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5-22来源:连州市统计局

2012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连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工作部署,千方百计稳增长,促和谐,但全市经济受粤连电厂停产影响呈现滑坡现象,工业、投资下降,第三产业后劲乏力,GDP连续四个季度个位数增长。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6.34亿元,下降1.2%,其中工业增长1.7%,建筑业下降11.8%;第三产业增加值47.16亿元,下降0.1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24.5:27.1:48.4。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初步框算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29.1%,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1%,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6076元,增长1.2%。

二、农业

全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6.89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种植业产值为24.37亿元,同比增长9.3%,林业产值为1.49亿元,同比增长1%,牧业产值达到9.67亿元,同比增长3.5%,渔业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2.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7.04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53万亩,总产量达到12.64万吨,比去年增长3.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6万亩,比去年增长3.5%;其他作物播种面46.9万亩,比去年增长2.3%,其中蔬菜播种面积34.8万亩,比去年增长3%,产量达到53.97万吨,比去年增长12 %。

畜牧水产向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4.61万吨,比上年增长10.6%;水产品产量6800吨,比上年增长3.03%。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农村用电量630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8.9%;化肥施用量(折纯)40033吨,比上年增长18.6%;农用有效灌溉面积205756亩,比去年增长4.6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87亿元,同比增长20.0 %,全社会完成工业总产值64.26亿元,同比下降 15.6%(现价)。

其中“三资”企业占规模工业的有所增加,全年实现增加值8.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1.0%,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私营营业实现增加值0.35亿元。全市规模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76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11亿元。

在外需疲软,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作用下,规模企业的销售率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47.03亿元,产品销售率为101.91%,比上年增加了3.24个百分点。受原材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少。2012年1-1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35.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72亿元,应交增值税1.14亿元。总资产贡献率2.59%,资产负债率57.83%,流动资金周转率1.58次/年。

2012年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家,总产值5.38亿元,同比下降13.92%,上缴营业税金2477万元,同比下降17.02%,实现利润总额1827万元,同比下降14.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4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城镇投资10.22亿元,同比增长74.4%;农村投资72.9亿元,同比下降37.9%;房地产开发业投资额达到2.94亿元,同比下降36.6%。从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额12.87亿元,同比增长106.9%;民营经济投资额7.53亿元,同比下降-51.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额0.04亿元,同比下降-92.3%。

从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85亿元,同比下降74.2%;第二产业投资5.13亿元,同比下降20.5%,其中制造业投资2.11亿元,同比下降55.2%,电力和水生产供应业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40倍;第三产业投资14.47亿元,同比增长15.9%。

今年全市房地产竣工面积229504平方米,同比下降8.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5659平方米,同比下降17.7%。房屋累计销售面积达到139943平方米,同比下降13.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2189平方米,同比下降17.1%;商品房销售额达到42689万元,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40832万元,同比增长7.1%。

五、交通邮电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93.9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87.75公里;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0058辆,其中个人汽车8015辆。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35346万吨公里,其中水运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6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93.1%,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3532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2%;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488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4%。

邮电通讯保持较快发展。全年邮电完成业务收入24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630万元,比上年下降33.3%。移动电话、数据通讯等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47661户,比上年下降27%,其中城市24723户,农村15084户;移动电话用户20.56万户,比上年下降10.6%。全市电话(含固定和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68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06224户(含国际长途宽带数据)。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12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7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镇增长10.3 %,农村增长11.8%;而批零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0.4%和10.9%。

1-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6%,其中食品类指数涨幅较大,食品价格指数为12.4%。在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市消费品零售市场再次出现新一轮价格普涨,通胀形势严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4%。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业务同比有大幅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7887.6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2.4%;其中进口总额24587.21万美元,同比下降7.4%,出口总额13300.4万美元,同比下降30.4%。全年利用外资新签合同3宗,合同利用外资4151万美元,下降27.3%,实际利用外资4162万美元,增长86.9%。

随着清连高速的开通,我市成为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短线游的热门路线,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旅游景点知名度的提高,旅游业呈现出逐步走旺的局面。年末全市共有3间星级酒店,星级酒店客房床位总数达到593张,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2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旅游部门营业收入22.8亿元,增长18.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56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3.17亿元,增长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15.02亿元,同比增长3.4%。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继续保持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94亿元,比年初增加8.2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995亿元,比年初增加9.6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37亿元,比年初增5.95亿元。

各项保险业务基本稳定,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全年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779.9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71.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8708.3万元,分别增长15.8%和4.1%。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保持稳定,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全市共有在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2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85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2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1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约1.3亿元。全市全年专利申请数为75件。

市财政用于教育支出3.64亿元,增长41.1%,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4.3%。教育资源整合取得明显成效,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英语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有了重大提高,学校的安全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全市中等教育学校2间,专任教师142人,在校学生6783人;普通中学18间,专任教师1785人,在校学生18754人,初中生入学率达到100.0%;小学87间,专任教师1791人,在校学生24292人,小学入学率100.0%,初中升学率100.0%,高中升学率96.75%。

全市共有文化站12个,文化馆1个,体育场馆数2个,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差转台和广播调频台各1座,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2座,广播电视覆盖率 98%;电影放映单位1个。

全市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支出1.86亿元,同比下降2.6%。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巩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水平不断不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和社区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335个(包含村卫生医疗机构),其中:医院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5个(其中卫生院22个,门诊部37个)。医疗机构共有病床位155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1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54人。全年无偿献血3420人次,献血量742900毫升(无偿献血数据包括连南、连山)。

十、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

全市共划定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3096.6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2个,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总额3518万元,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为3.03%;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76.652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77.14吨,工业粉尘排放量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为100%。全市市区环境噪音达标率90.9%,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建有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站1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6.2%。

全市全年用电量为94520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51640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1075万千瓦时。在我市的六大高耗能企业中,粤连电厂从6月份起停产,直接影响全市能耗水平,2012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9.18%。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1.23万人,比上年下降1.78万人,下降3.4%(下降原因是清理了往年应销未销人口)。其中男性人口26.44万人,女性人口24.79万人。分年龄看,18岁以下人口9.17万人,18-35岁人口16.10万人,35-60岁人口18.72万人,60岁以上人口7.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62万人,死亡人口0.83万人。

居民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2元,同比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7781元,增长11%(预计数)。人民生活质量在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今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到41983元,同比增长16.6%。

总体劳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数209278人,劳动服务中心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10812人。年末全市私营和个体企业从业人员64087人,年末已登记失业率为2.86%。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年末全市63933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32075名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017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9113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12173名职工参加生育保险,13380名离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452413名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全市有敬老院12间,收养人数221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463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1073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为2036人。

注:
1.本公报中201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从2012年起,“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局;外贸外经数据来自市外经贸局;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旅游、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数据来自市文体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各保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广播、电视、电影数据来自市广播电视台;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保局;低保、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