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担当领头羊,领先中西部,百强再进”的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创新丰城、低碳丰城、森林丰城、秀美丰城、和谐丰城,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87.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增速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03亿元,增长3.7%,增幅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4.40亿元,增长17.2%,增幅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4.47亿元,增长16.4%,增幅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33.20亿元,增长19.8%,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2011年,我市人均GDP达到21500元,比上年提高22.0%。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39817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国税完成134817万元,比上年净增收21031万元,增长18.5%;地税完成154050万元,比上年净增收15419万元,增长11.1%;财政完成50950万元,增长120.5%。财政总收入中,非税收入55414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6.3%,比上年上升6.6个百分点。
2011年,我市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1:52.8:29.1调整为17.0:53.6:29.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上升了0.3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占经济总量达83.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11年,全市从业人员67.3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6.04万人,乡村51.36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3.26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3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80万人。当年城镇新增从业人员3.21万人,比上年增长2.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12%,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41.71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2.25亿元,增长2.9%;牧业产值19.90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8.57亿元,增长1.9%。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2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7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36万公顷,增加0.02万公顷,增长0.8%;棉花种植面积226公顷,比上年略增;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61万公顷,减少0.32万公顷,下降16.6%。全年粮食总产量100.38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早稻产量39.70万吨,增长12.3%,二季晚稻产量49.94万吨,增产3.7%;油料作物总产量4.33万吨,增长6.7%,其中花生总产量2.67万吨,增长10.3%,油菜仔1.35万吨,增长2.3%;棉花总产量305吨,下降7.8%;蔬菜瓜果总产量45.27万吨,下降24.8%。
积极稳妥进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林区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年末实有造林面积3667公顷,当年育苗面积30公顷,苗木产量2000万支,幼林抚育333公顷;花卉种植面积50公顷,各种切花切叶1000万支,盆栽植物200万盆。全年木材采伐量3.52万立方米,各种竹材采伐量482万根。
全年生猪饲养量131.52万头,比上年减少1.8万头,下降1.3%,其中出栏81.00万头,增加0.2万头,增长0.2%;年末存栏50.51万头,减少2.0万头,下降3.8%。家禽饲养量为1958万羽,比上年增产80万羽,增长4.3%,其中出笼1182万羽,增加61万羽,增长5.4%;存笼776万羽,增加19万羽。肉类总产量为8.58万吨,增长2.6%。禽蛋总产量2.61万吨,增长4.4%。
2011年我市渔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为23.9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9.0万吨,增长2.5%。其中鱼类总产量7.54万吨,比上年增加0.51万吨,增长7.3%;贝类产量0.19万吨,下降69.4%;珍珠产量52吨,比上年增加17吨。全市有渔业从业人员17310人,拥有机动渔船931艘,渔业机械5848台,约15827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459.02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0.94亿元,增长30.0%。全市工业增加值133.20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33亿元,增长20.4%。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指标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下图表。
2011年末,我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8.8平方公里,落户园区的企业210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已投产的工业企业89家,在建工业企业105家,非工业企业13家。全年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7亿元,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43亿元,下降25.7%;企业投资60.44亿元,下降15.2%。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29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园区企业全年缴纳税金11.04亿元,增长12.5%。园区招商实际资金48.78亿元,增长4.6%,园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总产出33.15亿元,贡献税收1.25亿元。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6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5%,比上年下降0.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纳税额19.11亿元,增长13.4%。企业资产合计270.13亿元,负债合计169.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4.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1.20亿元,增长3.1%。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单位34个,年底从业人员20608人,增长21.9%,完成建筑业产值2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实现利润11384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2.7%和2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非国有资金投资151.78亿元,占总投资额72.3%,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3.85亿元,增长29.3%,其中新建项目投资14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扩建项目投资42.43亿元,增长145.3%。按行业分类,采矿业投资5.22亿元,增长28.2%,制造业投资124.53亿元,增长29.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2.31亿元,增长137.6%;交通运输业投资8.55亿元,增长22.2%;房地产业投资14.43亿元,增长1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投资17.23亿元,增长6.2%;教育投资1.75亿元,下降37.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3.35亿元,增长1003.6%。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工业投资132.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工业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68.1%,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
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11.04亿元,增长27.9%;房屋施工面积135.64万平方米,增长0.8%;房屋竣工面积63.27万平方米,增长28.9%;商品房销售面积54.55万平方米,下降2.8%;销售额23.53亿元,增长68.7%。
2011年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3.04亿元,新开工住房7332套,其中廉租住房1504套,经济适用房120套,棚户区改造5658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894户,竣工401户,竣工面积32080平方米。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1.09亿元,增长19.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亿元,增长12.6%。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10.49亿元,增长24.5%。
2011年,我市外贸外贸增长迅猛,实现外贸出口额107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7%。
在这一年里,我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成果丰硕。2011年共新签协议(合同)141个,客商协议投资299.7亿元。全年引进外资工业项目2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60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引进市外境内项目139个,其中工业项目54个;实际引进市外境内资金39亿元,增长13.3%,其中工业项目37.6亿元,占引进市外资金的96.4%,增长13.2%。到2011年末,全市共有外资注册企业32家,外资企业年末就业人数5200人,比上年增加700人,增长15.6%。
六、交通、邮电
随着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物流量不断增大。2011年全市(除铁路系统)实现货物运输量2567万吨,比上年增长3.2%,在货运量中,水路货运量1659万吨,增长1.0%;公路货运量908万吨,增长7.3%。全市货运周转量362943万吨公里,增长22.0%。水路货运周转量319364万吨公里,增长24.3%;公路货运周转量43579万吨公里,增长7.4%。全年公路客运量89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客运周转量33995万人公里,增长8.4%。
2011年我市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437万元,比上年增长8.5%。2011年末,我市电话装机容量达21.2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63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3.32万户,农村用户7.31万户;全市住宅电话达到9.48万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2.54万户,农村住宅电话6.94万户。电信移动电话用户为5.18万户,增长1.0%。电信互联网终端总用户3.60万户,增长7.8%。移动电话用户40.07万户,增长8.0%。全市通电话的行政村551个。2011年,我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2部,比上年增加了1部。我市邮路总条数4条,邮路总长度497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3499公里。邮政部门全年发行各类报刊59789份,增长13.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1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3.98亿元。比上年增收6.43亿元,增长23.3%,其中中央收入11.74亿元,增长22.1%;地方收入22.13亿元,增长23.9%。在地方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9.43亿元,增长17.4%;企业所得税1.12亿元,增长42.8%;其他收入5.54亿元,增长106.3%。在财政总收入中,乡镇(街道)财政收入共完成19.25亿元,增长32.2%。乡级财政总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56.6%,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所有乡镇(街道)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6个,比上年增加1个,5000万元至亿元的4个。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教育类10.6亿元,增长28.6%,医疗卫生类支出4.23亿元,增长19.0%,住房保障支出1.73亿元,增长70.8%。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28.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7%,其中单位存款64.27亿元,增长3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1.08亿元,增长16.5%;所得者权益6.63亿元,增长20.0%。年末贷款余额133.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1.48亿元,增长30.4%;中长期贷款余额68.43亿元,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中,个人贷款19.38亿元,增长25.2%。
全年保费收入17095万元,增长9.7%,其中财产险类保费收入1348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人身险、寿险类保费收入3608万元,增长2.1%。全年保险理赔及给付支出6034万元,其中财产险类理赔及给付5995万元;人身险、寿险类理赔及给付3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我市教育继续深化改革,调整教学网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师资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到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454所,下降6.4%,其中普通中学49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402所。各类在校学生(不含幼儿园及成人教育)23.57万人,比上年减少0.5万人,下降2.1%,其中高中在校生2.05万人,增加0.13万人;初中在校生人数7.13万人,增加0.15万人;职中在校生0.65万人,减少0.31万人;小学在校生13.80万人,减少0.47万人。2011年,我市万人在校生人数为1988人,比上年减少1.9%。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32万人,比上年增加233人。其中普通中学0.47万人,增加33人;小学0.63万人,减少39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比上年提高1.0点。
201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小学升学率为100.0%,参加2011季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人数8441人,比上年减少959人,下降10.2%,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的考生人数6368人,其中二本以上的人数为2733人,比上年增加338人,增长14.1%。
2011年末,我市市属单位共有技术人员1.44万人,增长9.4%,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6136人,增长1.2%,农业技术人员417人,卫生技术人员2577人。
2011年,全市共完成科研项目62个,比上年增加14个,其中完成省地级科技项目58个,通过上级鉴定验收的有50个;全年科技项目新增产值5.00亿元,新增利税1.60亿元,分别增长25.0%和23.1%。科技项目获设区市以上科技成果奖5个,全年财政列支的科技经费2344万元,比上年增长61.2%。截止年末,高技术产业企业35个,比上年增加9个;高技术产业总产值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申请专利数144件,增长176.9%。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文化事业机构6个,全年共创作各类剧目3个,演出257场次,观众人数10万人次。电影放映单位25个,放映电影7813场次,观众人数达142万人次。全年共发表各种文艺作品463件,增长114.4%,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125件,增长98.4%。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14.5万册,增长2.1%。全市共有乡级广播电视站31个,卫星地面接收站5个。有线广播电视网覆盖全市32个乡镇。有线电视已开通节目2套。其中自办节目2套。市电视台自办节目栏数6个。自行采编并选送地级以上广电台的节目共913条,被上级台采播的有422条。年末实有有线电视用户9.45万户,增长26.6%,其中农村用户7.01万户,增长35.8%,市区用户2.73万户,增长7.9%。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2家,其中综合医院9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1家、街道乡镇卫生院32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疾病防治医院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年末共有病床3647张,卫生技术人员3603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366人,注册护士1353人。
2011年,全市共有专兼职体育服务管理人员585人,体育运动组织(含业余)570个,业余运动员1.8万人,体育运动和各类健身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年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100次,参加竞赛活动的人数达到13.3万人次。年末实有等级运动员166人,比上年增加5人。全年参加设区市以上组织的各种体育竞赛中,共获奖牌35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3枚。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8.30万人(公安年报数),比上年净增加1.10万人,增长0.8%。农业人口100.87万人,非农业人口37.43万人,分别占户籍人口的72.9%和27.1%。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74.17万人,女性人口64.1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6:100。全市户籍人口中,18岁以下人口36.56万人,18-35岁人口38.16万人,35-60岁人口46.27万人,60岁以上人口17.30万人。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4.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1.93万人,城镇化率31.27%。
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17323人,出生率为13.04‰,比上年下降0.2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068人,死亡率为5.32‰,下降1.2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72‰,比上年增长0.99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76.26%,比上年增长6.16个百分点。
十一、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数量的大量增多,环境污染现象会逐渐明显。由于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对保护环境的投入增加,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得到抑制。环保部门加大对环境的监测力度,由去年监测的31家企业增长到77家。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933万吨,工业废水处理量1091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438亿标立米,二氧化硫排放量5.16万吨,二氧化硫去除量10.26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55万吨,工业粉尘去除量258.3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7.5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55.0万吨,环境噪声达标面积22.5平方公里。
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294元,比上年增加3511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6元,比上年增加3776元,增长24.6%;全年劳务输出31.06万人,增长12.7%,劳务收入22.91亿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7863元,增加1338元,增长20.5%。据农村住户调查,2011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67辆,比上年增长4.7%,固定电话43部,减少14.0%,移动电话176部,增长12.1%,彩色电视机121台,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4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6%。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1697元,增长16.1%。
至2011年末,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5万人,增长12.1%。年未实有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人数2.98万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2.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办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0.48万人,征缴养老保险金30658万元,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9.79万人,参保率达到100%,全年单位和个人缴纳保险金12501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给农村居民带来实惠,全市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医疗合作的人数107.33万人,参合率达99.3%,全年医疗费报销支出22689.8万元,增长64.1%。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由于国家从2010年开始对城乡划分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范围进行了较大调整,所以城镇人口及城镇化率与往年无可比性。
3、2010年由于教育小区房屋销售面积大,单位售价相对低,造成全年销售额偏小,而2011年总销售面积略少于上年,但销售额增长幅度较大。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