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庆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的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多轮疫情反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精准施策、靠前发力,全市经济承压前行、持续恢复,经济总量突破一千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动能集聚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22.26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8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51.94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345.49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2∶54.0∶33.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351元,比上年增长4.9%。
全年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623.3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1.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8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98%,比上年末提高了0.8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89万人,出生率为8.76‰;死亡人口1.95万人,死亡率为9.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7‰。
表1 2022年庆阳市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215.84 |
100 |
其中:城镇 |
94.92 |
43.98 |
乡村 |
120.92 |
56.02 |
其中:男性 |
109.93 |
50.93 |
女性 |
105.91 |
49.07 |
其中:0-14岁 |
45.06 |
20.88 |
15-64岁 |
140.81 |
65.24 |
65岁及以上 |
29.97 |
13.88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379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0525人。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4.3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42.09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173.6亿元,增长2.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讯类上涨5.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持平;医疗保健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3%。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127.02亿元,增长6.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0.21万亩,比上年增长1.7%;粮食总产量达到143.63万吨,增长7.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5.33万亩,增长1.8%,产量40.20万吨,增长2.0%;秋粮播种面积394.88万亩,增长1.6%,产量103.43万吨,增长9.7%。油料播种面积63.88万亩,增长3.3%,产量8.59万吨,增长5.7%;蔬菜面积56.74万亩,增长6.0%,产量58.08万吨,增长6.3%;果园面积88.31万亩,其中苹果面积74.6万亩;水果总产量69.9万吨,增长8.6%;苹果产量66.08万吨,增长9.9%。
年末大牲畜存栏43.67万头,比上年增长2.5%。牛存栏38.70万头,增长5.2%;牛出栏20.31万头,增长5.1%。猪存栏68.57万头,增长3.4%;猪出栏64.35万头,增长7.9%。羊存栏299.91万只,增长9.0%;羊出栏181.09万只,增长11.1%。肉类总产量13.91万吨,增长6.3%。牛奶产量1.43万吨,增长19.5%。
表2 2022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粮食 #夏粮 秋粮 油料 豆类 薯类 水果 #苹果 蔬菜 瓜类 中药材 肉类总产量 牛奶总产量 禽蛋总产量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吨 |
143.63 40.20 103.43 8.59 5.56 9.57 69.9 66.08 58.08 61.16 10.78 13.91 1.43 3.91 518.33 |
7.4 2.0 9.7 5.7 24.3 11.8 8.6 9.9 6.3 8.3 14.1 6.3 19.5 13.0 -11.4 |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7.63万亩,比上年增长0.6%,占年末耕地面积10.8%;保证灌溉面积达到51.69万亩,增长1.7%。农业机械总动力204.19万千瓦,增长4.6%。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84.04万亩,比上年增长8.7%。
全市共落实中央、省、市、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6806万元,比上年增加4236万元,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18.34亿元,增长4.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3 202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
|
增速 (%) |
比上年 (±百分点) |
全部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 规模以上中:地方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中: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其他企业 规模以上中:轻工业 重工业 规模以上中: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1 3.5 6.0 2.9 7.2 12.1 10.7 -0.7 3.6 10.2 -16.0 18.3 |
-0.2 0.1 -9.6 -0.2 1.4 -3.2 -6.3 1.2 0.1 8.3 -17.4 -16.8 |
规模以上工业中,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6.0%,比上年下降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34.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9.4%。
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108.1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2.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95.8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52万千瓦;小水电装机容量0.45万千瓦。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973.93亿元,增长34.0%;利润总额161.56亿元,增长134.9%;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62.41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0.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7.9%。
表4 2022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
原油 #长庆油田 华北油田 玉门油田 原油加工量 #汽油 液化石油气 柴油 初级形态塑料 原煤 天然气 果汁和蔬菜饮料 乳制品 风力发电量 太阳能发电量 塑料制品 饲料 服装 化学品原药 水泥 商品混凝土 化学试剂 |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万立方米 吨 吨 万千瓦时 万千瓦时 吨 吨 万件 吨 吨 立方米 吨 |
10495094 10086826 120000 288268 3050393 1316243 61101 1286330 92814 4995615 52785 2630 13049 164780 1611 4329 30327 17 112 342630 1990834 92638 |
6.5 5.6 -2.0 54.6 -13.5 -19.0 -7.3 -8.1 -19.4 4倍 28.8 -59.3 8倍 3.9 -41.3 17.1 -75.5 -19.0 19.1 -38.3 -15.5 1.9 |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4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31户,比上年末新增26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1.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5.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3.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5%。
全市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99个。从项目构成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237个,完成投资额增长8.9%;5000万元以下项目587个,完成投资额增长35.8%;房地产开发项目75个,完成投资额增长0.6%。
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7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39.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9.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6%。房屋施工面积601.44万平方米,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7.40万平方米,下降5.3%。房屋竣工面积25.77万平方米,下降64.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38万平方米,下降61.2%。房屋待售面积16.4万平方米,下降42.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0万平方米,下降48.6%。商品房销售面积96.68万平方米,下降32.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3.69万平方米,下降31.6%。
表5: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情况
|
增速 (%) |
比上年 (±百分点)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房地产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他费用 按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1.3 0.6
-35.2 115.5 -11.2
-0.7 3.3倍 -14.2
-35.2 19.4 44.8 376.5 -39.1 -16.9 -39.1 - 8.6倍 - -4.7 9.7倍 73.3倍 29.1 1.1倍 38.9 59.8 16.9 -11.3 |
0.2 -29.0
-205.7 46.9 -6.3
-8.2 303.7 -44.0
-205.7 -68.2 -36.8 333.9 9.9 -43.6 -14.7 - 929.9 - -41.8 1064.3 7426.4 52.8 - 13.7 64.9 -283.1 -321.3 |
五、服务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58亿元,增长0.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37亿元,下降11.1%;金融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5.2%;房地产业增加值31.18亿元,增长2.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5.8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3%,利润总额增长11.2%。
表6:2022年全市交通、通讯事业发展情况
|
单位 |
实际 完成 |
比上年 (±%) |
公路货物周转量 公路旅客周转量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 快递业务量 电信业务总量 #移动 电信 联通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 |
万吨公里 万人公里 亿元 万件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户 万户 万户 |
383360 14823 5.32 1312.42 20.95 10.65 8.83 1.48 21.87 243.54 88.67 |
29.5 -34.5 10.9 22.0 18.0 18.3 18.7 12.4 -1.2 0.7 9.9 |
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2396万吨,比上年下降1.4%,货物周转量383360万吨公里,增长29.5%;公路旅客运输量268万人,下降37.8%,旅客周转量14823万人公里,下降34.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7.1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47万辆,下降5.8%。民用轿车保有量30.47万辆,增长5.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9.25万辆,增长5.7%。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6.09万件;包裹业务0.48万件;快递业务量1312.42万件,增长22.0%;快递业务收入2.73亿元,增长9.6%。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0.95亿元,增长18.0%。固定电话用户年末累计达到21.87万户,下降1.2%;移动电话年末累计达到243.54万户,增长0.7%;互联网用户年末达到313.13万户,增长4.9%。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9.08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87.58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24.05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83亿GB,比上年增长14.3%。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63.12万个,比上年增长10.8%。移动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103.73部/百人,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41.24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75亿元,比上年增长0.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0.30亿元,增长2.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45亿元,下降3.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78.89亿元,增长2.5%;餐饮收入额20.86亿元,下降11.5%。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3.5%,烟酒类增长1.6%,化妆品类下降11.5%,金银珠宝类下降28.6%,日用品类下降4.5%,中西药品类增长21.7%,汽车类下降5.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7.7%。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17.9%。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48.96亿元,增长24.1%;非税收入21.37亿元,下降6.6%。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19.52亿元,增长25.5%;企业所得税0.92亿元,增长8.7%;个人所得税0.53亿元,下降1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83亿元,增长5.8%。其中,全市11类民生支出255.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0%,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4.5%、11.9%、15.2%、5.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71.25亿元,比年初净增208.84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30.77亿元,比年初净增151.54亿元,增长14.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0.96亿元,比年初净增22.88亿元,增长2.8%。
表7: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
单位 |
期末余额 |
比上年(±%) |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境内存款 #住户存款 非金融企业存款 广义政府存款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境内贷款 #住户贷款 企(事)业单位贷款 |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
1571.25 1571.24 1230.77 170.86 164.47 5.14 850.96 850.96 401.58 449.38 |
15.3 15.3 14.0 21.1 20.0 2.3 2.8 2.8 0.4 5.0 |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4.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74亿元,增长6.3%;人身险保费收入23.76亿元,增长1.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48亿元,下降10.8%。其中,财产险支付6.94亿元,下降19.4%;人身险支付3.54亿元,增长13.1%。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8元,比上年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85元,比上年增加1549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6元,增加738元,增长6.4%。
表8:2022年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
全体居民 |
城镇 |
农村 |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 |
|
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生活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 |
22878 - - - - 16016 - |
4.9 - - - - 4.6 - |
37585 27541 4398 2589 3058 23876 28.5 |
4.3 4.3 5.1 2.8 4.2 4.8 -0.1 |
12276 4178 4819 230 3050 10350 31.9 |
6.4 5.1 7.4 0.8 7.0 4.4 -0.1 |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016元,比上年增长4.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876元,比上年增加1084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50元,增加438元,增长4.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
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5.79万人,其中,60岁以下116.68万人,60岁以上39.11万人。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0.0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6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43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9.55万人,其中,在职6.55万人,退休3万人。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6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7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56万人,增加9786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43万人,增加0.4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12万人,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全年筹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204206.69万元,基金支出共计166598.49万元,基金累计结余86598.3万元。
全市城市低保10568户23967人,比上年末减少571户1657人;农村低保61771户178185人,增加2621户5472人。
年末全市共有城乡社区服务设施157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9个,城市社区服务站87个,村级综合服务设施1370个。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65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21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817件,下降24.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9件,增长56.8%。实用新型专利605件,外观设计143件。有效发明专利17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81件。
全市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353人 ,其中高级技术人员6265人。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8208人,在校学生29518人,毕业754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803人,在校学生18283人,毕业2511人;普通高中招生16953人,在校学生51185人,毕业16525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全市大专以上高考录取人数15468人,比上年增加124人,录取率86.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市共有专业国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个,全年演出1259场(次),观众122万人次;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90.1万册;博物馆、纪念馆18个,文物藏量35176件;文化站122个。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减少到4.75万户,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陇东报》出版365期,发行1150.95万份。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5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8%;实现旅游收入26.6亿元,下降51.1%。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881个。其中,医院47个,乡镇卫生院1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村卫生室1277个,门诊部11个,诊所359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采供血机构1个,地方病防治机构9个。2022年年末实有医疗床位15245张,比上年净增828张,增长5.7%。其中,医院11038张,净增551张,增长5.3%。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154人,净增624人,增长4.0%;其中,执业医师4569人,净增281人,增长6.6%;执业助理医师1004人,减少42人;注册护士2701人,净增162人,增长2.2%;药师(士)545人,净增38人,增长7.5%;技师(士)1215人,净增208人,增长20.7%;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119人,减少24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500人。
全市共有体育场地6043个,体育场地面积4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4平方米。全市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29次,参加运动员21426人次。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健儿共夺得42.5枚金牌,23枚银牌,36枚铜牌。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0.3℃,较历年偏高0.9℃。年日照小时数2352小时,比历年正常略少2%。年降水量464.7毫米,比历年偏少12%。
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7.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42立方米。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73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3.0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其中,生活用水量0.66亿立方米,增长2.4%;工业用水量0.59亿立方米,增长7.8%;农业用水量1.6亿立方米,增长4.6%;生态用水量0.20亿立方米,增长271.1%。人均用水量141立方米,增长7.2%。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0.4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9%。四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48.55万吨标准煤,增长13.1%。
全市6条主要河流及支流23个考核断面中,扣除环境本底值后水质为优的14个(周家村、后河桥、长庆桥、下郑村、太白、罗川、张家堡、新堡大桥、王寨、林镇、巴家咀、彭阳村、上齐村、太乐沟断面);水质为良好的7个(五
里桥、店子坪、铁李川、玉皇沟、冰淋岔、文洼、殷家城断面);水质为中度污染的2个(洪德、任堡断面)。按水功能类别评价,14个地表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洪德断面扣除环境本底值和上游入境来水影响后按达标计)。与上年相比,国家、省、市考核断面水质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全市14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扣除环境本底值后全部达到地表水(地下水)Ⅲ类标准(巴家咀水库、五台山水库2个市级水源地,庆城县马岭东沟、纸房沟、环县庙儿沟、华池县鸭儿洼、宁县城区、镇原县尤家坪6个县级水源地水质因地质因素超标,扣除本底值后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庆阳市西峰城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0.1dB(A),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1dB(A),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为“较好”。
全市共有地震台站(点)15个,其中,有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2个,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13个。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64.5万亩,比上年下降74.4%;农作物成灾面积17.06万亩,下降90.9%。全年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2015万元。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8起,死亡45人,受伤66人,直接经济损失251.86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4人,下降48.2%。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庆阳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下降)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5.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6.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法人单位;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法人单位。
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庆阳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庆阳银保监分局;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市交警支队和市运管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市工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旅游、体育、文化、有线电视用户、电视人口覆盖率、广播人口覆盖率来自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报纸发行量来自陇东报社;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低保、社会救济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扶贫数据来自市乡村振兴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市水务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市地震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物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庆阳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