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努力建设幸福于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 全县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742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938万元,增长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2780万元,增长12.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5.2%,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7508万元,增长13.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7.8%,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年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2544元,比上年增加2168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由上年18.9:49.7:31.4调整为本年的17.1:51.5:31.4,经济结构呈二三一格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2.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11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占GDP比重66.2%,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1067.9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537.5万元,增长24.4%。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7.55%,同比提高0.46个百分点。全年各项税收收入71919万元,比上年增长27.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8.7%。全县财政总支出221369万元,比上年增长25.5%。
物价总水平上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5.3%。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居住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上涨12.2%、5.5%、2.3%、0.7%、0.7%、0.5%和0.3%,交通和通讯类消费价格下降0.4%。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农业产值133988万元,增长9.1%;林业产值15352万元,增长14.0%;牧业产值95719万元,增长19.1%;渔业产值34890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67万元,增长13.1%。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49070亩,比上年减少580亩,粮食总产量252986吨,比上年增产5778吨;蔬菜产量201411吨,比上年增产4020吨;全年水果总产量84243吨,比上年增产8843吨,其中,脐橙产量65323吨,比上年增产7323吨;肉类总产量42807吨,比上年减少209吨,生猪出栏307153头,比上年增加2097头;牛奶产量50132吨,比上年增加16508吨,奶牛存栏9950头,比上年增加599头;水产品产量24174吨,比上年减少450吨。
林业生产保持稳定。2011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林产品总产量5807吨。
农业生产进一步改观。2011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8174千瓦,比上年增长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934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县GDP比重达4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0568万元,可比价增长14.9%。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90871.7万元,实现销售产值1385679.4万元,工业产产销率99.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1694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52541.8万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50.2%,比上年提高59.6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9305万元,比上年增长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76988万元,增长23.4%;城镇投资648167万元,增长30.2%。在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26827万元,下降33.4%;第二产业投资311688万元,增长39.6%;第三产业投资288442万元,增长17.3%。
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4488万元,比上年下降2.7%。商品房施工面积72499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2%;商品房竣工面积23418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1.5%;商品房销售面积31932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8%,商品房销售额103863万元,比上年下降14.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17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6029.6万元,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144万元,增长13.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05421.3万元,增长24.6%;零售业零售额193482.8万元,增长13.9%;住宿业零售额308.6万元,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27960.9万元,增长16.8%。
对外经济成效明显。2011年,全县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64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6%,其中出口总额5155万美元,增长47.7%。全年外商直接投资64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实际引进内资17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2011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27.689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3031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1%,完成旅客周转量6946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2%。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11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4.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8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0.6万户,增加0.0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8万户,增加7.8万户。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63部/百人。互联网上网用户2.9万户,增加0.6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10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国内旅游接待99.3万人次,增长27.0%;入境游客4.6万人次,增长21.1%。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旅游外汇收入5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9%。旅游就业人数2360人,比上年增长34.9%。接待红色旅游人数7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入境游客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2%。红色旅游收入513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9%。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300人,间接就业人数约3500人。
七、金融
金融业稳健运行。201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实现1144324万元,比年初增加203192万元,其中单位存款261473万元,比年初增加45552万元,居民储蓄存款870177万元,比年初增加15227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0042万元,比年初增加105129万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138379万元,比年初增加29889万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458所,其中幼儿园93所,小学315所,普通中学45所,职业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专任教师9589人,比上年增加687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34676人,其中中学生79372人,小学生12542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100%。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2011年,全县有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14次;乡镇文化站23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92次;图书馆1个,有藏书12.2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2043件(套),参观人数30.52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5%。
卫生服务能力增加。2011年末,全县共有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58个;全县拥有病床数1882张,比上年增长10.1%;全县拥有执业医师653人,执业助理医师273人,注册护士1153人。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县人口状况。201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35553人,比上年末增加14622人。其中非农人口185141人,占总人口17.9%。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1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25312元,比上年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1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3931元,比上年增长10.0%。
十、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1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7.35万人,比上年增长1.4%。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4.5%。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1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5094人,比上年末增加5018人,其中参保职工36456人,参保离退休人员863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2129人,比上年末增加225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1060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23117人,比上年末增加1497人,其中参保农民工8204人,比上年末增加119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2400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0712人。全年共有42626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7739人,农村居民34887人。
注: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指标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