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2-09-12来源:苍溪县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五个苍溪”目标,牢牢把握“创先争优、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资源转化、低碳发展、产业支撑,调整优化结构,着力改善民生,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72.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8亿元,增长28.6%;第三产业增加值23.38亿元,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12922元,增加2789元。产业结构调整为32.0:35.7:32.3,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实现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跨越(见表1)。

表1:2011年苍溪县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表

指标  完成(亿元)  比上年增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经济的拉动百分点(个)

生产总值  72.44  14.3  100  14.3
其中:一产业  23.18  4.2  10.3  1.5
二产业  25.88  28.6  62.6  9.0
三产业  23.38  11.6  27.1  3.8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9.1亿元,增长17.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54.0%,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5.1%。年末工商登记个体私营企业户数19832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5.3%,总体上经历了从涨幅较高到回落趋稳的运行过程。

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综合实力不强;重大项目辐射带动力还未显现,大工业项目不多,服务业水平不高;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 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30.9%;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38.7%,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29.4%,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8亿元,增长28.8%;实现利税总额2.2亿元,增长80.3%;产销率99.1%,总资产贡献率21.9%;工业综合效益指数305.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4亿元。工业后劲持续增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个。坚持工业强县,加大工业投入,强力推进紫云工业园、天然气工业园建设,全年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增长21.8%;更新改造5.9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25.6%。建筑业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达到29个,实现利税总额4300万元,增长27.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 1万平方米 ,增长17.6%。资质建筑业总产值8.98亿元,增长27.9%。

三、农 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5.4万亩,其中:小春粮食31.6万亩,与去年持平;大春粮食63.9万亩,增长0.5%。全年粮食产量41.4万吨,增长1.2%。油料4.6万吨,增长2.2%。水果产量16.4万吨,与去年持平。

全县肉类总产量9万吨,下降3.2%。蚕茧产量1300吨,增长4%。(见表2)

表2:2011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产品名称  单位  完成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吨  41.4  1.2
其中:小春  万吨  12.3  2.5
大春  万吨  29.1  0.7
油  料  万吨  4.6  2.2
水  果  万吨  16.4  -
肉类总产量  万吨  9.0  -3.2
家禽出栏  万只  719.7  0.6
蚕 茧  吨  1300  4.0
水产品  吨  12005  -0.6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整治病险水库42座,标改山坪塘250口,建防渗渠道 235千米 ,水利工程汛末蓄水13303万立方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7千瓦,农用拖拉机4495台,农用载重汽车353台;农村用电量13507万千瓦小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建设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6.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在城镇单位固定资产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17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6个,建成投产项目123个;82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7.8亿元。亭子口水利枢纽投资30亿元。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15.1亿元。(见表3)

表3: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单位  完成  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86070  23.9
#:1、基本建设投资  万元  678302  24.7
2、更新改造  万元  58573  -17.9
3、其他投资  万元  25699  1912.0
4、房地产开发  万元  23496  28.5

加快江南新区建设,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1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5.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全社会公路货运量650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36400万吨公里,增长30%;公路客运量82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42000万人公里,增长20%。水运货运量20万吨,水运货运周转量650万吨公里,水运客运量80万人,水运客运周转量250万人公里。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2575辆,比上年末增长23.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1456辆,增长26.4%。

全年完成信息传输业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7亿元,增长27.0%;城乡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0.3万户,减少0.7万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2.3万户,增加0.2万户;农村住宅电话7.7万户,减少1.2万户。全县移动电话用户40.6万户,净增6.8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1部。国际互联网注册及安装了ADSL宽带网用户29968户,增长61.1%。

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4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4%、155.9%。

六、贸易和对外开放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亿元,增长17.1%。其中城镇市场11亿元,增长18.4%;农村市场14.4亿元,增长1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呈现较快增长势头(见表4)。

表4:2011年全县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单位  完成  比上年增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  万元  25362  12.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  万元  14091  9.6
批发和零售业  万元  28965  7.1
住宿和餐饮业  万元  13156  11.6
居民服务业  万元  25163  31.9
文化体育娱乐业  万元  13353  31.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60966万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25万元,增长53.1%;税收收入17876万元,增长56.2%。财政总支出279525万元,下降10.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41119万元,下降10.7%。

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5亿元,比年初增长15%;全社会各项贷款余额43.4亿元,比年初增长30.2%。(见表5)

表5:2011年全县财政金融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单位  完成  比上年±%

1、财政总收入  万元  60966  28.6
县级收入  万元  44585  25.3
#: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23525  53.1
基金收入  万元  21060  4.1
上划中央收入  万元  9917  48.8
上划省级收入  万元  6464  25.4
2、财政支出总计  万元  279525  -10.3
3、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  万元  1314624  15.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万元  848914  24.5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万元  539273  22.2
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万元  309641  28.8
4、全社会各项贷款余额  万元  434279  30.2
#:短期贷款  万元  143405  5.5
中长期贷款  万元  290875  47.2

注: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与年初比。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5亿元,增长4.2%。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0.5亿元,与去年持平。

八、教育和科技

全县在校学生10.9万人,有教职工7217人,专任教师6423人。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4775人,高考上线率89.0%。基础教育方面,完成小学生招生8425人,普通中学招生18418人。小学在校学生4826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6373人。初等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8%和99.9%,保持和超过了省定标准。培训青壮年农民近7.6万人次。农村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0.82%以下, 脱盲学员巩固率保持在100%。

科技事业方面。实施省市科技攻关项目39项, 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年申报专利62件。全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5.3%,提高2.5个百分点。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有文化馆1个,体育场1个,剧场、影剧院2个,博物馆、展览馆4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23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54千册。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新增光纤通村5个,累计766个;有线电视新通村2个,通村率98%。启动并实施全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累计入户14.88万户,其中农村12.83万户。完成电视转播时间29.25万小时。广播混合覆盖率99.7%,电视混合覆盖率98.5%。

全县有卫生机构74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952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932人。出院病人治愈好转率89.7%;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8.67%。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204.96/10万。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96.2%。灭疟后管工作不断加强,完成了2538例“四热”病人疟原虫镜检任务。全县产妇新法接生率99.98%,孕妇死亡率39.43/10万,婴儿死亡率9.4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56.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万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省级生态县创建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专项行动等工作。25处已竣工灾后重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100%。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1座。全县水环境质量优于国家Ⅲ类水域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全县森林覆盖率45.8%。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安全事故死亡12人,下降14.3%。亿元GDP死亡率16.6%,下降6.7%。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9.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9万人,农业人口66.6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509人,出生率8.26‰;死亡人口5067人,死亡率6.43‰;人口自然增长率1.83‰。

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613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1元,比上年增长1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39元,比 上年增长2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89亿元,增加16.7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93亿元,增加9.8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96亿元,增加6.9亿元。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43.7万人。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全年2.2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说明:

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据以《苍溪统计年鉴-2012》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

5、总人口由公安部门提供,出生、死亡人口由人口计生部门提供。

6、本公报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对社会予以公布。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