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石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收录时间:2013-04-06来源:石鼓区统计局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神聚力,激情创业,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区域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综合实力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87亿元,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28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47.16亿元,增长13.8%。一、二、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19%、40.20%、58.16%。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全区三次产业比为4.3:36.7:59.0,与上年比,一、三产业分别下降0.1个和2.3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86%,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9.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61%,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531人,全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达100%,完成劳动力培训5187人,技能鉴定10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21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较艰巨;生产要素供应日趋紧张;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3.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93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7千公顷,增长337.5%;蔬菜种植面积2.38千公顷,增长0.42%。粮食总产量2.1671万吨;蔬菜总产量7.9725吨,增长4.31%;出栏肉猪12.22万头,下降3.6 %;出笼家禽66万羽,增长1.51%;水产品产量0.299万吨,下降4.5%。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家,入社社员达到2329人。建立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完成水利项目建设558万元,7座小二型水库全部列入中央投资;完成农机购置补贴95万元,补贴机具416台;完成移民培训56人次,发放移民后扶资金84.78万元,争取移民后扶项目资金47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区工业增加值26.4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13.5%。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53家,较上年增加4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建筑业总产值18.06亿元,增长27.87%;全区建筑业增加值7.21亿元,增长1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1.72万平方米,增长20.1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0.96万平方米,增长85.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56.32亿元,增长40.8%。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84个。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增长31.3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0.40亿元,增长27.66%;工业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16%。

  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区房地产投资完成8.75亿元,增长9.5%,增速回落7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8万平方米,增长14.93%,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

  五、国内贸易

  商贸市场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亿元,增长24.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28.12亿元,增长42.74%。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7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个数109家。

  六、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区财政收入11.13亿元,增长32%。一般预算收入1.70亿元,增长35.6%。一般预算支出4.47亿元,增长19.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83亿元,增长19.1%。2006年-2011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87%,10.26%,9.96%,10.71%,13.29%,13.94%。

  七、教育科技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升。小学在校学生162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在校学生132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科技创新实现突破。全年专利申请量100件,授权专利75件;申报国家中小型科技创业新基金项目3个(金一帆制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市韵祥机电有限公司、市鸿业变压器有限公司)。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全年文化专干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作品5件,获奖作品11件,《东方有条神奇的江》获第十二届中国民族歌曲演创大奖赛金奖。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举办了 “中老年街舞专场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现场作画”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举办“颂党爱党”卡拉ok比赛;全年组织群众文化活动60场次。乡街文化建设顺利推进。完成2个街道文化站、15个社区文化中心、10个农家书屋建设。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镇居民建档规范档案认识11.75万人,建档率76.17%;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人数3.29万人,建档合格率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不断进步,卫生应急和重大传染病工作成效明显。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积极推广了大众健身操、健美操、跆拳道等体育运动;成功举办了全区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并在全市广播操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在衡阳市第九届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二;城乡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文化建设迈出可喜步伐。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平稳。根据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统计,全年出生人口2043人,出生率9.29‰,人口自然增长率5.01‰。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8870元,增长14.3%。

  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91元,增长19.3%。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全区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02人,参保总人数达6545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942人,征缴基金3509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基金586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61804人;全区6个街道、2个乡劳动保障站,全部建立了综合民生服务窗口。

  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7.85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499.86万元。全市农村居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98万人,发放农村低保经费180.53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3.5%。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11年与2010年同比结果。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起点标准由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区计生局提供;卫生、水利部门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