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化管理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018-02-01来源: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作者:杨清

  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简而言之,企业标准化就是为解决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规则的一种管理活动。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所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历,谈几点看法。

  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是观念意识、行为习惯的改变。

  企业标准化就是企业制定各种规矩,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让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参照。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就为工作开展设置了“笼子”和限制,因此改变旧的观念,养成新的习惯,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与阵痛,也需要时间磨合和认同。推进标准化工作之初,员工从不理解、质疑到执行上抵触、抱怨,再到现在习惯提标准、查标准和执行标准,实现了质的变化。标准化是以“润物细无声”之势,点点滴滴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步凝聚起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力量,渗透到企业文化的血液中。

  二是痕迹管理贯穿生产经营管理始终。

  技术积累形成较为完善的打叶复烤工艺体系。通过工艺技术的不断摸索、总结、积累和持续改进,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打叶复烤工艺体系。《工艺控制规程》《打叶复烤设备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标准的逐步规范,使优秀操作工的操作技能得以用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并得到传承。以标准为桥梁,实现了由操作经验到工艺规范的转变,由经验控制到工艺管理的转变,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打叶复烤工艺管理水平。

  表格记录固化了流程制度的执行。记录表格的内容紧紧围绕流程走向、需要而设计,简单、直观地反映流程制度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如合同审批表直观明了地呈现出合同审批的流程,通过表格一目了然地反映流程,表格的记录方式贯穿于整个生产、管理过程,表格记录实现了管理的可视化和透明化。

  追溯性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企业制定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明确了采购生产物资、原烟、选后烟叶、产品、涉烟废料的标识管理,以及产地、来源、去向、流向和相关生产责任、检验责任的追溯管理。每道工序间的上下衔接紧密关联、相互支撑,整个痕迹记录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追溯链,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与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建立体系查询系统。在协同平台有效控制标准版本的基础上,全过程记录标准制修订痕迹,实现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发布过程的信息化管控,并在发布后同步更新查询系统信息,确保标准的唯一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强化了标准制修订过程的管理控制。

  以标准化信息平台为依托,实现目标管理信息化。借助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制定公司、部门、岗位三级目标,实现了公司级目标逐层分解,部门级目标上下贯通,岗位级目标逐项落实的三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时搭建目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目标录入、管控、考核、反馈、查询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提升了目标管理水平。

  标准化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问题。

  企业标准化不是以制定标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企业制定标准首先要考虑“实用、管用”的问题,也面临着各体系间的整合优化,解决“好用”的问题。随着标准数量的逐渐增多,企业会出现标准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就好比一棵树,经过种植、浇水、施肥,不断生长,这时候它的外形可能不那么美观有型,需要经常修剪,标准化管理亦然。标准化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探索方法、持续改进的管理过程,只有标准化运行到一定阶段才是体系整合优化的时机,方可解决“修枝剪叶”的问题。

  第二,标准文件与红头文件的对接问题。

  标准文件与红头文件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都是标准要求,只是文件格式和呈现方式不同。需长期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都应制定标准文件,纳入标准体系运行;而短期内(不超过一年)试行的规章制度可先发红头文件执行,待运行成熟后再进入标准体系运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标准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推动创新发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运用好这一利器必将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