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政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2-11来源:政和县统计局

2009年,政和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决实施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省委八届三次、五次、六次全会的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强县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政和地区生产总值206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729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59454万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77988万元,增长1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8%,上半年增长11%,前三季度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413元,比上年增长13.3%。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5.1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10.6亿元用了10年,而从10.6亿元达到20.6亿元,仅用了5年。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5.5∶27.3∶37.2调整为33.4∶28.8∶3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5和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6969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26973元,增长15.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下降了0.69个百分点。

我县总体尚处在打基础、增后劲、求跨越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与资源要素、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税源基础不稳,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压力巨大;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等等。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695万元,增长5.5%,增幅比上年下降0.8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62827万元,增长7.0%;林业产值28919万元,增长4.7%;牧业产值10947万元,增长1.0%;渔业产值2279万元,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23万元,增长6.1%。

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和产量“双增长”。粮食种植面积223711亩,比上年增加5279亩,其中稻谷面积156990亩,增加3158亩;烟叶种植面积14488亩,增加1099亩;油料种植面积2791亩,增加134亩;蔬菜种植面积78615亩,增加720亩。全年粮食产量89353吨,比上年增加5794吨,增长6.93%,其中稻谷64955吨,增加4804吨,增长7.99%。

2009年政和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

单位 2009年

产 量 2008年

产 量 比上年

增长(%)

粮食 吨 89353 83559 6.93

#稻谷 吨 64955 60151 7.99

#油料 吨 507 442 14.71

食用菌 吨 954 1106 -13.74

茶叶 吨 9956 9463 5.21

水果 吨 17297 17407 -0.63

蔬菜 吨 95203 94759 0.47

禽蛋 吨 1060 1030 2.91

锥栗 吨 9416 8972 4.95

笋干 吨 3923 4081 -3.87

烤烟 吨 2262 1933 17.02

茉莉花 吨 1819 1963 -7.34

三、工业、建筑业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53455万元,增长17.8%,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超10亿元,达105596万元,增长23.7%,规模以下工业产值47859万元,增长6.7%。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新增产值6178万元,拉动规模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从2005年-2009年规模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1.%,实现了产值翻两番。工业增加值完成53254万元,增长15.4%。

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中茶叶加工产值17885万元,增长55.3%;竹木加工产值41298万元,增长40.5%;电力产值9034万元,增长16.9%;矿业产值16892万元,下降5.0%。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88.7%。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6.8%,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6110万元,增长15.4%,实现利税7095万元,比上年增加1950万元,增长37.9%

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0家,完成产值68713万元,增长48.04%。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65.1%。

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200万元,增长38.4%。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3664万元,增长37.9%;其中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2家,完成产值4762万元,下降2.9%;县外省内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8902万元, 增长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1794万元,增长44.1%。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566万元,增长133.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28万元,下降13.4%。2005年-2009年投资总额从2.67亿增加到7.18亿元,年均增长31.9%。

项目投资完成33869万元,与上年对比下降7.2%。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完成13383万元,增长56.4%;农村项目投资完成20486万元,下降27.4%。第一产业投资额为505万元,下降70.2%;第二产业投资额为21924万元,增长4.5%,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完成13256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比重的39.2%;第三产业投资额为11440,下降17.1%。

房地产投资完成13575万元,增长115.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 116473平方米,竣工面积45319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0226平方米,下降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257平方米,下降33.85%。

当年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办项目29个,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当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办项目15个,同比增加2个;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8608万元,高速公路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五、贸易和外经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58万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76016万元,增长13.1%,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总额11224万元,下降1.5%,限额以下商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零售总额64793万元,增长16%;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3622万元,增长19.8%;其他行业2820万元,增长37.1%。

全年完成出口总额1197万美元,下降2.1%;山海协作引进资金实际到资达60700万元,增长30.9%,引进山海协作项目注册资本金7216万元,增长71.2%,其中工业项目注册资本金6226万元,同比增长133.5%。

六、财政、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12795万元,增长23.5%;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8310万元,增长32.3%,税性收入占地方级一般收入比重为79.8%,比2008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909万元,增长44.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2386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2615万元,增长38.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394万元,增长 20.9%,人均居民储蓄存款达6939元。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015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4245万元,增长36.8%。

七、教育、卫生

年末有普通中学11所,在校学生13049人,全年毕业学生 5271人,其中初中毕业3567人,高中毕业1704人;专任教师930人。小学44所,教学点39个,小学在校学生15323人,小学教师1193人。全县共有幼儿园54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52所;幼儿园在园人数 5085人,幼儿专任教师241人。年末普通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76人。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其中县医院1家、中医院1家、妇幼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560张,其中,县级医院拥有380张,卫生院180张。全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4.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221537人。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常住总人口为19.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8‰,人口死亡率为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城镇化水平为34.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7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88元,增长10.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82元,增长6.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83元,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463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98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85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806人;医疗保险人数达22400人,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9200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3200万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032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04人。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快报数据如有出入,以正式年报数为准。

2、政和县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