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落实国家局、湖北省局关于烟叶工作的决策部署,全体烟叶工作人员扎实推进 “知音•三万行”活动,进一步深入烟区、烟农和烟田,宣传政策、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增进感情,同时借此机会对全县烟农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深入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烟叶生产现状
(一)烟叶生产概况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光、热、水基本同期。长阳县二高山及部分高山地区气候条件与云南、贵州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气候条件基本相似,属优质烟叶生产气候区。近几年长阳主要以种植白肋烟和马里兰烟为主,烟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渔峡口、资丘、榔坪、都正湾、贺家坪五个乡镇的25个行政村,在大堰、火烧坪两个乡的部分村也有零星种植。种植品种为白肋烟和马里兰烟。常年种烟农户 2500户左右,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产量3万担左右。
(二)烟农基本情况
1、烟农年龄结构
在此次“知音三万行”入户走访活动中,笔者调查了全县烟农的具体情况。经调查20-30岁的烟农占2.1%,30-40岁烟农占 9.4%,40-50岁的烟农占32.6%,50-60岁占43.7%,60岁以上的烟农占12.2%。由此看出:全县烟农40岁以上烟农占88.5%,种烟队伍年龄出现老化现象,这是随着全国民工的人数短缺,带来的打工经济的热潮有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使得烟区大量的土地只能种植劳动力轻、程序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同时农村人口外迁、人口减少,甚至出现大量举家外迁,土地大面积退耕还林,留在家里的烟农普遍老龄化,据调查,在同等劳力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劳动力在外务工纯收入在1.5万元至3万元之间,相当于种植10亩至20亩烟的收入,要完成上述的种植面积至少要3至4个劳力。
2、烟农文化结构
根据调查结果,全县烟农队伍中小学文化程度的烟农达到6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3%,说明全县烟农文化程度大都是小学水平,近年虽有高考未中的部分高中生加入到农村种烟队伍中,但也未能解决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而一些考入涉农院校的一些大学生、中专生,大部分毕业后都已另谋职业,学非所用,即使在烟草部门工作,也只是从事一些宏观性的管理工作,真正投身到烟叶生产第一线去当农民、去实践烟叶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是当前烟农整体队伍素质提高不快的关键所在。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到包括烟叶工作在内农业生产中去,而是千方百计跳出“农门”,追求城市化,这样长期以往下去,烟农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3、种烟大户情况
优化生产方式,实现规模种植,一直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之一,长阳县也一直着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引导鼓励典型种烟大户,长阳县20亩以上的大户分布于渔峡口、榔坪、贺家坪、资丘四个乡镇,共27户,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约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10%,最大户种植面积达到100亩。
为了深入了解长阳大户种植的作业模式、经济效益,笔者走访了烟叶种植的典型大户,天河坪村覃守银。覃守银种植烟田40亩,从整地到打顶抹芽结束,全部由覃守银夫妻2人完成,未请1个工,烟苗由专业育苗户提供,整地、施肥、起垄、覆膜全部使用机械化。由于标准化生产投入到位、管理到位,覃守银烟田单产可达到400斤以上,按中等烟叶质量计算,亩平产值可达3600元左右,可实现烟叶收入15万元左右,扣去约5万元的支出成本,支出包括已投入的肥料、温棚建设、农药及后期烟叶采收调制需请工的费用,2014年覃守银种植烟叶可获纯收入10万元左右
二、烟叶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技术服务体系情况
1984年组建烟草公司以来,长阳采取引进、送出去培养以及自己培训,形成了40余人的烟叶生产技术队伍,其中农艺师7人、助理农艺师3人、技术员30人。县烟草局(营销部)烟叶业务块下设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两个职能科室,渔峡口、都正湾两个烟叶工作站,李天窑、枝柘坪、布政、秀峰桥、茶园、天河坪、纸房头、苗儿冲、杜家冲九个烟叶收购组。县烟草部门形成县局(营销部)、烟叶工作站、烟叶收购组三级烟叶技术服务体系。三级烟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承担配合产烟乡镇发展烟叶生产面积,负责为烟农提供技术、物资、收购服务,负责烟叶基础设施项目规划、申报及建设工作。全局烟叶块从业人员31人,其中农艺师5人、经济师1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中专学历19人,局(营销部)及站机关烟叶从业人员15人、驻村技术员16人。同时,县局(营销部)专卖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烟叶市场专卖管理,财务管理办公室负责烟叶业务财务管理、监察,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烟叶工作的后勤服务。
烟农队伍近年虽有高考未中的部分高中生加入到农村种烟队伍中,但也未能解决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而一些考入涉农院校的一些大学生、中专生,大部分毕业后都已另谋职业,学非所用,即使在烟草部门工作,也只是从事一些宏观性的管理工作,真正投身到烟叶生产第一线去当农民、去实践烟叶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是当前烟农整体队伍素质提高不快的关键所在。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到包括烟叶工作在内农业生产中去,而是千方百计跳出“农门”,追求城市化,这样长期以往下去,烟农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县级营销部难于对现有烟农提高整体素质,打造知识型烟农队伍困难重重。
2、风险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烟株烟叶造成不可抗拒的毁坏,为了减小自然灾害给烟农带来的损失,近几年来烟草企业和烟区政府设立了烟叶生产风险救助储备金制度,建立了防雹点,制定了灾害补偿制度。长阳县局防雹点覆盖基本烟田面积:板凳坳防雹点27000亩、樃坪防雹点8000亩、白沙驿防雹点5000亩。关于烟叶生产自然灾害补偿程序及标准,根据《湖北省烟叶生产自然灾害核实与补偿资金兑现工作细则》相关要求执行,最高每亩补贴600元。
3、专业化服务体系
全县在烟区注册成立了四个烟叶专业合作社,其中有千家坪(贺家坪镇)、天河坪(资丘镇)、华亚(渔峡口镇)三个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长阳金叶烟叶专业合作社(渔峡口镇)一个烟叶生产专业服务合作社。
合作社名称 注册资金(万元) 服务区域种烟面积(亩) 入社农户数量(户) 归属基地单元名称 类型
千家坪烟叶产销专业合作社 11.4 250 40 长阳白肋烟基地单元 专业
华亚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10 150 40 长阳白肋烟基地单元 专业
天河坪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10 800 200 长阳白肋烟基地单元 专业
长阳金叶烟叶专业合作社 11.6 5000 850 长阳白肋烟基地单元 综合
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在规划布局、计划落实、土地流转、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烟叶生产专业服务合作社主要是为社员烟叶生产在专业化育苗、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长阳金叶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建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该统则统、该分则分”的原则,把劳动用工多强度大的“育苗、机耕、植保、预检分级、交售”等环节“统”起来,充分发挥“统”的优势使分散的小户种植向有组织的适度规模种植转变,增强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组建专业服务队的形式,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周期长、管理风险大的环节解放出来,切实解决了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等问题,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实现减工降本、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烟农能自理的环节,由烟农自己操作,让烟农自有劳力充分转化,调动烟农积极性。长阳金叶烟叶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主要围绕育苗、机耕、植保、预检分级、交售等烟叶生产重点环节,全面发展服务性综合合作社,实现“种植在户、服务在社、提高效率”推动烟叶生产向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比较效益分析
一是烟农种烟期望值普遍提高,亩现金收入要求达到4000元以上,部分农户要求达到4500元以上,而当前烟叶产值远低于烟农的预期值。二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多元化,烟叶收入所占份额逐步下降,在有些产区烟叶种植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对烟叶产生的冲击较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放开,信息化高速公路已经延伸到广阔农村,使得蔬菜产业的销售市场广阔,而且机动灵活,尽管蔬菜产业有一定市场销售风险,但能够通过信息化高速公路获知市场动态,随时调整经营方向,蔬菜价格波动具有一定范围,高山反季节蔬菜价格近三年价格较高,而且稳定,另外种植蔬菜需要劳动力较少,技术含量较低,种植蔬菜对农民有很强的吸引力。烟叶与蔬菜相比,2011年烟叶净利润是112.28元,蔬菜平均是4945.50元,比价是1:44.05。现金收益烟叶是406.18元,蔬菜平均是5670.00元,比价是1:13.96。成本利润率烟叶是5.32%,蔬菜是290.42%,种植蔬菜比种植烟叶利润率增加285.10%。现在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部分烟叶主产区已经被蔬菜取代或正在被蔬菜产业取代,烟叶发展规模出现持续下滑的势头。
5、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6-2012的7年间,烟区建成水窖318口6360立方米、水池21460立方米、铺设管网523.36公里、修机耕路27.71公里、建设标准晾房7115间、配套农业机械1016台(套)、建设人工增雨防雹站3个、修建烟叶标准化收购组4处。
5、烟叶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
当前,随着烟草科技不断日新月异,特别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战略的提出,一些烟农虽然掌握一定的烟叶科技知识,但由于文化素质等原因,已不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烟叶工作的形势需要。因此,迫切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烟农以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性尤显突出。但是随着全国民工的人数短缺,带来了打工经济的热潮,长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使得烟区大量的土地只能种植所需劳力少、程序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同时农村人口外迁、人口减少,甚至出现大量举家外迁,土地大面积退耕还林,留在家里的烟农普遍老龄化,经调查40岁以上的烟农占88.5%,全县烟农队伍中小学文化程度的烟农达到 6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3%,。据调查,在同等劳力的情况下,一个普通劳动力在外务工纯收入在1.5万元至3万元之间,相当于种植15亩至30亩烟的收入,要完成上述的种植面积至少要2至4个劳力。
三、产业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经过2005年以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烟区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二)政策没有对烟叶生产的规模发展制定扶持政策,烟叶种植集中度不高,零星分散的种植方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
(三)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明显。由于当前烟叶价格仍然不高,每一个标准劳动日的烟叶种植收益低于种植其它作物,烟叶种植物质投入又较其它作物多,造成单位面积烟叶种植的比较效益不高,加上烟叶种植苦、脏、累,农民种植烟叶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增加农民烟叶种植收益已经成为稳定种植规模的当务之急。
(四)烟叶生产缺乏关键技术支撑。对烟叶生产的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新技术推广应用调控力度弱,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缓慢。
(五)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烟叶相对粮食作物而言,生产技术环节多、要求高、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当前烟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还不高,生产过程多数环节靠人力来完成,与粮食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推进形成鲜明对比。
六是烟叶生产风险大。烟叶生产周期长、环节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雹灾、旱涝灾害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年的烟叶生产。长阳烟区人多地少,烟菜争地矛盾突出,烟田连作和套作难以杜绝,轮作倒茬难度大,加上现有品种的抗病性不强,使烟草病害发生频繁,种植风险加大。而目前烟叶生产风险救助还不高,烟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烟叶生产发展困难。
四、促进烟叶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种烟比较效益,切实维护烟农利益
1、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和烟叶调制实用的烟草机械,实现减工降本增效:①通过引进先进烟区的先进机械,或直接用于烟叶生产,或通过改装转化为简单使用的生产工具;②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有针对性的对一些环节进行科技攻关,研发更多的适合烟叶生产的减工机械;③通过物质和荣誉奖励的方式积极鼓励基层一线人员的创新能力,开展小发明和小创造竞赛,对一些农事操作比较烦琐的作业模式进行改进,简化作业流程。
2、建立风险救助机制 ,积极开展烟草农业保险,探索合理的保险形式,完善烟叶生产风险转移分摊机制,保护烟农利益。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风险基金制度,积极引入烟叶商业保险,推动地方政府、烟草部门和烟农共同投保制度,不断扩大烟叶保险种类和保险范围,对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烟农给予适当救助,增强烟农信心和稳定烟农队伍。
3、提高烟农素质,把提高烟农技能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抓紧抓好,使烟农不仅会种植烟叶,还懂得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提高烟农素质进一步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优化整合和组织培训,使优化后的大部分烟农向职业化的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横向管理的难度,又能够为烟农提供更多针对性的资金和技术服务。
4、解决烟农种烟投入难的问题,让烟农种烟无负担。
一是对烟农用于烟叶生产的烟用物资,由烟草公司进行统一采购,以优惠的价格发放到农民手中,在烟农交售烟叶时再扣回,从而解决了农民种烟时资金困难问题。二是及时跟踪市场变化,当蔬菜和烟用物资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种烟比较效益下降时,要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烟叶扶持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烟农的产前投入补贴,保护好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以确保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三是对烟农种烟必需的晾房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对新建晾房进行大力扶持,确保烟农种出好烟能晾出好烟叶。
(二)争取多方支持,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大力扶持烟叶生产发展是烟草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烟草部门要把烟叶、烟区、烟农作为行业的“三农”问题给予大量投入扶持,政府财税、农业、扶贫、水利、公路等部门也要把烟叶生产的发展作为解决烟区“三农”问题主项目来抓,切实解决好烟叶、烟区、烟农问题。如扶贫贴息贷款和农业开发资金的投放、农田基本水利设施的建设、乡村公路网络的建设等都应向烟叶产区倾斜,各级各部门都来共同关心和支持烟叶、烟区、烟农的有关问题,才可以实现烟叶生产的大发展。
(三)优化烟叶生产布局。
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又充分尊重长阳烟叶产业发展实际,县政府计划对长阳烟区烟叶生产布局进行适度优化。
一是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在渔峡口、资丘、榔坪、贺家坪、都正湾等五个乡镇海拔800—1400米宜烟区域内建立5万亩基本烟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引导、适度控制其它产业发展。二是适度优化烟叶生产布局。将烟叶布局到烟叶基本烟田保护区内,按烟叶轮作的要求,适度集中联片种植。三是为结合县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计划,重点打造2个烟叶种植面积超过0.5万亩的乡镇,14个烟叶种植面积超过800亩的烟叶种植专业村。2013年,分乡镇烟叶种植初步计划:渔峡口镇5500亩、资丘镇4000亩、榔坪镇2000亩、贺家坪镇1000亩、都正湾镇1500亩,合计1.4万亩。四是适当提高烟叶种植集中度。重点培养、扶持15亩以上的烟叶种植大户、100亩以上的烟叶种植家庭农场和200亩以上的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四)扶持烟区专业合作社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该统则统、该分则分”的原则,把劳动用工多强度大的“育苗、机耕、植保、预检分级、交售”等环节“统”起来,充分发挥“统”的优势使分散的小户种植向有组织的适度规模种植转变,增强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组建专业服务队的形式,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周期长、管理风险大的环节解放出来,切实解决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等问题,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实现减工降本、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烟农能自理的环节,由烟农自己操作,让烟农自有劳力充分转化,调动烟农积极性。
(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基础设施管护工作
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是增加土地产出的硬件条件。对纳入全县“十二五”规划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建设的基本烟田规划区内的专业新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等重点产烟乡(镇)、村,烟草部门争取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与支持,政府部门优先安排通村公路建设指标,配套建设示范区内的机耕路。对已投资建成的烟区砂石路及时组织硬化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养护机制,确保长期使用。进一步完善烟区水利灌溉条件,将烟区水利工程建设优先纳入“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优先安排配套工程建设。
(五)加大烟叶生产资金支持和整合力度
进一步拓宽扶持烟叶生产的资金来源,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加大产前投入,努力实现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确实推动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国土整治规划,加大投入。坚持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整合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优化产业服务。
县、乡镇及产烟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对烟叶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为烟农烟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各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做好技术服务,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