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2-10-07来源:九寨沟县统计局

2010年我县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着力培育和壮大县域经济,经济快速回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一、综合经济

1、经济总量稳中略增。2010年全县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总量在全州排名第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217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333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222万元,同比下降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207万元,同比增长15.2%。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的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8:52调整为10:34:56,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不变,第二产业由于工业增加值下降而下跌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随着旅游业的逐步恢复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9.6% 和109.3 %。

3、财政和金融快速增长。

财政收支增幅较大。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18万元,同比增长65.1%。其中各种税收收入7875万元,同比增长30.1%。财政支出在“压一般,保重点”的原则下,将资金重点投向灾后重建及各项民生领域。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2200万元,同比增长93.1%。其中农林水利事务支出4432万元,同比下降2.7%;教育支出9968万元,同比增长26.4%; 卫生支出4385万元,同比增长19.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截止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6996万元,同比增长77.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5440万元,同比增长16.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1533万元,同比增长57.7%。

4、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1690户,同比增长6.5%,从业人员6491人,同比增长10.0%,注册资金18130万元,同比增长7.2%;私营企业257户,同比增长9.4%, 从业人员3146人,同比增长8.5%,注册资金49830万元, 同比下降7.1%。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8563万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1%,比09年提高2.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农业

2010年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牧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农林牧渔业产值稳步增长。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3788 公顷,同比持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8714万元,同比增加1529万元,增长8.9%。其中:农业产值6337万元,增长4.9%,占总产值的33.9%;牧业产值7400万元,增长14.5%,占总产值的39.5%;林业产值3060万元,增长7.1%,占总产值的16.4%。

2、农产品产量下降,药材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10542吨,同比下降1.8%;蔬菜、瓜果类产量8072吨,同比下降5.3%;药材种植产量1246吨,同比增长76.7%。

3、牲畜存栏量增加。全年禽畜兔饲养量252320头(只),同比增长5.0%。各类牲畜期末存栏头数为89204头(只),同比增长1.6%。期末出栏头数为48071头(只),同比减少1050头(只),下降2.1%。

全年肉类总产量4102吨,同比增加209吨,增长5.4%。其中:猪、牛肉产量分别为2555、1333吨,同比分别增长10.6 %、 2.5 %;羊肉产量101吨,同比下降47.1%。

4、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生产能力逐步改善。2010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为71261千瓦,同比增长4.8%; 有效灌溉面积2160公顷,同比持平;农村用电量103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5%;化肥使用折纯量为542吨,同比下降66.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84吨,同比增长9.1%;自来水受益村119个,通汽车的村120个,通电话的村116个。

三、工业

1、工业产值和增加值下滑。2010年,由于马脑壳金矿停产,紫金矿业黄金产量下降,全县工业经济大幅下滑。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908万元,同比下降47.0%,实现工业增加值24804万元,同比下降2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011万元,同比减少31783万元,下降49.8%,实现工业增加值22984万元,同比下降26.7%。

2、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发电量83029万度,同比增加20672万度,增长32.2%;黄金产量231公斤,同比减少1795公斤,下降88.6%;水泥产量51010吨,同比减少8458吨,下降14.2%。

3、工业能源消耗下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235.58吨标准煤,同比减少6100.85吨标准煤,下降49.5%。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0.0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23.0%。

4、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304万元,同比下降49.7%;实现利润7514.7万元,同比下降6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1、投资总量快速增长。随着灾后重建步伐的加快,以及省州规定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额要完成双85%的目标要求,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001万元,同比增长18.0%。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77633万元, 50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7183万元,农户投资185万元。

2、投资的产业分布更趋优化合理。从投资类型看, 2010年,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37546万元,占全社会资产总额的83.3%;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7455万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16.7%。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391万元,同比增长135.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817万元,同比下降12.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3793万元,同比增长25.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2010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持续作用及物价上涨和旅游业逐步恢复等因素的推动下,全县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40万元,同比增长20.3%。

1、城乡共同发展,乡村高于城镇

2010年我县城乡消费品市场分别实现零售额45560万元和7280万元,同比增长19.4%和26.2%,农村市场的增速比城镇市场高6.8个百分点。

2、零售业主导消费品市场

全县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194万元,同比增长2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2%,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4万元,同比增长51.4%;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总额9319万元、31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9.8%,零售业占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

3、限额以上企业增长缓慢

2010年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12509万元,增长6.1%,占全县零售总额比重为23.7%。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9319万元,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3190万元。

招商引资有了新的进展。全年招商引资活动取得新的进展,我县通过组织小分队上门招商,与沿海开放城市的企业进行对接;积极参加“西部博览会”,举办“九寨沟县项目推荐恳谈会 ”,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2010年引进资金109529万元,同比增长171.5%。

六、旅游业

旅游业呈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正值九寨沟县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之年,为了促进我县旅游业长足发展,我县大力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创新思维,积极宣传促销,使我县旅游产业在恢复振兴中取得一定的实效,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共接待游客232万人,同比增长47.8%。其中:九寨沟景区169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其他旅游者63万人次(指探亲访友、参加会议、一日游等),同比增长318.0%。旅游总体收入275153万元,同比增长59.6%。接待入境游客10.9万人次,同比增长25.0%,旅游外汇收入1949万美元,同比增长22.5%。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099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737万元,同比增长18.3%。移动电话53100户,同比下降2.5%;固定电话用户22018户,同比下降2.1%;互联网用户6297户,同比增长44.6%。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2010年境内公路总里程969公里,同比增长0.8%。民用汽车拥有量6065辆,同比增长39.5%。

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3480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0.7%;货运周转量980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7%。

八、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2010年全县22所重建学校项目已基本完工。所有教学仪器和设施设备的采购、配送和安装调试工作已完成。

全县共有小学19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6060人,专任教师423人;普通中学3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5075人 ,专任教师3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初中升学率87.0%,高中升学率79.2%。

2010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有学生9921人、秋季有9353人免除了学杂费并全部使用了免费教科书。春季有4988名寄宿制学生、秋季有5334名在校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 541万元。

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74人,其中完成藏区“9+3”免费教育招生345人,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4260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2010年我县狠抓广播电视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永乐镇、漳扎镇和安乐乡、永丰乡分别建成了光纤信息传输网络体系,大部分乡镇建立了有线电视小系统。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66.0%和98.5%。

医疗卫生事业。全县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形成,卫生设施明显改善,争取“香港特区政府援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医学网络平台项目”,在县人民医院开展远程医学会诊、远程教学、双向转诊等医学业务,前阶段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基本完善并调试成功,医疗水平逐步提升。年末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3 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0所,床位284张,卫生技术人员312人。全县医疗机构诊疗人数达到19.32万人次。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全县户籍人口65590人,其中农业人口45626人,少数民族人口24660人,年末总户数20825户。全县常住人口8062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09‰,城镇化率41.3%。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老百姓增收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各项惠民惠农政策,拓宽富民途径,城乡居民得到的实惠增多,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随着社会从业人数的增加,在职职工工资水平、退休人员养老金、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912元,同比增加2130元,同比增长15.5%;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同比增加698元,增长22.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为31536元,同比增长11.5%。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人员7086人,同比持平;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人员7196人,同比增长0.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48678人(含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失地农民),同比增长0.9%。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6710人,同比增长22.6%;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职工1717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838人,同比下降9.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80人,同比增长5.4%。

十、环境保护

全年环保投资910万元,城市污水处理率62.0%;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 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县森林面积275974公顷。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117555公顷。建成区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0.5平方公里。

注: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