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潜江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85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2.4:46.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0%、18.9%、22.4%、4.9%、11.1%、1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902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5545户,比上年增长66.08%。全市市场主体达到83962户,增长17.22%。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441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市粮食总产量59.67万吨,比上年增长1.14%;粮食播种面积152.84万亩,增长1.0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3.11万吨,比上年减少2.6%,油料产量4.55万吨,比上年增长8.5%;园林水果产量5.79万吨,比上年减少2.8%。
全市生猪出栏57.96万头,比上年增长57.93%;牛出栏1.44万头,与上年持平;羊出栏1.72万只,增长0.57%;家禽出笼1015万只,增长6.47%;禽蛋产量2.64万吨,增长4.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8.2%;股份制企业增长17.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7%;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3.1%。轻工业增长17.8%;重工业增长13.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3%,制造业增长1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4%,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8.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24.0%,产品销售率为96.8%,出口交货值增长1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46亿元,下降29.6%。
表2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
指 标 |
增速(%)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5.1 |
#轻工业 |
17.8 |
重工业 |
13.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5.0 |
食品制造业 |
-4.7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28.2 |
家具制造业 |
20.7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7.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8.4 |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
7.6 |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5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8.86万平方米,增长20.3%。全年新签合同额154.34亿元,增长4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比上年增长0.5%。按产业划分,一、二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6.4%、11.6%,三产业下降11.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9%、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9.9%和4.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1.6%,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7%、卫生投资增长38.6%、道路运输业投资下降26.8%。
商品房销售面积5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2.99亿元,增长63.6%。
全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29个,比上年下降2.55%,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下降7.96%。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6.0%。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增长24.0%;乡村零售额增长18.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长20.6%;零售业零售额增长23.9%;住宿业零售额增长14.0%;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1.3%。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7.1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其中,进口70.3亿元,增长106.5%;出口16.7亿元,下降24.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9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截止202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724公里,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29.03亿吨公里,增长55.4%;旅客周转量3415.12万人公里,下降44%;港口吞吐量68.2万吨,增长31.2%。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潜江分公司2021年邮政业务总量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快递业务量0.0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0.23亿元。全市电信业务总量66717万元;市域干线光缆长度达到5595公里;电话用户82.37万户;互联网用户38.04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1亿元,增长26.2%。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58亿元,增长2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84亿元,下降19.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5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72%,比年初增加75.5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616.63亿元,增加76.3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0.74亿元,增长18.66%,比年初增加64.5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44.07亿元,增加22.3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66.67亿元,增加42.23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8.7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04亿元,增长11.83%;人身险保费收入17.03亿元,增长7.6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1亿元,比上年下降0.9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62亿元,增长23.82%;人身险赔付支出4.69亿元,下降14.1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218人,在校生6550人,毕业生1627人;普通高中招生5297人,在校生15368人,毕业生480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5586人;小学在校生5227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425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5项,全部为应用技术成果。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4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03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32.23%。
年末全市共建有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
全市共有检验检测机构29个,省级质检中心1个,颁发有效认证证书888张,获认证证书组织327家。2021年,全市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05万台(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4个。全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24家,其中医院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95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6家,其他卫生机构2家;共有卫生计生人员6286人(不包合管理,工勤及其他技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47人,注册护士2859人;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189张,其中医院床位3535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79张,卫生院床位1343张。
全年全市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1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1项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54亿元。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57万人,其中,城镇46.93万人,乡村36.6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6%。全年出生人口4826人,出生率为4.8‰;死亡人口6482人,死亡率为7.31‰,人口自然增长率-0.9‰。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85元,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6元,增长11.6%。全市城镇人均消费支出22974元,增长17.4%;农村人均消费支出16523元,增长22.6%。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7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1.35万人,离退休人员7.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3.3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7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5.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173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76人。
2021年底全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61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185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73人。年末全市养老机构23家,养老机构床位数3072张。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0.04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9.34%。全市完成造林面积0.13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0505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8.55%。截止年底,全市涉林自然保护地3处,分别为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重要湿地)、潜江森林公园(省级)、借粮湖省级自然保护小区(省级)。
2021年,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的占92.9%,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2.9%。
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上升3.2%。
2021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3人,其中营运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8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2人、建筑施工类事故死亡人数1人、其他事故死亡人数2人。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