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桑植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挑战,较好地完成了桑植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民生,全县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为485617万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年减缓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281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20918万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96418万元,增长15.3%。人均生产总值为12722元,同比增加2829元。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7:23.9:62.4转变为14.1∶24.9∶6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2%。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28.9%和66.8%。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24.8%。
民生进一步改善。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1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总人数为34.23万人,参合率为9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4万人。年底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分别为0.94万人和2.61万人,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68元,同比增加12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65元,同比增加10元。解决农村2.1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71个村的农网改造。农村28万人和城镇0.29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较艰巨;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等。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707万元,增长4.2%。林业生产在稳定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完成林业产值13470万元,增长6.7%,完成造林1850公顷。畜牧业生产产品结构适度调整,完成畜牧业产值34607万元,增长2.6%,主要种植业、林业产品产量及牲畜存出栏情况见下表。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938吨,同比增长1.7%,其中养殖产量168吨,同比较少29.8%。
农村科技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所加快。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2666千瓦/22581台,同比分别增加3.8%/4.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总动力16781千瓦/609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总动力36649千瓦/2727台,耕整地机械总动力8194千瓦/1608台,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17559千瓦/6001台,机动喷雾器总动力743千瓦/279台,收割机总动力4006千瓦/110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总动力1069千瓦/20台;柴油机128908千瓦/9785台,汽油机4967千瓦/2124台,电动机38791千瓦/10672台;全年完成机械化耕地面积12.02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46千公顷,机械化收获面积3.37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16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13.22千公顷,同比持平;农机产业总收入9348万元,比去年增加39万元。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实现工业增加值10.29亿元,同比增长16.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着。年末全县在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个,比上年减少1个;其产、销、效益及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镇投资23.22亿元,同比增加27.8%,房地产开发投资2.83亿元,同比减少0.9%。
建筑业在投资拉动下,速度效益逐步回升。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加15.4%。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341公里,其中省道185公里,县乡道1200公里,村道956公里。年末营运客车395辆/7155座,同比增长3.1%/2.9%,营运货车1450辆/3312吨,同比增长3.7%/5.5%。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县邮电通讯业完成业务总量9926万元,比上年增长7%。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65万户,其中:住宅用户2.9万户,同比分别增加2.8%和3.6%;移动电话用户16.11万户,同比增加1.3%。
六、商业、旅游业
商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按行业分:批发13516万元,增长19%,零售业114934万元,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28085万元,增长16.6%。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135012万元,增长18.5%,乡村21523万元,增长14.45%。全县拥有各类市场26个。
旅游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06.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50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4%和33.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状况有所好转,收支增速均在两成左右。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3308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249万元,增长24.5%,一般预算支出151068万元,增长17.5%。
金融平稳运行,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38亿元,比年初增加9.85亿元,其中个人存款31.8亿元,比年初增加6.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91亿元,比年初增加5.45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好。全县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8116万元,比上年增长7.7%,保险业务支出2298万元,增加37.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县进程加快,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120人。继续被省确定为知识产权试点县。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各类学校257所,同比减少24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29所,小学224所。年内中小学招生数为12327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5332人、4403人、2342人;毕业生为9819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4364人、3413人、1792人;年末在校学生总数为49404人,同比增加2478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分别为30148人、12550人、5873人、833人;年末有专任教师2912人。年末共有入园、班儿童12437人,同比增加2166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在全县基本普及,年末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01%,小学毕业升学率99.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2%,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0.91%。
九、文化宣传和卫生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拥有电影发行机构1个,电影队5个,电影院2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16个,均基本保持稳定。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年末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8万户。
大型主题活动影响广泛。11月28-29日成功举办了廖汉生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和第二届中国桑植民歌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主题活动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在招商引资暨旅游推介会上,近100名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的工商界人士到会,签约6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5.91亿元;并同时发布了以桑植故事文化体育产业园区等新的重点招商项目。
积极组织外宣上稿。全县在《张家界日报》发表头条新闻18条,其它版面新闻500余条,在《人民日报》一版发表新闻1条(参合农民全报销),在湖南日报发表新闻20余条。积极配合《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张家界日报》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开展宣传报道活动。规范网络管理,积极引导红网张家界版、桑植论坛等网络媒体,建立《网络宣传管理制度》和《网络疫情及新闻突发事讲处理预案》,有效控制了新闻突发事件和网络疫情。
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县创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城区穿衣戴帽、亮化工程进展顺利,城区7个社区共实施2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组织开展桑植“十佳自强不息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在电视台专题展播优秀事迹,充分展示我县未成年人良好精神面貌,树立学习榜样。争取“绿色电脑进西部”项目电脑130台,免费发放到乡镇中小学和文化站,争取资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2个。在城区中小学设置护学岗三个,文明交通警示牌420余个,组织交警维护上下学交通安全。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医务志愿者等分块进行,组织志愿者1200人次参与了第二届民歌节、七运会、敬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平稳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38个,专防站所3个,妇幼保健站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1377人,同比增长9.5%,其中:执业医师382人,执业助理医师190人,注册护士391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县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4.23万人,平均参合率为97%。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年末有百岁以上老人16人,全年发放百岁老人补助3.18万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7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工薪收入7997元、增长10.6%,经营净收入1609元、增长17.1%,转移性收入2482元、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504元,同比增长6.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1%;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4平方米,同比减少3.5平方米;城市化水平为32.7%。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2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046元,家庭经营纯收入1638元,同比分别增长14.4%、-3.8%、1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256元,同比增长14.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1%;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同比减少0.7平方米。年末贫困人口11.88万人。
年末全部单位从业人员为1.7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61万人,同比分别增加21%和16%;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51538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9749万元,同比分别增加37%和33.5%;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30989元,同比增长16.3%。
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年平均空气环境总悬浮微粒(TSB)为0.112毫克每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SO2)为0.065毫克每标立方米,为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二类标准,饮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二类标准。
十一、人口、安全生产与社会治安
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463961人,其中男性242106人,女性221855人;农业人口403265人,非农业人口60696人。
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保持稳定。2011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11起,同比增加16起、5.4%;事故死亡8人,同比减少11人、57.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00起,同比增加21起、7.5%,事故死亡3人,同比减少11人、78.6%。亿元GDP死亡0.16人,同比减少65.7%;事故造成财产损失321万元,同比增加3.4%。
社会治安进一步加强。城区电子视频监控工程稳步推行,年末共对城区主要道路、广场、车站等公共部位和有独立院落的单位安装摄像头1086个并进行全天候监控,大大提高了城区的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全年立刑事案件1155起,破获435起,查处治安案件837起。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各行业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