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标准化生产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从而达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烟叶质量和有效供给的目的。2008年9月份,郴州市局(公司)生产经营部组织人员对郴州市标准化生产进行了调研,通过实施烤烟标准化,该市烟叶生产行为不断规范,烟叶生产总体水平和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烟叶标准化生产概况
(一)烟叶产区概况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毗邻广东,靠近港澳,是内地通往广东沿海陆路的咽喉要冲,有湖南“南大门”和“粤澳港”后花园之称。辖两区一市八县,总人口460万,面积 1.94 万平方公里。郴州地处北纬24°53ˊ~26°51ˊ,与国外的巴西、津巴布韦,国内的云南省中北部、贵州省中南部、福建省三明市等著名的优质烤烟产区处于同一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晴多旱,冬寒期短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降水量1452.1毫米。土地肥沃,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土层深厚,速效磷丰富,PH值适中。优越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宜烟叶生长。该市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25~30万亩,产量在70~80万担左右,面积与收购量均占湖南省的1/3左右。
(二)标准化生产实施情况
郴州市局(公司)自2002年1月1日颁布实施《郴州烤烟综合标准体系》以来,每年都组织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对烤烟综合标准体系进行修订及完善,去除体系中不切合实际的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烟叶生产经营行为日趋规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烟叶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首先郴州市局(公司)成立了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标准修订完善、标准宣传贯彻、标准监督检查三个工作小组,做到职责分明,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其次郴州市局系统地修订和完善《郴州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单行本,印发标准体系宣传资料1000份,同期下发了《郴州市2008年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第三是派员参加国家级标准化培训,培养第一批市、县、站三级标准化工作宣贯队伍约70人。第四是充分发挥桂阳县分公司标准化生产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嘉禾、永兴、宜章和安仁四个县分公司纳入到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主产烟县全部实现标准化烟叶生产。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根据省局烟叶生产标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郴州市公司制定了烟叶生产标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郑雄志;副组长:周国生。市公司领导小组下设标准修订完善、标准宣传贯彻、标准监督检查三个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烟叶生产经营部。明确了相应机构负责人的责任,认真按照标准化生产工作方案、生产技术规程、考核管理方案所确定的进度,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管理,抓好落实,真正达到烟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二)精心组织,建立健全体系
《郴州烤烟综合标准体系》自2002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烟叶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市局组织生产经营部、科研所、烟草学会懂业务素质高的精兵强将对《郴州烤烟综合标准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的标准体系共计编入标准80个,其中引用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11个,自订企业标准64个,体系涵盖烤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烟叶生产经营行为日趋规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规范生产过程 稳定质量风格
烟叶质量是烟叶生产的核心,烟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卷烟吸食质量高低。而烟叶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可塑性,生产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等不同,所生产出的烟叶质量不同。“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烟叶生产也是一样,若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来规范生产过程,或者生产者完全凭借自己的陈旧观念来进行生产,所产烟叶质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生产环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从种子肥料购进、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烤房建设、采收烘烤到最终的分级收购都进行严格执行标准,从而保障了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多层次的标准化宣贯网络
1、加强宣传造势
宣传硬件设施是标准化体系宣传和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郴州市局一直注重标准化宣传硬件设施的建设,各县分公司建立电教厅、标本室、展览室、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等。利用培训、报刊、墙报、电视讲座、资料光盘等舆论工具加大对标准体系进行宣传和指导,把公司、烟草站、项目区化为三级培训推广网络,通过以“标准化推广站”为中心,以 “金叶夜校”为网点,全面对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宣传培训。通过一系列宣传造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示范的实施水平,保证了标准的宣贯率和技术到位率。
2、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郴州市局(公司)加大对标准化建设督查考核力度。市烤烟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成立了督查组,并制定出督查管理办法,建立起督查组责任追究制度和每月例会制度。领导小组深入烟区一线,全面掌握标准化示范区工作进展情况,及指导标准化的工作开展。同时市局(公司)把标准化体系实施落实情况纳入公司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之一。另外制定了课时授课费,一个课时给与20元授课费,全市按2元/亩标准发放授课费。
3、建立标准化示范工作材料档案
加强标准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标准化办公室专人负责整理各项基础资料。
(五)建立全方位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
1、实施ISO9001管理体系。该局把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与标准化示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ISO9001认证促进标准化实施,提高标准到位率。
2、实行“三项管理”。在生产管理活动中,推行层次管理、量化管理和户籍化管理等“三项管理”,确保烟叶生产管理工作层次清晰,权责分明,奖惩有凭,评价有据。
(六)狠抓培训,提高从烟人员素质
该局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全市建立起了一支由市、县、站三级人员组成的“金字塔”式标准化工作人才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区域间标准化工作的交流互动。邀请标准化知名专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工作培训,努力提高标准化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积极参加相关标准化工作培训会和交流会,吸取标准化先进管理经验。在烟叶标准化育苗、烟叶标准化栽培、大田管理、三段式烘烤和分级扎把等阶段均作了专项的培训,并发放相应的技术资料,主要内容是《郴州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范围以职业烟农、种植大户为重点,全面覆盖每个种烟村组,通过各项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加强了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了从烟人员的素质。
(七)管理创新,形成效率的新动力。
1、探索建立烟区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发展水平。用政策和加大投入力度的方式引导、组织烟农向优质产区、好田好地转移,扩大种植规模,稳定烟农队伍。打造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烟农,发挥规模种植效益,促进烟叶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2、实行业务外包,市场化运作建立专业化烟草服务组织。特别是烟叶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育苗、机耕、防病、烘烤,使这些环节的作业量进一步独立出来,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交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统一管理,加大技术的有效实施;加快职业化、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确保烟叶生产平稳发展。
3、加强烟叶信息化管理,实施电子结算,突出信息技术对生产管理的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为管理效益。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种植区域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
全市今年落实面积29.55625万亩,签订种植收购合同37739份,合同约定收购量82万担,7个种烟县(区),93个种烟乡镇,669个种烟村,相比去年落实面积25.767853万亩,签订种植收购合同43844份,合同约定收购量73.7214万担, 709个种烟村,种植区域化程度日渐明显。2007年郴州市种植10亩以上(不含10亩)的烟农有2775户,种植面积4.79万亩,2008年郴州市种植10亩(不含10亩)以上的烟农有5729户,种植面积达到10.63万亩,2008年比2007年大户种植烟叶增加5.84万亩,增加幅度为122%。2008年户均种植面积7.83亩,比2007年户均种植面积5.88亩增加1.95亩,增加幅度为33.2%,种植面积有逐渐集中的趋势。
(二)烟叶外在质量提高
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全市烟区都以土壤普查结果为依据,以化肥农药及其他烟用物资套餐配供为手段,全面实施平衡施肥及其它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控制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因而烟叶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农艺性状进一步改善
据相关技术人员测评,烟田烟株生长健壮,发育充分,营养均衡,下二棚叶平均长63.5cm,宽29.5cm,腰叶平均长78.0cm,宽29.6.0cm;上二棚烟叶平均长71.5cm,宽24.5cm,平均株高110cm左右,茎围10cm左右、有效叶20片左右、顶叶开片良好,长势长相基本达到优质烟叶的要求。
2、烟叶成熟度进一步提高
《郴州市 2008年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的技术侧重点就是如何提高烟叶成熟度,其技术重点要求:一是培育壮苗以促烟株早生快发;二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保证烟叶成分协调;三是增强烟叶的耐熟性,提高烟叶成熟度以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尽管该市2008年在项目生产示范过程中遇上雨雪冰冻严重自然灾害天气,致使烟苗素质有所降低,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田生长发育充分,田间成熟度高,叶片烘烤后成熟度也好,叶面与叶背颜色差异较小,油份足、色度浓、弹性强,烟叶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
(三)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标准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平台。标准体系不但强调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注重其可操作性,与生产紧密相连,而不只是停留在科研层面。针对该市烟农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将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单化、程序化,用工业化理念来指导烟叶生产,让烟农像车间工人一样标准化生产烟叶。通过建立综合标准体系,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烟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浅显明了的技术标准,进行普及推广,普遍走在了“科技兴烟”的前列,烟叶质量、市场信誉和知名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促进了烟叶生产走向现代烟草农业化
烟叶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而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烟叶生产标准化。烟叶生产标准化是集先进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担负着用现代工业理念来指导烟叶生产,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生产方式,用现代标准来规范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因此,实施标准化生产是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全面推行集约化育苗、平衡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打顶、成熟采摘、科学烘烤等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技术,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烤烟综合标准体系》涵盖了烟叶生产、收购、加工、质量、品牌、销售、农资、服务等内容,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涉及技术、管理、营销等多方面,使各个环节流程化、标准化,现代化烟草农业的特征日益突显出来。如桂阳县充分利用烟农学校、金叶夜校等机构加强技术员和烟农对标准化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培育了一大批的职业烟农,使当地烟农素质日趋知识化、专业化。
(五)种烟综合效益增加
据调查,郴州市2008年烤烟与上年相比每亩平均产量稍有增加,收购价格提高,产值增加。
1、产量与上年稍有增加。2008年根据郴州市调查情况全市烤烟生产亩产量在320斤,较去年有小幅增长。
2、烤烟产值有所增加。根据调查情况2008年烤烟产值为2610元/亩,较2007年1950.52元/亩增加了659.48元/亩,增幅达33.81%。
(六)从烟队伍素质提高
在实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该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企业员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各县分公司都兴办了有多台电脑、可容纳几十名学员的远程教育室。对烟农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办金叶夜校的办法,全市共办金叶夜校500所,根据生产环节的需要不定期上课培训。几年来,选派参加国家局、省局各种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派出去学习进修80余人,聘进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技术人员40余人,同时还邀聘了23名国内知名专家当顾问。通过培训,该市从烟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烟农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大大提高了全市的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七)综合科技实力提高
实施标准化生产以来,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科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推广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1、关键技术得到普及。集约化育苗、单行栽培、烟田覆盖、化学抑芽、成熟采收、分级扎把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都已达到100%。同时,一些高科技手段也在该市开始用于烟叶生产,如性诱剂、频振诱蛾灯等害虫诱杀技术。
2、科研活动成果累累。全市承担了上级单位安排的大批科技项目,如国家局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特色烟叶开发示范基地,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等。还有国家、省品种区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上海烟草集团、湖南中烟、广东中烟、安徽中烟、河南中烟、江苏中烟等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也与郴州市局联办了烟叶原料生产基地。同时郴州市局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少自选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技术不断创新。①推广稻草覆盖栽培。郴州市局原来推行的是地膜覆盖。为了改良土壤,利于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烟农负担,郴州市局推广应用稻草覆盖技术,2008年,该市稻草覆盖项目面积257909.44亩,占总种植面积的87.26%。②提倡“稳湿定色”烘烤工艺。这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过去青筋烟较多等特点而研究制定的,推广后得到烟农的广泛好评,青筋烟明显减少。③创新烟叶收购模式。为了规范烟叶收购行为,确保烟叶收购质量,并为烟农交售烟叶提供方便,该市进行了收购模式创新,新的模式为:“上户预检、扎捆封签、约时定点、集中运输、批量交售、合同管理、封闭验级、对样收购”。新模式的实施效果非常好,得到广大烟农一致赞许和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人力资源难以满足郴州市局烟叶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支队伍(烟农、烟技员、烟叶经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烟技员需调整充实。
(二)该市种烟环境有退化趋势,土壤肥力下降和气候条件变化无常对烟叶的持续优质稳产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烟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旱、涝、雹、病虫等灾害发生频繁,种烟风险加大。
(三)基本烟田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仍然较重,全市仍有25.696万亩基本烟田的烟水配套设施需完善,大部分个烟站和20%左右的村级简易公路需新建或改造,标准化烤房的新建和密集烤房的推广应用任务较重。
(四)烟用物资价格及工价不断上涨,种烟收益难提高。受当前粮食、猪肉、石油及经济作物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煤炭、农药、肥料、薄膜等物资价格也不断上涨,工价也水涨船高。虽然今年对烟叶价格作了一些相应调整,烟农的烟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粮烟价格比、经济作物与烟叶价格比,烟叶的价格优势并未有太大的改变,烟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影响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五)土地流转规模较小。一是在与当地政府的协调过程中,一直难落实土地流转补贴问题,缺乏政策、制度的支撑,规划性不强,矛盾纠纷多,土地流转多系个人行为,流转程度不高,幅度不大,规模较小。二是小农意识和传统习惯制约。一部分人不在乎土地租赁费,刻意回避纠纷,即使在外务,宁愿荒废土地,也不愿租赁土地,使得土地连片种植困难重重。
(六)烟农队伍老化,有效资源得不到配置。一是技术资源流失。老烟农大部分年事已高,青壮年劳力忙于挣钱,无暇也不愿学习烦琐的烟草种植技术,烟农技术队伍已经出现断层。二是人力资源流失。大多数农民都有外出务工的习惯,留守人员多是些老弱妇幼人员,他们无力担负起烟叶生产的繁重劳动。
五、建议及打算
(一)继续完善综合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应根据科技发展、市场需求及时完善综合标准体系。今后,郴州市局一是要不断跟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变化情况,对标准做出相应的调整;二是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及时修订标准。
(二)标准体系的制定要因地制宜
由于生态环境多样化,所产烟叶风格多样化,质量特色和工业使用用途不同,要求种植模式、技术操作也不尽相同,因此标准体系中既可包括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有一些适宜当地烟叶生产实际的地方性标准。制定地方性标准时也要讲究科学有效,合乎实际,可操作性强。例如该市烟区分布在山区,耕地面积小、烟农种植分散、规模小,大型密集烤房在这些烟区推广难度较大。在这些产区,通过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不仅可解决烟农投入的问题,还可以实现烟叶智能化烘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烘烤质量。
(三)标准体系应注重持续创新
烟叶标准化示范产区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进行烟叶质量特色创新。结合烟叶调入厂家配方使用效果反馈情况,通过比较研究,提炼出所产烟叶质量特色,进而进行烟叶质量特色定位。其次是进行种植品种创新。以质量特色为目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及品种适应性,筛选能形成该质量特色的最佳烟草品种。三是在挖掘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一套名牌优质特色烟叶生产技术规范。
(四)加强标准化生产培训
标准化生产对于新烟区生产者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而对老烟区经验比较丰富的生产者来说,扭转他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验模式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因此实施标准化生产首先要扭转生产者的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自觉投入到标准化生产中去。烟叶标准化生产涉及到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因此所有参与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烟农、营销人员都应纳入培训范畴之内。对于管理人员要重点培训质量管理标准,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质量管理的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营销人员则重点培训质量监督,服务标准及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对于烟农和生产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重点培训烟叶生产技术规程等直接与烟叶生产相关的技术标准,使技术人员和烟农要掌握和了解标准化知识,按标准化进行烟叶生产。
(五)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络
科技不断地向前发展,信息量也在不断地扩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烟叶标准化的信息也随之不断增加和变化。通过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络,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广大技术服务队伍和烟农提供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前沿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前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烟叶标准化的快速发展。
(六)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的“示范带头”作用
桂阳县分公司是该市第一个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它基本代表了我市烟叶生产的最高水平,是其他产区目光聚焦的地方。因此郴州市局必须建立健全机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始终保持烟叶生产“领头羊”作用,通过它的辐射带动,从而提升全市烟叶生产水平。