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3-08-25来源:石棉县人民政府

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点状散发的疫情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21年石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4.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05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10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8.97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9:33.4:51.7。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7.51亿元,增长8.8%,占GDP的5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06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80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65亿元,增长7.3%。

二、农业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01.7公顷,比上年增长0.3%。其中,大春播种面积4034.7公顷,比上年增长0.2%;小春播种面积567公顷,与上年同期持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428.8公顷,比上年增长3.9%,其中,油料作物495.1公顷;蔬菜3046.8公顷;中草药材886.9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1826.9吨,增长1%。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9895.4吨,增长1.7%;小春粮食产量1931.5吨,增长0.5%。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202吨,增长0.2%;蔬菜产量71328吨,增长1.3%;园林水果产量104631吨,增长9.8%;坚果产量3193吨,下降0.5%。

全年生猪出栏68914头,增长21.9%;牛出栏8231头,下降2.3%;羊出栏40324只,下降0.3%;家禽出栏482713只,增长0.7%;禽蛋产量1077个,增长0.6%。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2万亩,增长4%。农业机械总动力14.2万千瓦,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52户,实现产值131.5亿,增长27.7%。其中,水电企业13户,实现产值53.5亿,增长12.7%;采矿业2户,实现产值0.97亿元,增长22.8%;加工型企业37户,实现产值77亿元,增长4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实现营业收入133.4亿元,增长27.8%;利润总额20亿元,增长44.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发电量203亿度,下降2.9%;铁合金6.6万吨,增长33.9%;电解锌16.7万吨,增长19.3%;石墨及碳素制品2.9万吨,增长52.6%;混凝土产量32.5万立方米,增长32.6%;黄磷3万吨,增长6.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4.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4.2亿元,增长14.7%。其中,民间投资26.4亿元,下降7.3%;工业投资21.3亿元,增长13.0%;技改投资10.6亿元,增长15.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5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21.5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41.2亿元,增长16.1%。

按结构分:基础设施投资23.5亿元,增长20.5%;产业投资23.2亿元,增长11.1%;其中,制造业投资17.6亿元,增长7.7%;民生及社会事业9.9亿元,增长44.2%;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9亿元,下降14.7%。

五、第三产业

(一)交通、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0.73亿元,增长43.2%。

2021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41.32万人次,增长29.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55亿元,增长21.9%。

(二)商贸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4亿元,增长14.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84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增长1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82亿元,增长15.9%;商品零售24.62亿元,增长13.7%。

(三)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6亿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6.33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77亿元,下降4.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05亿元,增长8.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8.23亿元,增长12.2%。各项贷款余额96.56亿元,增长8.6%。

(四)科技、教育

2021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合计1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星创天地1家,技术创新联盟1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7.25亿元,同比增长4.93%。全年获得专利授权77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71件。截至2021年底全县有效发明专利共计63件。

年末共有小学29所,在校学生9212人,专任教师641人;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6610人,专任教师457人;中等职业教育1所,在校学生516人;幼儿园17所,入园儿童4550人。

(五)卫生、文化、体育

年末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3个,其中,医院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床位1166张,卫生技术人员116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367人。

文化艺术事业。全年举办公益展演15余场次,下乡进行广场健身操(舞)培训60场次;指导乡村策划组织文体活动12场次,全年开展脱贫攻坚专题文艺演出12场次。

体育事业。全年参加县级或县级以上比赛45次,参与人数2.6万人次以上。体育场馆全年免费、低收费对外开放13.1万人次,指导和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13次。

六、人口

据公安户籍年报显示,202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19877人,其中城镇人口79904人,乡村人口39973人。人口出生率9.927‰,死亡率9.026‰,人口自然增长率0.901‰。

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常住人口11.4万人,城镇化率76.48%。

七、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1元,同比增长1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84元,同比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22454元,同比增长9.1%;家庭经营净收入5538元,同比增长9.7%;财产净收入2902元,同比增长10.0%;转移净收入7890元,同比增长8.6%。人均消费性支出25503元,同比增长7.9%。其中,居住支出增长8.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7.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2.1%,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7.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3.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30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工资性收入11301元,同比增长10.6%;家庭经营净收入4375元,同比增长11.3%;财产净收入83元,同比增长10.3%;转移净收入1071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261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12.1%,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9%,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6.1%,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0.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9.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

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3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7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8%。年末纳入城镇低保412人,农村低保3135人。资助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100%,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57万余人次。

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8万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4.6万人,居民参保人数4.1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69万人。

八、环境保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总量减排、建设项目管理、重点污染源监管等环保重点工作。2021年单位GDP能耗和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27%和0.09%。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79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9%,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71.91万亩;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石棉境内面积3.9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4.8%,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59.48万亩。全县林地保有量达2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9.86%,巩固并保持“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备注:(1)公报中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