气25.0亿立方米,增长2.0%;规上工业用热力2438.8万百万千焦,增长3.0%;规上工业用电88.3亿度,增长0.9%。
全区年降水量872.6毫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0天。长江长寿段水质保持Ⅱ类,龙溪河、御临河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保持Ⅲ类、Ⅱ类,城市、街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率均达100%。废弃矿山生态修复50.99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32公顷。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完成营造林1.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数15起,下降21%;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6人,下降15.8 %。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
部门排序以文中数据为序: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社保局;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交通数据来自区交通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务委;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区招商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委;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区文旅委;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委;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空气、水质、废物规范处置率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矿山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数据来自区规资局;造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区林业局;安全生产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