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4-02-19来源:洛宁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全县经济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县社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1169451万元,同比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27698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6864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86969万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5618万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为23:50:27,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

201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1%。八大类商品呈7涨1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幅度最大,达17.3%;其次是衣着类上涨幅度为1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9.1%。

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2010年价格为100)
项    目                   指  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            107.1
# 服务项目                  98.4
食  品                      117.3
# 粮  食                    110.1
肉禽及其制品                123.5
蛋  类                      125.1
水产品                      117.7
鲜  菜                      106.3
鲜  果                      153.4
烟  酒                      103.2
衣  着                      111.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6.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2
交通和通讯                  102.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0.9
居  住                      103.3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城镇非私营从业人员21028人,城镇在岗职工18997人,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7469元,比上年增长17.8%。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8.3万人次。

二、农  业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7.7万亩,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2828吨,下降5.4%。其中,夏粮产量132227吨,下降1.3%;秋粮产量120601吨,下降9.5%。蔬菜面积3.0万亩,增长7.1%;油料面积10万亩,下降-27.0%;棉花面积1290亩,下降15.6%;烟叶面积  13.2万亩,增长2.1%;小麦面积45.4万亩,增长0.4%;玉米面积24.3万亩,增长0.4%。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2010年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252828吨            -5.4
# 夏  粮        132227吨            -1.3
秋  粮        120601吨            -9.5
油  料           7910 吨             11.4     
棉  花             72吨            -27.2
蔬  菜          70074 吨             0.3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畜禽存(出)栏数量如下:

产品及畜禽名称    2011年产(存、出栏)量  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             26056吨             6.0
奶类总产量             10703吨           -10.0
# 牛  奶                413吨           -35.0
禽蛋总产量             14683吨             2.5
牛当年出栏数           9.9万头           -17.1
牛年末存栏数           12.26头           -13.4 
生猪当年出栏数        11.9万头            -2.4    
生猪年末存栏数        11.0万头           -16.6   
羊当年出栏数          9.8 万头            42.0
羊年末存栏数          9.3万只           -15.4
家禽当年出栏数        246万只            14.3
水产品产量             300 吨             6.7

林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7.8万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7.5万亩,栽植树木150余万株。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9.1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农用拖拉机达11566台,比上年减少4495台;全年农村用电量3429.7万千瓦时,增长12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6.2万亩,比上年增长1.9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    919177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74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8.1 %。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55645万元,增长19.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07827万元,增长27.1%;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12855万元,增长26.0%, 其它企业完成增加值48428万元,增长38.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1996万元,增长18.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42678万元,增长34.0%。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0862万元,增长25.5 %。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8974万元,增长40.6%。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207744万元和173582万元,分别增长33.3%和    40.2%。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2011年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36613万千瓦小时     -1.4     
黄  金                       156千克     -13.8
含量金                      3009千克     -26.3
含量银                     11011 千克    -40.7
铅金属含量                   39299吨     12.9
锌金属含量                   7063 吨      -15.1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14839万元,比上年增长24.1 %。建筑业增加值67792万元,同比增长6.4%。建筑企业效益继续提高,实现利润44146万元,增长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51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13676万元,增长26.4%。全年在建工业项目343个,竣工269个,其中,在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93个,竣工228个。全年第三产业投资406917万元,增长18.2%,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175546万元,增长66.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64256万元,增长12.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2330万元,增长36.7%。全年民间投资完成849573万元,增长33.9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5840万元,增长22.1%。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03849平方米,增长19.2%。商品房销售额达54882万元,增长45.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趋旺。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8.2%。按地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2131万元,增长19.0%;乡镇消费品零售额109871万元,增长16.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281万元,增长3.3%;零售业零售额265672万元,增长19.0%;住宿业零售额3056万元,增长17.0%;餐饮业零售额53993万元,增长20.2%。从营销业态上看,超市、专卖店、连锁店、量贩等生意火爆,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从商品销售看,住房、家用电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通讯产品、家装材料以及教育、旅游正在成为持续升温的大众消费热点,这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年进出口总值492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8%。其中,出口总值3982.3万美元,增长42.5倍;进口总值940.5万美元,增长145.5%。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个,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3038万美元,占目标比重102%。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8.6亿元,占目标比重112%,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4.11亿元,占目标比重111.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完成,客运量622万人;货运量139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755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完成旅客周转量达4632万人公里,增长20.6%。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02.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本地电话年末用户达2.6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22.4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达27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旅游总收入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1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999万元,同比增长28.4%;地方财政支出144558万元,同比增长22.6%。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20630万元,同比增长91.7%;地税部门完成15678万元,同比增长17.6%;财政部门完成7691万元,同比下降24.4%。

金融秩序运行平稳。2011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5235万元,比年初增加90963万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64113万元,比年初增加3028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2362万元,比年初增加52508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507万元,比年初增加29264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3567万元,比年初增加2482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9940万元,比年初增加6400万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68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40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6549万元。全年赔付额1181.6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925万元,人寿险赔付额556.6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11年,全县普通高中4所,招生2773人,在校生6588人。普通初中36所,招生5653人,在校生19144人。小学319所,招生7965人,在校生49007人。幼儿园9个,在园儿童1265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招生1339人,在校生2753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招生13人,在校生108人。高级中学入率61.4%;初级中学入学率97.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8所,培训学员20560人次。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年末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 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无线数字电视多频道发射覆盖我县边远山区十个乡镇,入户7500户,对广播电视盲村安装“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4124套。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5%,电视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用户6万户。县级电视台周播出时间119小时,县级广播电台日播出时间6小时。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个,床位1460张。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972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632人,注册护士340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人员131人,妇幼卫生机构人员138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0个,床位570张,卫生技术人员265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13场次,参加运动员5500人次。全县在校生体育达标率达90%。

十、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逐步加大。年末,全县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68人,环境监测人员20人,环境监测站1个。全县建成 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 1个,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日集中处理污水1.3-1.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以上。全年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51.56万人,常住人口42.22万人。出生率10.57‰;死亡率5.36‰;自然增长率5.21 ‰。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2元,同比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660元,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5196元,同比增长19.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55元,增长18.1%。

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2138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11509人;行政事业养老保险职工5128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26318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342.3万元,增加263.3万元;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0633人,比上年减少1177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254.8万元,比上年增加5241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3969人,比上年增加40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982人,发放抚恤、补助金1942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