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进出口受冲击较大,大部分经济指标减速或降速运行。随着本地新冠肺炎疫情得以控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市复工复产复市已逐步达到正常水平,全市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财政收入、工业用电量保持正增长,金融市场稳定,年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
一、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60.18亿元,增长1.6%,增速比去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41.58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130.29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288.31亿元,和去年持平。三次产业占比为25.27:23.26:51.47。按季度增速:第一季度下降7.3%,第二季度增长0.2%,第三季度增长3.8%,第四季度增长7.6%。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26亿元,增长4.9%,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13.46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19.72亿元,增长5.9%;畜牧业产值75.34亿元,增长3.4%;渔业产值10.48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5亿元,增长7.3%。
三、工业生产降幅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8%,降幅比去年扩大9.2个百分点。四大主导产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下降10.7%,医药制药与健康产业下降7.5%,金属制品业下降37.7%,矿产资源加工业下降19.5%。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两位数下降。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1.8%,增速比去年回落14.0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增长53.2%;5000万元以下投资下降45.6%。第一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8.9%,占全市项目投资的比重为4.1%;第二产业项目完成投资下降32.6%,占全市项目投资的比重为12.9%;第三产业项目完成投资下降8.6%,占全市项目投资的比重为83%。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低温。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6%,降幅比去年扩大4.2个百分点。销售面积91.68万平方米,增长16.9%,增幅比去年提高16.1个百分点。
六、消费市场受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1亿元,下降5.8%,增速比去年回落14.6个百分点。其中限上5.87亿元,下降17.5%,限下187.23亿元,下降5.3%。
七、服务业与去年持平。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88.31亿元,和去年持平,增速比去年回落7.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分别提高7.2、0.3、5.5、10.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交通运、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回落11.9、25、16.7、16.6、13.4、6.3、13.2、0.8、31.4个百分点。
八、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2.7%,增速比前三季提高1.3个百分点,比去年回落4.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05亿元,下降4.9%,增速比去年回落6.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87亿元,增长13.5%,增速比去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九、金融市场稳定。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43.19亿元,比年初增长7.3%;贷款余额231亿元,比年初增长26.7%。存贷比52.1%,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
十、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16.98亿千瓦时,增长11.8%,增速比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4.41亿千瓦时,增长4.1%,增速比去年回落1.7个百分点。
十一、外贸出口收窄。全市进出口27.2亿元,下降5.0%,增速比去年回落3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