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与烟草信息化的应用

2010-10-26来源:秭归县烟草专卖局作者:宁魏

    前言: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越发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主流,而应用计算机技术于烟草行业,实施全方位的、立体的“户籍化”管理工程势在必行。这是把高科技技术手段与烟叶生产管理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也是探索中国烟草迎接世界先进烟草业的庄然挑战,充分实现专销结合和网建工作的又一创新模式,更是中国烟草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所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这一创新模式不但是提高烟叶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烟草行业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中国烟草行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所在。

    一、推行“户籍化”管理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烟叶生产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深入,烟叶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烟叶质量上,有效提高烟叶质量成为烟叶生产发展面临的新课题。烟农是烟叶生产的直接操作者,是烟叶生产化精英的战略资源,没有烟农的高素质便没有烟叶生产的高质量。在当前农村土地绝大部分归农民集体所有、并由农民承包使用的前提下,在烟农种烟规模小而散的情况下,“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充分激活该体制中的各生产要素,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关键在于烟草企业必须把烟农视为客户,突出对烟农的服务职能,解决技术框架问题,切实提高烟叶生产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因此,必须进行机制创新,一方面要提高烟草行业职工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调用烟农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尝试开展对烟农进行户籍化服务。

    宜昌市秭归县近几年来对烟草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探索推行了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模式,经过不断的完善提高,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在技术推广、信息管理、物资服务、资源调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调控烟叶总量、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增加烟叶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烟叶收购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宜昌烟草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1、忽视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作用

    一是忽视烟叶生产标准化工作。由于管理标准语技术标准不健全,技术员不能有效地实施现场技术辅导与咨询服务。二是忽视对生产技术数据采集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

    看不到信息建设对推动管理现代化,解放生产力,挖掘生产潜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作用。导致管理墨守成规,满足于手工处理业务,管理效率底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乏力。

    3、忽视烟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烟叶生产管理依赖少数生产专职技术员和农民辅导员,习惯于粗放管理。

    4、忽视对职工队伍人力资源的开发

    由于售烟叶质量管理“轻生产、重收购”的影响,职工队伍岗位与技能主要集中在收购管理相关的业务。在生产期间,大部分职工除了定金发放与回收管理外,劳动力基本被闲置。由于缺乏生产专业知识和种烟技能,职工无力实施与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三、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的实施办法

    1、建立完备的组织结构

    建立以市公司为主导,县公司、烟站为主体,烟技员和烟农为主力的3级组织体系。市公司及县公司有关职能部门、烟站站长分别负责全市、全县、全站烟叶生产年度及阶段性工作计划的制订,负责户籍化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考核。3级组织体系的建立,确保了烟叶生产收购户籍化服务工作的领导到位,推动了户籍化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正常开展。

    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现代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户籍化管理的技术支撑,某种意义上,信息化是对常规管理的技术改造,是迈向现代化管理的入场券,信息是管理的耳目,是决策的依据,构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实施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加速向纵深化发展。

    在公司级建立《烟叶综合管理系统》,在烟站级建立《烟站综合管理系统》并与下属分站建立远程通讯联络,结合建立公司《网站与网络办公系统》。构成C/S结构的公司局域网与B/S结构的可连接局域网与INTERNET 网络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相关信息传输、反馈、资源共享的全面解决方案。

    建立科学的数据采集规范及优化数据库结构,针对烟叶生产管理信息流,通过"大胆设计、小心求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明确以相对静态和动态数据分离的数据库优化设计原则,建立规范、精简、效能的原始记录表格和卡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健全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运行机制。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是“分类划片,户籍服务;量化指标,强化责任;全程管理,服务到户”。具体为:①分类划片,户籍服务。根据种植模式、种烟面积和技术水平将烟农划分为A、B、C 3类,按照“工作量均衡”的原则。以烟站为单位对烟农进行划片。由烟站职工全员参与分包片区,并对每户烟农建立户籍化档案,用IC卡记录劳力、地力、前茬、种烟面积、品种、技术状况等基本信息,输入烟叶生产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以便针对性地开展管理与服务。②量化指标,硬化责任。烟技员负责所承包区域烟农的种烟面积核实、合同签订、技术指导、物资服务、政策宣传、关系协调、信息反馈、档案建立和督促合同履行等工作.具体指标在生产和收购环节量化为2个“五率”:生产“五率”,即技能合格率、技术服务入户率、技术落实到位率、物资服务到位率、烟农满意率;收购“五率”,即技能合格率、技术服务入户率、产购合同履约率、上等烟交售履约率、中等烟交售履约率。对2个“五率”指标分别设定分值,实行百分考核,以2个“五率”完成情况来衡量包户职工的工作成效,并实行工效挂钩,以硬化工作职责,确保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落实到位。③全程管理,服务到户。从烟田预留、整地、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到分级预验、烟叶交售等生产收购的全部环节,烟技员均要按要求对所承包的每一户烟农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信息、物资服务,并实施生产收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控制关口的前移和控制环节的增加。用上一环节工作的高质量来确保下一环节工作的开展,最终保证烟叶的产量与质量。

    管理机制。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管理机制是“分层培训,系统教育;三级督查,三级建档;工效挂钩,全面受控”。具体为:①分层培训、系统教育的培训机制。分层培训,就是市公司按照烟叶生产环节对县公司烟技员、烟站站长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县公司分环节对烟站烟技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烟站分环节对烟技员及全体烟农进行技术培训。系统教育就是利用冬末春初农闲季节,按照分层培训的范围,市公司、县公司、烟站3级对烟农分别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②三级督查、三级建档的考核机制。三级督查,就是在烟站、县公司、市公司分别设立督查机构,在烟站对烟技员开展经常性的督查考核的基础上,市县二级公司按环节对下级单位的户籍化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三级建档,就是本着“有考核必有记录”、“考核为工效挂钩提供依据”的原则,在烟站、县公司、市公司分别建立户籍化工作考核电子档案,全面真实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及考核结果。③工效挂钩、全面受控的奖惩机制。工效挂钩,就是按照生产、收购2个“五率”考核结果,市公司分季度和年度对县公司的一把手、主管领导兑现奖惩;县公司在烟站职工工资总额控制的前提下,同比例确定各烟站的挂钩工资发放总额:烟站按工资总额对烟技员的挂钩工资进行二次分配。全面受控。就是通过指标量化、三级督查和工效挂钩做到把烟区的所有烟农纳入服务管理网络,使烟叶生产收购的全过程受控,使参与烟叶生产收购的烟技员全员受控。

    4、建立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对职工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烟叶生产相关的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最新应用技术,开发职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同时注重培养职工的动手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要把烟叶生产现场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要结合烟叶生产环节,把田间地头作为第二课堂,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把职工造就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指导烟叶生产的行家里子,为企业建立支生气勃勃、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业务精通、快速反应的生产技术服务团队。

    四、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优点

    1、育人用人的互补性

    户籍化管理体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着眼于烟技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再寻求工作成效的整体提升,纠正了多年来强调用人忽视育人的倾向。解决了烟站职工在技术上“不会干”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对基层烟站职工技术培训的平台。

    2、服务管理的有效性

    本着“烟农至上,服务为先”的理念,把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物资服务贯穿于生产、收购全过程,一方面为烟农及时提供技术、物资、信息服务,拆除服务框架,凸现服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服务促管理,化管理为服务。密切企业与烟农的关系,提高产购合同履约率和服务回报率,促进企业与烟农的双赢,搭建了一个对烟农的外部服务平台。

    3、质量控制的全面性

    在烟叶生产中导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由烟技员对烟叶生产收购工作实行全员承包,分环节、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有效落实育苗、移栽、田管、采烤、分级等各环节的技术措施,以既定技术路线的落实确保既定烟叶生产质量目标的实现,构筑了一个提升烟叶质量的质量管理平台。

    五、烟叶生产户籍化服务的成效

     1、有利于提高技术到位率

    围绕烟叶生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开发,认真推广关键配套技术,依据不同植烟地块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方案。由烟技员负责指导落实,促使烟技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了技术培训到人、物资供应到田、烘烤指导到炕、验级把关到包、信誉评价到户。

    2、有利于充分发挥烟站的基本功能

    基层站点作为烟叶生产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烟草公司联系烟农的纽带。国家的有关政策、实用技术的推广、烟用物资的供应等都要靠烟站去宣传、落实。通过开展户籍化服务,建立了以烟农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使烟站应有的“规模控制、技术服务、物资管理、信息传递”4项基本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3、有利于对烟技员的绩效考核

    由于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户,通过考核指标量化计分,实行了一种全新的制约机制和收入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烟技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户籍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端正了基层职工的学风,挖掘出职工的工作潜力,增强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保证了烟叶市场信息、生产投入政策宣传到位,有效地稳定了烟叶种植规模,使烟农种植技术和整体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4、有利于适应烟叶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国烟叶生产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制约了烟叶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使我们的烟叶质量年份间、地区间、农户间差异明显,不利于市场竞争。通过实施户籍化管理,提高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分类择优种烟,进一步规范植烟农户的种植技术,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5、有利于保证烟用物资的利用效率

    由于户籍化服务实行的是烟技员与烟农“一对一”的工作模式,烟技员负责所承包种烟农户的烟用物资供应。烟农根据合同约定的种烟面积,按照公司制定的补贴标准.凭IC卡领取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各类物资补贴,既保证了生产资料和扶持物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又防止出现截留挪用现象,提高了物资供应到位率,有效地维护了烟农切身利益。

    6、有利于生产全程控制

    通过户籍化管理的信息化,使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可操作性增强,使生产过程、技术服务量化、细化,加强了生产过程的监督,真实反映了收购过程中数据的动态变化。便于收购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同时,由于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到位率高,使烟农对烟草公司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密切了职工与烟农的关系,稳定了烟农队伍,烟农种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由“要我种”变成了“我要种”,自觉主动地配合烟技员的工作,对稳定种烟规模有重要作用。

    总结

    烟草行业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它的重点和难点是在于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体现全面、科学、精细、可移植与兼容的特点。因此,预计在今后若干年内,针对不同烟区个性化的微观管理对策其研究任务还很艰巨。

    我们寄望于新生代PDA 取代POS机和手工填卡工序,使数据采集电子化、传输自动化,包户技术员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上网,从公司网络中心上传和下载数据。届时在信息化引擎推动下,管理整体效能将成倍提高,现场考核成本将几何级数下降。最终形成覆盖全行业、可移植性与兼容性强的综合管理平台,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机制将在不断开拓创新进程中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倪益瑾 转折中的中国烟草[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2]黄元炯 试论我国烟草农业生产的第三次转变[J] 中国烟草 2000 (22):25-27
    [3]马 聪 烟叶产业化经营与管理创新[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