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牡丹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23-06-10来源:牡丹江市统计局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频发的叠加挑战,全市上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应变、主动作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大局总体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25.7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5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3.9亿元,同比下降0.1%;第三产业增加值500.3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24.2∶21.5∶54.3调整为2022年的25∶20.9∶5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148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

截止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41.1万人,其中市区83.9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44.7万人,乡村人口96.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户籍城镇化率)为6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20.4万人,女性人口120.7万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为99.8:100。全年全市出生人口6682人,比上年减少887人,出生率为2.8‰;死亡人口16593人,比上年减少698人,死亡率为6.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480人,比上年增加4097人。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其中:衣着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2.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3%、食品烟酒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2%。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3%,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9%。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42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粮食总产量306.1万吨,同比增长3%。其中,水稻产量30.6万吨,同比下降7.1%;玉米产量226.8万吨,同比增长3.4%;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21.6万吨,同比增长1.7%;大豆产量43.1万吨,同比增长20.1%。粮食种植面积65.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6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2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万公顷。全市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达到93家,220个产品,其中绿色食品企业87家,绿色食品产品161个,有机食品企业6家,有机食品产品59个,全市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532万亩。

全市年末生猪存栏75.6万头,同比下降9%;牛存栏32.8万头,同比下降2.3%;羊存栏36.5万只,同比增长0.4%;家禽存栏544.1万只,同比下降8.5%。猪肉8.8万吨,同比增长1.2%;牛肉3.7万吨,同比下降5.6%;羊肉0.7万吨,同比下降5.4%;禽肉1.7万吨,同比下降0.5%;禽蛋4.6万吨,同比增长0.7%;生牛奶2.2万吨,同比下降8%。

全市人工造林460公顷,同比下降68.4%;封山育林2053.3公顷,同比增长2.7%;退化林修复526.7公顷,同比下降3.5%;森林抚育面积273.3公顷,同比增长412.5%。全市水产品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6.8%。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59.2万千瓦,同比增长2.6%;拥有农用拖拉机11.2万台,同比增长0.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1万吨,同比下降0.1%;农药2829.9吨,同比下降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截止202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6.5%,制造业增加值下降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52.3亿元,同比下降5.7%。从主要行业看,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造纸和纸制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5%,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7%,食品行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和饮料、烟草制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专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26.2吨,同比下降31.5%;中成药产量147吨,同比下降17.6%;机制纸及纸板产量22.6万吨,同比增长16.2%;饮料酒产量7461万千升,同比下降22.3%,其中啤酒产量7296.9万千升,同比下降22.4%;橡胶轮胎外胎产量365.6万条,同比下降23.9%;电焊机产量1.7万台,同比下降17.4%;水泥产量53.4万吨,同比下降45.2%;发电量7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其中火力发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3%,水力发电量1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3%,风力发电量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

截止2022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02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9亿元,同比下降18.4%;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截止2022年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投资同比下降20.7%;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6%,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8.6%。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同比下降20.4%;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27.8%。从投资规模看,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48个,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开复工项目的22.3%。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5.8亿元,同比下降42.8%。全市房屋施工面积9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7%,其中住宅71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5%;新开工面积2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4%,其中住宅2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9%;商品房销售面积6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9%;商品房销售额29.7亿元,同比下降33.5%。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4%。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2%;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11.1%。

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332户,营业额同比下降1.4%。批发零售业企业303户,销售额同比下降1.5%;住宿餐饮业企业29户,营业额同比增长12%。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市共实现进出口总额267.1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出口总额120.7亿元,同比增长40.8%;进口总额146.4亿元,同比下降5.1%。

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7.8亿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7.6亿元,同比增长42.1%;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总投资0.7亿美元,同比下降3.1%。

七、交通和旅游

全市公路客运量491万人次,同比下降29.3%;旅客周转量2.3亿人公里,同比下降44.9%;公路运输货运量2173万吨,同比下降2.6%;货物周转量3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民航起落4370架次,同比下降34.1%;旅客吞吐量43.8万人次,同比下降40.9%。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96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96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10.1%。

八、财政和金融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2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4.7亿元,同比增长17.6%。

全市税收79.7亿元,同比下降16.7%。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41.4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02.4亿元,同比增长17.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8.9亿元,同比增长0.0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41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35元,同比增长3.3%。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6.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36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6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9.9万人。

十、社会事业

全市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所,招生1091人,在读2708人,毕业675人;现有高校7所,招生2.4万人,在校7.5万人,毕业2万人;普通中学(初中、高中)108所,在校生8.7万人;普通小学113所,在校生8.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793人;幼儿园415所,在园幼儿3万人。

全市全年科技成果登记16项;签订技术合同345项,成交金额15亿元。

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用户39.7万户,同比下降9.6%。

全市国内体育比赛获得金牌61枚、银牌53枚、铜牌67枚;举办全民性运动竞赛79次,参加人数3.8万人。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4、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住宿企业、餐饮企业,统计口径为:①批发业(包括外贸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包括2000万元,下同);②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③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④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

5、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