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12-12来源:陇南市统计局

      2012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6.0亿元,同比增长13.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36亿元,增长6.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10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9.51亿元,增长12.6%。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4.1%、30.2%和45.7%,第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4:30.6:44.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上涨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54.51万人,其中:农村137.2万人,城镇17.3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2.5,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5%,成为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4,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2.9,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469.34万亩,比上年增长0.09%;油料种植面积32.53万亩,比上年下降0.85%;蔬菜种植面积52.43万亩,比上年增长7.6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4.32万吨,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夏粮37.92万吨,比上年增长2.99%;秋粮66.40万吨,比上年增长0.93%。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44万吨,比上年增长5.28%;水产品产量0.24万吨,比上年增长3.91%。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8万亩,比上年减少19.38%;水平梯田总面积326.77万亩,比上年增长2.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4.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08%。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6.65亿元,同比增长7.2%;集体企业完成0.89亿元,增长49.6%;股份制企业完成26.99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86.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26.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27.8%。

      市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      额85287.7万元,比上年下降3.5%。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7499.2万元,比上年增长55.8%。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35亿元,同比增长41.1%。其中:国有投资307.9 亿元,同比增长40.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5 .0%;非国有投资完成102.5 亿元,同比增长31.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22.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1.5亿元,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2.3亿元,同比增长46.4%。

       五、交通、邮电、旅游

      境内公路2076条,其中国道2条、省道6条、县道41条、乡道68条、专道14条、村道1945条,通车总里程15404.3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806.37公里、三级公路759.93公里、四级公路12289.92公里、等外公路1508.29公里。全年共完成客运量为4462万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为212030万人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为6053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551340万吨公里,平均增速保持在3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3463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9183万元、移动业务总量66020万元、联通业务总量1153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6728万元。

      全年旅游总人数达490.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5%。旅游综合收入23.08亿元,增长34%。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亿元,同比增长17.5%。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74亿元,同比增长17.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67亿元,同比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5.63亿元,同比增长26.0%;零售业实现41.1亿元,同比增长16.5%;住宿业实现2.88亿元,同比增长13.8%;餐饮业实现7.79亿元,同比增长18.2%。

      七、对外经济

      据兰州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6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8.8%。其中:直接出口总额为504.2万美元,同比下降62.8%;进口总额63.8万美元,同比增长177.4%。

      招商引资签约资金237.18亿元,同比增长99.6%。到位资金91.33亿元,同比增长6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市县级收入为16亿元,增长22.6%。其中:增值税9亿元,增长11.1%;消费税2.3亿元,增长30%;营业税7.5亿元,增长22.6%;企业所得税3.3亿元,增长47.8%;个人所得税1.8亿元,增长12.8%。财政支出14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52%。

      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外汇存款余额57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36亿元。单位存款余额2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个人存款余额268.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全年保费收入46919.65万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财产险收入21272.99万元,寿险收入25646.66万元。全年赔款2268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8.4%,其中:财产险21750.77万元,寿险933.19万元。

      九、教育和文化

      年末,学校总数2240所,教职工28251人。其中,专任教师26705人。在校学生数457208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14222人,初中115651人,高中48963人,中等职业学校21403人,幼儿园46237人,大专院校1004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08%,适龄初中入学率95.8%。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42%、98.63%、86.79%。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73万人,增长0.96%;初中招生3.90万人,下降8.62%;小学招生4.15万人,增长0.16%。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演出1001场,观众达260.6万人次;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46.1万册;博物馆7个;文化古迹250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5处、市级20处;文物藏量9004件,其中:一级文物116件。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2.24%和94.26%,分别比上年各提高0.24、0.56个百分点。数字有线电视用户4.08万户,比上年下降25%。

      十、卫生

      年末,全市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592个,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11个、中医院8个、专科医院2个、疾病防控中心9个、疗养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8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卫生监督所9个,采供血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212个。拥有病床位598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64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84人,注册护士1489人,药师(士)365人,技师(士)310人,其他2899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市总人口284.94万人,出生率13.01‰,死亡率6.76‰,人口自然增长率6.25‰。常住人口256.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05万人,城镇化率为23.37%。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76.7元,比上年增长16.11%;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元,比上年增长17.8%。

      年末,全市登记失业人数5716人,同比下降0.0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32005人,同比下降4.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63668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养老保险52535人,同比增长2.7%;工伤保险63304人,同比增长5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2346人,发放低保金1.4亿元;农村低保对象469548人,发放低保金4.78亿元。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全市有环保机构10个,环境监测站2个,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2670.86吨内,降低0.7%;化学需氧量控制在36462.31吨内,上升0.7%。区域内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7.2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2分贝。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1起,事故起数同比上升7.33%;各类事故共计死亡75人,同比下降5.06%;受伤157人,同比下降5.4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8.87万元,同比下降29.0%。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20起,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0.09%;死亡66人,同比下降2.94%;受伤157人,同比下降4.85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61万元,同比下降44.29%。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陇南发展年鉴--2013》为准。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交通、邮电、旅游、招商、外经、环保、安监、金融、保险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