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财政收入水平较低,支出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低,实施的大项目较少,“工业强区”战略缺少骨干企业群体支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信访等方面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经济总量
全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实现1337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13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534588万元,增长17.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 344733万元,增长14. 6%;第三产业增长加值751290万元,增长10.7%。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3.8:40.0:56.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03703万元,同比增长24.9 %。其中,种植业产值50712万元,增长12.5%;林业产值8043万元,增长75.6%;畜牧业产值38900万元,增长15.7%。
种植业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51424吨,是自2005年区划调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比上年增长14.3%;蔬菜产量97337吨,增长17.7%;水果产量4253吨,下降36.1%。由于受城中村改造、燕都新成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农作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5580亩,其中,粮食作物114150亩,比上年减少930亩。
高效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新建日光温室大棚32500亩,新建冷棚3000亩。
林业生产取得可喜成果。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6000亩,同比增长27.7%。基中,荒山造林5500亩,坡地造林3600亩。全年新增经济林36000亩,义务植树60万株,完成大地育苗200亩,容器育苗150万杯,均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
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38900万元,同比增长15.7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7.5%。猪、牛、羊和家禽饲养量分别为99998头、14451头、89614头和578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15.1%、43.1%、15.2%和64.2%。
水利工作取得新成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完成饮水安全工程1处,新打水源进6眼,解决了600多人饮水难问题。农田灌溉取得新成果。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9处,新增灌溉面积7200亩,改善灌溉面积2300亩。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9703亩。其中,大凌河重点治理区完成19303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11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379126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私营工业总产值1214915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8.1%,同比增长41.08%;个体工业总产值1452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5%,同比增长19.5%。全部工业增加值344700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4.6%。
规模以上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到2011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42户,比上年同期增加5户。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为10748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工业总产值1092804万元,同比增长22.01%。其中,重工业产值1038163万元,增长22.32%;轻工业产值54641元,增长16.51%。重工业所占比重为94.9%,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84400万元,增长16.1%。
重点骨干企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朝阳金达钼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和朝阳通宇重型矿山机械有限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55688万元、113983万元、23079万元和1571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86%、3.65%、2.87%和34.16%。以上4家企业共完成产值549906万元,同比增长17.88%,4家企业产值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32%,仍然是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06614万元,同比增长21.82%,产品产销率92.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27939万元,同比增长15.28%;实现利润总额69411万元,比上年增加23595万元,实现应缴增值税17854万元,增加379万元。
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52409.9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朝阳金达钼业有限责任公司95881万元,增长85.6%;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45460万元,增长14.89%;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9412.5万元,增长17.5%;朝阳无线电元件有限责任公司1594.1万元,增长122.45%。
工业企业生产用电得到有效保障,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日益突出,在区经济主管部门的合理计划和多方协调沟通下,我区规模以上工业的生产用电得到有利保障,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为36643.9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93%;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0118吨,下降3.08%。万元工业总产值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呈现降低趋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为20.5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6.52%。
四、建筑和交通业
建筑业仍保持了稳步的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9855万元,同比增长35.7 %。全区67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全年共签订承包合同额 827566万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8881万元,同比增长35.7%。实际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22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14.6万元/人,上缴税金和实现利润分别为34490万元和28505万元。以上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骨干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区建筑施工龙头企业朝阳市闳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建筑业产值79019万元,同比增长19.3%。朝阳市鹏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双塔区双城建筑工程公司分别完成产值49675万元和39469万元。
交通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年投资675万元,新建油路17.8公里;投资185.6万元,完成公路中修24公里。较好地完成了公路绿化任务,投入资金39万元,完成了凌孙线、孙牤线公路绿化里程13公里。环城公路建设扎实推进,朝阳环城公路双塔区段15.4公里,涉及全区4个乡(镇)街、6个村、410户农户,征收补偿工作难度较大,区委 、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到年底,地上物征收工作基本完成。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92814万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92814万元,增长42.1%,在城镇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72222万元,增长 106%;房地产开发投资320592万元,增长了21.6%。
房地产开发业持续发展。30户有开发量的房地产企业全年完成商品房住宅投资275992万元,商品房投资占全部房地产投资额的80%以上。全年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394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 7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04184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07万平方米,肖家置业、新宇、万恒、金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均完成了亿元以上的投资额,分别达到18880万元,38582万元、18184万元和18650万元,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45个,其中,总投资超亿元项目5个、总投资5000万元到1亿元项目10个。朝阳电源有限公司年产集成一体化电源50万台、军品电源30万台、民品电源120万台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正在平整土地和建设围墙;中山村城中村改造二期工程总投资3.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榆树林村城中村改造二期工程总投资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6栋回迁楼主体已竣工。
六、商贸服务业
2011年消费市场进一步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549.9万元,同比增长18%。按行业划分:批发业80560.2万元,增长19%;零售业398954.2万元,增长17.8%;住宿业3192.1万元,增长8.2%,餐饮业65843.4万元,增长19.3%。按城乡划分:城镇535396.1万元,增长18.1%;乡村13153.8万元,增长17.6%。
经营网点进一步增加。全年新增连锁店铺12家,新升级改造农贸批发市场1家,新增家电以旧换新销售网点3家,到年底全区共有家电下乡销售网点36家。
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年新建、续建项目共30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个、总投资1.2亿元;新建项目26个、总投资15. 4亿元。朝阳市博爱医院、钟爱一生影楼、朝阳华运商务会馆、隆泰渔港、丽海明珠大酒店、梦回唐朝KTV、春华源商务宾馆、格林豪泰酒店等9个项目已竣工营业;华府万国大酒店、富斯顿大酒店、朝阳诚捷运输有限公司、鞍凌商务休闲宾馆、骆驼山子生态旅游区文化交流中心、朝阳市桃花岛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朝阳双塔区中军老年公寓等23个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龙山商业街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大了资金投入和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了整个商业街道路、排水、路灯、井盖、理石路面等基本情况台账,定期检查、及时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业户和顾客安全。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完成全口径招商引资额43.66亿元,为年计划的118%,同比增长61.7%;完成省域外招商引资额19亿元,为年计划的146%。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7个,河北客商投资10亿元的朝阳瑞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与葫芦岛客商投资19亿元的朝阳凤凰新成开发项目和浙江客商投资4亿元的五星级华府万国大酒店等重大项目均已建成运营。
利用外资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2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00.2%。成功引进了朝阳金达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朝阳德兴贸易有限公司两个外资项目。
对外贸易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外贸出口1200万美元,朝阳金达钛业有限公司、朝阳盛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和北方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出口额均超过了300万美元。
八、财政和市场物价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39万元,同比增长35.5%,增加收入1312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43119万元,增长32.5%;非税收入完成6920万元,增长58.5%。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7266万元,增长33.2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33万元,比上年增加262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857万元,增加1323万元;教育支出11606万元,增加196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 914万元,增加39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14万元,增加347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940万元,增加569元;农林水事务支出7547万元,增加2998万元。
物价指数继续上涨,食品类价格持续走高。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上涨5.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4.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3%。
九、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科技入库项目15项,申报省、市科技项目11项。特种钢冶金研究院建设项目、黄金米开发项目、超声波除垢器项目、变风除尘器项目和自动增压往复泵项目等受到省市高度重视,并列入了重点扶持项目,朝阳力宝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特种钢研究院建设项目获省扶持资金300万元,朝阳华兴粮食开发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11年,朝阳金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朝阳力宝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都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朝阳海林波纹管有限公司、朝阳格林特工业环保有限公司和朝阳多元合金铸造有限公司增均获省级科技创新基金奖励。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成功签署并实施了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主要是冶金质量及过程控制的分析检测技术服务、新型耐高温耐磨焦衬板制造技术、树脂砂钢件应用技术及高质量泵业铸件的研发技术等。注重技术宣传、技术培训,科普工作进一步提升。以技术活动周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科技宣传材料1万余份解答;进行科技咨询2万余人次;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次,培训科技带动人、技术中介带动人、农民经纪人和实用技术人才1千多人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区财力投入资金660万元,美化、净化、亮化了中小学校园环境,完善了档案管理等软、硬件设施,有效改善和升级了办学条件,在11月中旬的省检中以306的良好成绩顺利通过验收。教师整体素质再获提升。全年开展了8次教师培训,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提高,交流研讨等多样化的培训制度,全年新招聘教师59名,进一步充实了教师队伍,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素质教育工程扎实推进。上半年,区教育局承办了全市“扣动心灵、自主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现场会并作典型经验介绍,活动成果被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广泛参观学习。教育公平化进程不断加快,秋季开学,区直中小学新生入学全部实行了阳光分班,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好评。课程改革获得新进展,以“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为主要内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走入课堂,学校实施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显著增强,切实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音体美、心理健康等各类课程开齐开足,举办了蓝球赛、大课间操评比、轮滑赛、校园师生“十佳歌手”大赛等多样化文体活动,并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良好习惯教育和校园卫生等各项工作抓到实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全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农村文化广场主要以唱红歌、扭大秧歌等形式为主;街道、社区则以专场文艺晚会、娱乐健身活动为主。“七•一”期间成功举办了由双塔人自创自编自演的“党在我心中”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专场演出,受到了市、区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民间艺术团体建设成效显著。根据我区没有专业剧团的实际情况,文化部门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全年民间艺术团体送戏下乡100多场次,参加各种形式演出比赛60多场次,对外交流演出20多场次。部分民间艺术团体已走上省和国家级舞台,如九大妈佳惠艺术团参加了2011年辽台春晚演出,5月份又参加了“中国达人”辽宁赛区的选拔赛并进入决赛;双塔区星海合唱艺术团畚中了沈阳合唱比赛;京韵剧社参加了全国票友大赛。这些民间艺术团体有效地带动了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申遗”工作初见成效。对哨口大秧歌进行了抢救挖掘,5月份被省文化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月份“古筝艺术之乡”传统筝艺术基地项目成功申报。文艺创作取得新成果,由闫海清创作的社科类作品《五佰罗汉传奇》、《中国奇闻追踪》和由张月瑛、魏泽先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山女神》均出版发行。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全区体育人口已达近2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8%。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市级赛事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全区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三枚银牌;在辽宁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上取得了两金、三银的好成绩。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新农合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区有8.63万农业人口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5%;全年有20333人次得到医疗补偿,补偿金额732.9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报销“直通车”和乡、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制度,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产妇数3253人,活产数3254人,孕产妇死亡率为0;农村0—3岁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2%,地方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全年采集288户居民食用盐样本,合格碘盐283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8.26%,碘盐覆盖率100%。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继续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全年停发2676,新增2789户。到年底全区共有城市低保户18460户,44460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0233.2万元了。农村低保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区共有农村低保户2512户,4290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441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37万元和春节一次补助金42.9万元。医疗求助工作达到更高水平。全年为城市低保户5787人次报销住院医疗费用989.3万元,为城市低保户发放购药求助款91万元,为53人次农村贫困户进行大病求助11万元。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先住院,后结算”的住院结算方式,切实减轻了农村困难群体的就医负担。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完成实名制就业9992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2%;为119名自谋职业从事便民微利项目的下岗失业人员投放小额担保贷款238万元,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以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参保人数13700人,个人账户按月上解率达到100%。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全区有528人参保缴费,有4075人已领取基础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全区有30810人参保缴费,缴费额343.5万元,领取养老金人数8905人,参保率达到80%以上。医疗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全区机关、事业有113户、5011人参保缴费,其中在职职工3633人,退休职工1378人,参保率100%;企业78户、3018人参保缴费;无单位人员参保 3509人。参保总人数达到1.2万余人。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了较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398678人,比上年增加26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5152人,比上年增加3065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6.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年内出生人口2570人,人口出生率6.47‰;年内死亡人口2773人,人中死亡率6.98‰;全年净减少人口2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按统计属地原则统计,年末全区国有、城镇及其他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68454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0700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068元,同比增长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增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29元,比上年增加1763元,增长12.7%,与全国和全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国21810元,全省204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066元,高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7536元,全省8297元, 全国6977元),同比增长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